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账号

QQ登录

微信登录

您敢这样任性的“玩”你的导师和学校吗?

摘要: 近日发表的一篇文章“这个研究生轻而易举的就把导师和评审专家忽悠了(http://www.xmuchong.com/thread-1546-1-1.html)”引起了较多的关注。有个评论说:“识别这种忽悠太简 ...
近日发表的一篇文章“这个研究生轻而易举的就把导师和评审专家忽悠了(http://www.xmuchong.com/thread-1546-1-1.html)”引起了较多的关注。
有个评论说:“识别这种忽悠太简单了”。我说您老等着,我再发一个难的给您甄别。言归正传,这个原始案例请见http://iplagiarism.net/zh-cn/案例分析/aid/44/mid/1442。这个案例本来是被英文论文抄袭查重软件系统iPlagiarism艾普蕾发现有较多的文本抄袭而予以展示的,但这个不是我们今天关注的,我们本着继续对事不对人的态度来讨论“玩”。
案例分析中的问题文章在2015年发表于影响因子1.649的一个杂志,该杂志主编大家都认识。

直接上图(左侧为问题文章中的图片,右侧为比对文章中的图片):









您看出问题了吗?是不是很难识别?我想您的回答一定是很容易。但如果不将两篇文章放在一块而单纯阅读单篇文章,您能发现问题吗?
如果不通过文章查重先发现有文本的抄袭,可能任何人均不能轻易的发现如此严重的学术造假。可见文本抄袭和图表造假之间存在某种可能联系。
另外,这篇文章非常奇怪,在投稿3天后(Submitted Oct 13, 2015. Accepted forpublication Oct 16, 2015)就被接收发表,您见过如此高效率的审稿吗?
非常重要且需要关注的一点是这个项目还涉及到大量的国家和政府基金资助,这么“玩”导师、共同作者、通讯作者、审稿人、读者、甚至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是不是太不厚道了?
您敢这样任性的“玩”吗?

您敢这样任性的“玩”你的导师和学校吗?
虽然有点看不懂,感觉这是在抄袭,不过学术论文这个作为不是专业的来说只要过关就行,借签点也没什么,不然搞研究的,搞学术的哪个不是在前人的基础之上获得成功的
评论 支持 反对

举报

以后多分享一些这样的有价值的帖子啊
评论 支持 反对

举报

谢谢您的分享!
评论 支持 反对

举报

论坛有你更精彩!
评论 支持 反对

举报

以后多分享一些这样的有价值的帖子啊
评论 支持 反对

举报

论坛有你更精彩!
评论 支持 反对

举报

谢谢您的分享!
评论 支持 反对

举报

大家都不容易!
评论 支持 反对

举报

论坛有你更精彩!
评论 支持 反对

举报

论坛有你更精彩!
评论 支持 反对

举报

好东西一定要看看!
评论 支持 反对

举报

谢谢您的分享!
评论 支持 反对

举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