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家——答友人
李芳洲
一 家世俗而神圣,神圣而世俗,由各位的二,或更多的数字组成。它不等于房子、物质,更不必以大小、贫富定义,古时的洞穴,现在的公寓华宅。
不过,家也一定与人、宠物、牲畜、房子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次要的房子可租,可借,可买,最主要的人或来自偶然、必然,或仅是积攒前世今生,也可能是擦肩将逝的一回眸,成为宿命的一段安排——总之得是一段缘,即良缘,孽缘,柴米缘。
既然是缘,必然得有情有义,否则同在一个屋檐下,焉能相知相守,相依相偎,听檐雨的故事,赏窗外风景,数点日升日落,奔走于披星戴月,进而衍生出子女、动物,构筑起一个家庭。
家庭要承载的东西很多,很重,也许要无数个集装箱,甚至车船承载;也许只要一只不大的行囊,其重量、分量,在彼此心里,不一定用银行、支付宝数字比对。俗世的尺称、度量,因为情和爱,不能用世间容器盛装,只在彼此心里空间安放即可。
房子可小到二三平米,心里空间反无比辽阔。爱和情不是物理性的砖瓦,但能量却无限大。
且说那情,那爱,不仅仅是眼神点燃的一瞬、短暂的放电,而是必须有持久如太阳能、水能、风能一般永不枯竭的供给,使其如植物一样,受到光合作用,不断转化为热能、不减的动能,给家温暖与光明,使里面的人身心茁壮,相互关切应照,绝非默然刷屏。
二 经历了百万年的演化,挣脱了几千年礼教的枷锁,终于迎来了一夫一妻,男女平权,现代文明的家的样貌。
不敢说这就是最绝配的组合,至少这家,已是清泉叮咚,和弦协调,自由幸福,可由二人编排生活的剧本。张牙舞爪的礼教绳索,纲常棍棒、吃人的封建专制总算被彻底焚毁。
从广义相对论来看,现在形式的家,无疑是好的,错配了可以另选,误择了还能修正。
然而,为什么人们还会不断唱着“伤心总是难免的……”、“多少次我寂寞挣扎在心头……”、“情到深处任孤独……”,另外还唱“痴情笑我凡俗的人生,终难解的关怀……”这大概就是人们愈挫愈奋地要去找冥冥中的另一半的缘由吧。
在医学、伦理学发达的今天,纯用繁衍论助脚是不太能说服人的,神话传说这里不表,心理层面是怕孤独、怕寂寞、找依傍,乃真真切切的需要。
一撇一捺的人,应相互支撑。两人晨起出门,不管纵马驰骋商场、官场,都得面对洪水滔天,十万大山,躺枪排挤,整你没商量。
但是,在掏钥匙之前,把职场中的烦恼包放下,深呼吸两次,看到配偶、婴儿笑容的那一刻,意识到港湾的安全,自己对建设这港湾的重要,及付出有多值,婴啼童喊,都是天籁。汗有人擦,泪有人拭,委屈有人听,室内有温柔的理解,大格局也在知识和教养中形成和亮出。
有声无声和肢体语言都如诗如画样得体,批评也音乐般栩栩动人。苦口的大黄,燕窝的高汤,使自己开悟。手摸茸茸的含羞草,嗅着家常味的菜香,在隽永的茉莉中睡去,敲打心扉的栀子中醒来,耳旁没有雷霆震怒,枕边也无贪欲的指标,出世入世都受到尊重。
虽然没有大厅堂“冬天温暖夏天凉”,即使没有好花园,月季杜鹃常飘香。
三 信息海量,爆款迭出,异类的短视频风靡,物质越丰富,科技越发达,谋杀我们钱包和时间的东西太多,每一个个体人便越孤独。
这似乎对传统意义的家又是一种冲击,多套房子等于多个家么?单身贵族的家也为多元多极,现代新款、新事物增添一抹亮色。存在意味着合理,应当尊重。
引力波都可以抓来做工具,帮我们找到黑洞,暗物质,使其造福地球,人类自身还有必要排斥、不容,彼此装出聋子与聋子对话的必要吗?
时间镂空情感,多巴胺、内啡肽消失,兴奋点不再如活火山。当初的吸引,因太熟、日久而腻烦,稍有摩擦,便耐心全无,不肯停下来思考问题,建设好原有的家,则是可笑地去追拍夕阳下蹒跚携手的老伉俪。他们不愿知道,那些钻石婚的他和她,每条笑纹里都有流不动的苦涩。他们坚持了,跋山涉水,穷山恶水,险峰低谷,才有了被阳光金丝编织、勾画的幸福网,让年轻的一代代看到的一幕。
家像精密的仪器,会老旧,生锈,甚至破损,需要精心维护,不断修理,擦拭得一尘不染;家又像珍贵的古瓷瓶,得轻拿轻放;也像一个企业,只有一丝不苟地经营打理,重视每个细节,才不至亏损、倒闭。
让我们看当年的老虎·伍兹吧,小众的高尔夫,在他这颗光滑璀璨星的照耀下广受注目……后来,由于他行为的不检点,家的那艘船便倾覆了,致使他事业,家庭一败涂地……如何能使家安好呢?本人愚见,家不是讲理的地方,只是讲爱的地方。它的内核,是专一,忠贞,责任,付出,无怨无悔,面临诱惑不动声色,直面艰难,勇敢担当,这样,就可把爱进行到底。人有操守,想必家这只小船定不会搁浅,一人掌舵,一人摇桨,爱的操纵杆始终握在手里。船上一半装精神,一半装物质,既分享,又分担,纵然是黄连,也会嚼出蔗糖味。当然,你还得智商、情商、财商、德商、沧桑堆积足够,才能理解我对家的诠释。
朋友,其实堵塞婚姻的,使家颓墙断壁的,往往是鸡零狗碎的琐事,倘若疏通了,龙头一拧,和美、幸福自然会哗哗流淌,不是么?另外,再说一句,有家或无家,正在朝此方向前行的人,切莫相信鄙视链——尽管卓文君已死去二十个世纪。
说说家——答友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