找回密码
 注册账号

QQ登录

微信登录

控制糖尿病的三大主穴,想知道吗?

摘要: 题记→糖尿病带给人们的伤痛,以及带给人们的危害,小编就不用多说了,大家应该都有所耳闻。那么,控制糖尿病究竟有没有什么简单可行的方法呢?田胜利博士颇有经验,今 ...


题记
糖尿病带给人们的伤痛,以及带给人们的危害,小编就不用多说了,大家应该都有所耳闻。那么,控制糖尿病究竟有没有什么简单可行的方法呢?田胜利博士颇有经验,今天他向大家抖露三个有效穴位。

1故事回放
约1个小时后,刘先生高兴地回到我的办公室,说道:“医生,真降了,治疗前9.4毫摩/升,刚才测下来5.9毫摩/升,真是太神了!”我回答说:“呵呵,这是正常的情况变化。下面让我们尧医生为你揭秘,告诉你神奇变化背后的诀窍。”

“尧医生,一般糖尿病的伏病投影点都在哪里呢?我们如何去找到它们呢?”

尧医生说:“一般糖尿病伏病投影点多在四肢、腹部、背部寻找。
当然不同的糖尿病类型,投影点也不一样。早期糖尿病,它的下肢伏病点多见于脾经的地机穴、漏谷穴,胃经的足三里、上巨虚穴,一般都是小腿上1/3至膝关节部位;中期糖尿病,它的下肢伏病点多见于肝经的中都、蠡沟,胆经的光明、悬钟穴,一般都是小腿中间1/3部位;后期的糖尿病,它的下肢伏病点多见于肾经的复溜、太溪、然谷,膀胱经的飞扬、昆仑穴,一般都是小腿下1/3至脚踝部位,这些部位多有酸胀痛或结节、变色等异常感觉点,通常通过手指指腹去感觉。这是下肢的投影点。

在糖尿病的早期阶段,它的腹部投影点多在‘脾太阴经’和‘胃经’相关部位,多选中脘、章门、天枢、中府、腹哀、梁门等穴位,这些穴位位于胁肋以下、肚脐以上、偏左侧部位,皮下直接对应脾胃、大肠脏器;糖尿病的中期阶段,它的腹部投影点多在‘厥阴经’,与肝胆、心包经相关,多选日月、期门、膻中、中脘、章门等穴位,这些穴位直接对应肝胆脾胃脏器;糖尿病的后期阶段,它的腹部投影点多与‘少阴经’相关,相关脏腑是肾、膀胱、心脏等,多选巨阙、下脘、关元、京门、石关等穴位,皮下直接对应肾、膀胱等脏器,这些部位也是多有胀痛或结节、变形、变色等异常感觉点,通常也是通过手指指腹去感觉。这是腹部的投影点。

在糖尿病的早期阶段,它的腰背部投影点多在脾俞、胃俞附近,与第11、第12胸椎棘突下齐平;糖尿病的中期阶段,它的腰背部投影点多在肝俞、胆俞附近,与第9、第10胸椎棘突下齐平;糖尿病的后期阶段,它的腰背部投影点多在胰俞及肾俞、三焦俞附近,与第8胸椎及第1、第2腰椎棘突下齐平。投影点通过手指指腹点揉,多有酸胀痛感或结节、变形、变色样改变。这是背部糖尿病投影点。”

“通过点穴诊断,刘先生的伏病投影点不算多,主要在右腿的地机穴,腹部中脘穴,背部脾俞、胃俞穴,背部相对更明显一些。”
“好的,谢谢尧医生非常详细地给我们讲述了如何寻找伏病投影点。而且这种点穴治疗在家里也是可以操作的,刘先生可以试着学学,百分百有益。”我鼓励地说道。

“一定要学,感觉太有意思了,我还要跟我太太说说。那么,我的糖尿病治疗除了点穴以外,还要配合其他的方法吗?我在家的时候需要注意哪些事项呢? 比如饮食、运动方面。”刘先生对治愈自己的糖尿病越来越有信心了。

“方法因人而异。您现在是处于疾病的初发期,伏邪还比较表浅,对胰腺细胞的影响不大。只要适当配合伏病刮痧,把伏病因子清除掉就好了。中药不用吃。另外,运动方面不能过激,一定要选适当的有氧运动,比如太极拳、八段锦、散步等,可以增加组织对糖的吸收利用;快跑或过长时间的无氧运动,不但对糖尿病没有好处,反而因为体内的无氧代谢,加重湿火因子的产生,使血糖水平不降反升。另外,饮食方面在治疗期间提倡素食。”

“原来不吃药也能治好糖尿病,今天算是第一次真正体验到了。我一定按照您说的配合治疗。”刘先生满怀信心地回家了。

两周后,刘先生空腹、餐后血糖完全恢复正常,停止外治,仅嘱其在家坚持运动、饮食治疗,随访至今,体检糖化血红蛋白等指标均正常。

2控制糖尿病穴位[size=1em]1.地机穴
【标准定位】 在阴陵泉直下3寸,当阴陵泉与三阴交的连线上,胫骨内侧面后缘处取穴。
【特殊意义】 足太阴脾经郄穴,为脾土营养物质的主要运化之处,脾土物质的运化是通过地机而运行的,脾土物质的运行量不大,像从细小的孔隙中通过一样,为人体营养物质的重要来源之处。

【功效主治】 渗散脾土水湿。治疗腹痛,泄泻,小便不利,水肿,月经不调,痛经,遗精。

【研究进展】 有实验表明,针刺地机配曲池穴,可引起胰岛分泌功能亢进。急性胃肠炎、腹痛、吐泻患者,常在地机穴附近出现压痛阳性反应,针灸之,效果良好。

[size=1em]2.中脘穴【标准定位】 位于人体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4寸。
【特殊意义】 胃经募穴,八会穴之腑会,手太阳、手少阳、足阳明、任脉之会。来自任脉上部经脉的冷降之水,和手太阳、手少阳、足阳明三经的冷降水液,皆由本穴聚集下流,主降浊。

【功效主治】 调节六腑水液下行。治疗胃脘痛,腹胀,呕吐,呃逆,翻胃,吞酸,纳呆,食不化,疳积,膨胀,黄疸,肠鸣,泄利,便秘,便血,胁下坚痛,虚劳吐血,哮喘,头痛,失眠,惊悸,怔忡,脏躁,癫狂,痫证,尸厥,惊风,产后血晕。

【研究进展】 张继红、张慧玲等运用芒针针刺中脘穴治疗糖尿病胃轻瘫,有显著疗效。(《陕西中医》2007年09期)

[size=1em]3.脾俞穴【标准定位】 在背部,当第11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特殊意义】 脾之背俞穴,脾脏的湿热之气由此外输膀胱经。

【功效主治】 健脾和胃,利湿升清。主治胃溃疡,胃炎,胃下垂,胃痉挛,胃扩张,胃出血,神经性呕吐,消化不良,肠炎,痢疾,贫血,进行性肌营养不良,肝脾肿大,慢性出血性疾病,肾下垂,月经不调,糖尿病,肾炎。

【研究进展】 赵臣来、郑慧敏、李亚东等电针针刺脾俞、足三里等,能够明显地降低血糖,干预糖耐量受损。(《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年第04期)


ღ本文选自《控制糖尿病》(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田胜利主编)一书。中国中医药出版社授权,由金兰中医学社(微信号jinlanzhongyi)推荐发表。尊重知识与劳动,转载请注明出处。

控制糖尿病的三大主穴,想知道吗?
控制糖尿病的三大主穴,想知道吗?
评论 支持 反对

举报

控制糖尿病
评论 支持 反对

举报

大家都不容易!
评论 支持 反对

举报

好东西一定要看看!
评论 支持 反对

举报

好东西一定要看看!
评论 支持 反对

举报

以后多分享一些这样的有价值的帖子啊
评论 支持 反对

举报

谢谢您的分享!
评论 支持 反对

举报

论坛有你更精彩!
评论 支持 反对

举报

以后多分享一些这样的有价值的帖子啊
评论 支持 反对

举报

好东西一定要看看!
评论 支持 反对

举报

论坛有你更精彩!
评论 支持 反对

举报

大家都不容易!
评论 支持 反对

举报

论坛有你更精彩!
评论 支持 反对

举报

好东西一定要看看!
评论 支持 反对

举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