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木虫
学术数据库客户端

如何找到最合适的同行评审

 找回密码
 注册新账号

QQ登录

微信登录

如何找到最合适的同行评审

跳转到指定楼层
众所周知,在同行评审过程中,对指导编辑的决策和为作者提供反馈来说最理想的情况就是找到最好、最有资格、最敬业的同行评审。然而,找到最棒的同行评审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作为行业的专家,编辑们有一大串的联系方式可以使用;然而,随着投稿量的逐渐增加,编辑们已经不能再局限于已有的联系人了。
这里我要跳过几个关于同行评议的大问题:审稿是否公正、审稿机制是否真的有效等等。这些问题当然很重要,但不是这个系列文的重点。我想要讨论的是关于选择潜在审稿人以及找到真的愿意审稿的人,这些工作背后的真相:整个过程可能比作者想象的要更费时费力。

找出同行评议员

第一步是找出可能的审稿人选,这些人必须跟投稿来的论文相媒合,有些期刊会有自己的同行评审团,这些人时常评审该期刊的稿件,这通常适用于关注范畴较窄的期刊,对于像《极地研究》这种跨领域的期刊来说,我们收到的稿件除了有科学相关的外,还横跨其他多个领域,像是从海冰光学特性到北极熊的交配习性,甚至 20 世纪初在北极的航空探险,要维持有这么多领域专业的同行评审团不太可能。虽然我们也乐于联系曾经跟我们合作愉快的审稿人,但还是要持续寻找新的评审员,才能覆盖这么广泛的投稿主题。

我们采用好几种方法来找出这些可能的审稿人,我们首先会想到几个单位的同事或是跟我们有所联系的人,我们也会看论文里文献清单的作者。还会使用一些相关的搜索词,比如论文题目、摘要、我们能力所及的学科知识等,在Web of Science(WoS)上寻找那些没有被引用但具有相关专业的研究人员,WoS 是很方便的工具,不止可以找到参考文献里的作者,还能检查潜在的同行评审员是不是曾经跟投稿的作者合作发表文章过。

有时候作者会推荐审稿人,虽然这看起来对期刊编辑是好事,有些作者会利用这个机会把自己的论文交给认识的人审稿,有时候甚至是自己审自己的稿件1,已经有好几个类似的案例,让期刊编辑开始对作者推荐的审稿人避之惟恐不及。
建立一个数据库
找到最棒的同行评审的要素之一是在合适的位置建立一个强大的同行评审数据库。虽然数据库的建立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但是构建并维护这样一个数据库必不可少。询问同行评审人他们所属专业领域的关键词(关键词注意要能在相关领域内用分类学分类)。这样做的显著优点在于能帮助编辑匹配文章和同行评审人。在数据库内给同行评审打分,打分标准可以包括完成同行评审的及时性和质量。打分为定位更好的同行评审提供了有效的度量法,度量法还可以考虑周转时间和完成度。标记出既慢又帮助不大的同行评审,下一次就可避免挑选这些同行评审。
询问专家
编辑要发现新人担任同行评审,需要从期刊的编委会征集意见。期刊的编委会成员都是因为他们的专业知识而成为编委会成员地,因此,他们可以担任同行评审,也知道其领域的潜在同行评审人。相似地,编辑也可以向拒绝做同行评审的专家询问潜在的同行评审人。
开拓稿件的参考文献
另一个寻找新的同行评审的方法是通过开拓稿件的参考文献来找到相关的作者。即使一个作者的文章被稿件引用,也不能保证这个作者就是担任稿件同行评审的合适人选。但是,查看被引用作者的其它出版物和研究领域可以为他们是否适合担任同行评审做一个更准确的估计。除了查看参考文献,编辑也可以查看其期刊的作者。因为这些作者已经拥有被期刊仔细审查的文章,所以这些作者的专业性是有一定保证的。
谨防赝品
一系列引人注目的案例表明有一些肆无忌惮的作者试图自己担任自己文章的同行评审人。这个问题起源于一些期刊允许作者推荐同行评审人。作者本人或者第三方代表机构创建了邮箱地址并声称邮箱地址属于他们推荐的同行评审人。如果编辑选择邀请被作者推荐的同行评审,那么同行评审邀请就会被发送到作者本人创建的邮箱中。
编辑应该已经对依靠作者推荐同行评审持谨慎态度,因为作者会受到诱惑而推荐那些会对他们的文章有共鸣的同行评审。用假名的同行评审的危险性应该让编辑更加警惕被推荐的同行评审人。
一个使用假名的同行评审的明显信号是:使用免费的邮箱服务,例如:雅虎,微软和谷歌邮箱,真正应该使用的是机构邮箱。简单的在线搜索通常已经足够分辨或核实评审人的机构邮箱。
相信你的直觉
类似的事件是对自动化的过度依赖的警示。虽然电子系统可以在管理和搜索数据库时提供无可估量的帮助,但是电子系统始终不能代替一个编辑。

如何找到最合适的同行评审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新账号

本版积分规则  | 请遵守晓木虫管理条例,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