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账号

QQ登录

微信登录

控制糖尿病之中药扫雷行动

摘要: 我们已经知道了糖尿病的发病机制,其直接矛盾是伏病因子引起的经络阻塞,导致脏器的糖利用效率下降;然后引发了胰岛素相关的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的紊乱,导致胰岛系统损伤或 ...
我们已经知道了糖尿病的发病机制,其直接矛盾是伏病因子引起的经络阻塞,导致脏器的糖利用效率下降;然后引发了胰岛素相关的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的紊乱,导致胰岛系统损伤或坏死。其根源是湿因子,本质是湿火因子、湿毒因子引起胰岛素抵抗,痰瘀导致胰岛系统彻底破坏。
   我们可以通过中药或生活中常见食物,针对不同的伏病因子进行专项打击以治疗糖尿病。我们把这个过程称之为“扫雷行动”。
    一、地骨皮
    【传说典故】
    话说有一天,慈禧太后觉得胸闷,眼睛模糊,朝廷御医诊治无效。有位钱将军对御医们说,他母亲也曾患过类似的病,后来一位土郎中挖来枸杞根,洗净后剥下根皮,嘱其煎服而病愈。众御医闻之,便推举钱将军献方。
    慈禧太后知道后,立即诏令钱将军回乡取药。钱将军从家乡取回一大包枸杞根皮,亲自在太医院煎好药汤,送至内宫,照护太后用药。几天后,太后眼睛渐渐明朗,精神也好多了,便问钱将军用了何种妙药。钱将军思忖,枸杞的“枸”和“狗”同音,为免太后生疑,便择个吉利名称“地骨皮”。太后欣然赞叹:“好,我吃了地骨之皮,可与天地一般长寿!”从此,枸杞根便叫地骨皮了。中医学认为,地骨皮味甘,性寒、无毒;归肺、肝、肾经。有凉血止血、清热退蒸、清肺滋阴、清热解毒等功效;能治潮热盗汗、肺热咳喘、吐血、衄血、血淋、消渴、高血压、痈肿、恶疮等病症。
    【家庭药膳】
(1) 地骨皮饮(《圣济总录》): 地骨皮50克,土瓜根50克,栝楼根(即天花粉)50克,芦根50克,麦门冬100克,用2000毫升水煎煮前述中药20分钟,去滓,分次温服,代茶饮用。功效是改善糖尿病患者口渴和小便多的症状。
(2) 枸杞小麦茶(《医心方》): 地骨皮50克,生石膏50克,小麦150克;用1500毫升水煎煮前述中药,等小麦煮熟,去滓,分次温服,代茶饮用。功效是缓解糖尿病患者口干唇燥的症状。
(3) 地骨皮粥: 地骨皮20克,桑白皮12克,麦门冬10克,面粉适量;将中药放入沙锅浸泡20分钟,煎20分钟,去渣取汁,面粉调成糊共煮为稀粥。功效是清肺凉血、生津止渴;适用于糖尿病患者多饮、身体消瘦者。
(4) 地骨皮茶: 地骨皮50克,将其放入1000毫升水中,用慢火煎至剩500毫升水时即可,代茶饮,可配合服用维生素。功效是缓解糖尿病阴虚内热症状。
(5) 地骨皮麦门冬绿茶: 地骨皮5克,麦门冬3克,绿茶叶3克;用沸水冲泡中药或煮水,代茶饮用。功效是缓解糖尿病阴虚内热症状。
二、桑叶
【传说典故】
相传宋代时期,严山寺来一游僧,身体瘦弱且胃口极差,每夜一上床入寐就浑身是汗,醒后衣衫尽湿,甚至被单、草席皆湿,20年来多方求医皆无效。一日,严山寺的监寺和尚知道了游僧的病情后,便说:“不要灰心,我有一祖传验方治你的病,保证管用,还不花你分文,也没什么毒,何不试试?”翌日天刚亮,监寺和尚就带着游僧来到桑树下,趁晨露未干时,采摘了一把桑叶带回寺中。叮嘱游僧焙干研末后,每次取二钱,空腹时用米汤冲服,每日1次。连服3日后,缠绵20年的沉疴竟然痊愈了。游僧与寺中众和尚无不惊奇,佩服监寺和尚药到病除。中医学认为,桑叶又称霜桑叶,其味甘、苦,性寒、无毒;归肺、肝经。可疏风清热,清肺止咳,清肝明目;常用于治疗风热感冒、燥热伤肺、肝阳上亢或肝火目赤肿痛、肝阴不足之眼目昏花。
【针对靶向】
伏病学说认为,桑叶味甘苦、性寒,入肺、肝经,能有效清除糖尿病患者这2条经里潜伏的火因子,尤其对火因子引起的血液流变学异常有改善作用,打通肺、肝对胰岛素转化葡萄糖的能量利用的通路,提高这些器官对能量的利用,从而改善糖尿病患者病情。
现代药理研究认为,桑叶对脱皮固酮对四氧嘧啶引起的大鼠糖尿病,或肾上腺素、胰高血糖素、抗胰岛素血清引起的小鼠高血糖症,均有降血糖作用。可能是桑叶中所含某些氨基酸能刺激胰岛素的分泌以降低血糖。
【历史传承】
(1)《本草经疏》:桑叶,甘所以益血,寒所以凉血,甘寒相合,故下气而益阴,是以能主阴虚寒热及因内热出汗。其性兼燥,故又能除脚气水肿,利大小肠,除风。经霜则兼清肃,故又能明目而止渴。
(2)《本草求真》:清肺泻胃,凉血燥湿,去风明目。
(3)《本草备要》:甘寒,手足阳明之药……代茶止消渴。
【家庭药膳】
(1)桑叶茶(《急救方》):霜降后桑叶5克,开水反复冲泡当茶饮。功效是改善糖尿病微循环损伤引起的手足麻木症状。
(2)凉拌桑叶菜:选择较嫩桑叶(去掉叶柄),洗净切丝,放入开水锅内焯一下,用凉开水过凉,沥干水分,加入精盐、蒜泥、香油,拌匀即可食用。功效同上。
(3)桑叶杜仲茶:老桑叶9克,杜仲9克,煮水代茶饮。功效是降血糖,同时防治糖尿病心脑血管并发症。
(4)鲜桑粥:鲜桑叶100克,糯米100克,加水煮成粥,食用。长期食用有稳定的降血糖及改善微循环的作用。
(5)生津茶:青果5个,金石斛、甘菊、竹茹各6克,麦门冬、桑叶各6克,鲜藕10片,黄梨2个,荸荠5个,鲜芦根2支,水煎,代茶饮,每日1剂。功效是养阴生津,降血糖,同时改善糖尿病患者的微循环。
    三、天花粉(栝楼根)
    【传说典故】
    天花粉在古代医学典籍中多有记载。早在约成书于秦汉时期的《神农本草经》中就有采用天花粉入药的记载,称它味苦寒,主消渴身热,烦满大热,补虚。东汉张仲景在其《金匮要略方论》中称: 天花粉能除热,生津液,益阳气……唐代孙思邈的《千金翼方》载天花粉有“通月水”的功能。
    为什么称栝楼根为天花粉?明代陈嘉谟认为“栝楼根名天花粉,内有花纹天然而成,故名之”;李时珍认为“其根作粉,洁白如雪,故谓之天花粉”。中医学认为,天花粉其味甘、微苦、酸,性微寒、无毒;归肺、胃经。可清热生津,消肿排脓;常用于热病烦渴,肺热燥咳,内热消渴,疮疡肿毒。
    【家庭药膳】
(1) 玉壶茶(《仁斋直指方》): 天花粉5克,人参1克;用1000毫升水煮前述中药20分钟,去渣,分次温服,代茶饮用。可益气生津,改善糖尿病患者口渴乏力的症状。
(2) 天花粉粥: 天花粉20克,粳米100克;先取天花粉浸泡于适量水中15分钟,小火煮20分钟,去渣取汁,再加入粳米煮粥;分2次早晚温服。可清泻肺热,止渴生津;多用于治疗糖尿病阴虚口渴者。
(3) 天花粉茶: 天花粉10克,绿茶叶3克;用300毫升开水冲泡后饮用,可适当加冰糖。有生津止渴、降火润燥的作用,可改善糖尿病患者阴虚口渴的情况。
(4) 天花粉猪胰丸: 天花粉、葛粉各30克,猪胰1个;先将猪胰切片煮水,调天花粉、葛粉成小丸或糊,每日1个,分3次服。可治疗糖尿病多饮多食症。
(5) 天花粉散: 天花粉适量,去掉外皮,切成薄片,用清水浸泡5日,每日换水1次。在5日后,将天花粉片取出晒干,捣成碎末,磨成细粉。每次取6克此药粉,用开水送服或加入到米粥中服食,可每日服3次。有清热生津的功效;适用于有口渴欲饮、小便量多、口干等症状的糖尿病患者。
(6) 兔肉山药羹: 兔肉500克,山药、天花粉各60克;将兔肉切成小块,山药和天花粉洗净,切成薄片,与兔肉块一起入锅,加适量的清水用小火炖煮,至兔肉烂熟即成,可随意服用。有养阴益气、生津止渴的功效;适用于有多饮、多尿而黄、消瘦、烦热等症状的糖尿病患者。
(7) 天花粉麦门冬饮: 天花粉、麦门冬各15克,石膏30克;加适量水煎服,每日3~5次,代茶饮用。适用于消渴病肺胃邪热炽盛,津液耗伤致口渴、多饮、多食者。
(8) 天花粉瓜皮汤: 天花粉15克,冬瓜皮、西瓜皮各50克;水煎服。可生津止渴,祛除内热;治疗口渴多饮型糖尿病。
(9) 天花粉南瓜茶: 天花粉、南瓜粉等量;研成粉末,每次取10克,沸水冲泡,代茶饮用。可清热滋阴,生津止渴,改善糖尿病之口渴、多尿、多食善饥等症状。
    四、黄连
    【传说典故】
    传说古代在四川大巴山深处,有一个青年帮助老中医照料药园。一年冬天,他在后山坡偶然发现一朵黄绿色的小花,迎着凛冽的寒风独自开放。他好奇地把它连根挖出,移栽在药园子里。从此他经常浇水施肥,这株绿色的花草长得枝繁叶茂。
    一天,老医生的名字叫桂花的女儿得了急病,怕冷、发热、大便带脓血、便次增多,仅仅两三天就神志不清了。这时老医生外出行医未归,小伙子十分焦急。他突然想起有一次喉咙痛,摘下园里那棵小花的一两片叶子嚼了嚼,喉咙竟不痛了。他急忙从园子里拔了一棵,熬水送给桂花喝了,桂花的病渐渐好起来。老医生回来后连声称赞说:“看来这黄绿花的小草对清热燥湿解毒真有特效!”这位青年姓黄名连,后人为了纪念他,便把这小草定名为黄连。中医学认为,黄连其味苦,性寒、无毒;归心、肝、胃、大肠经。可清除肠胃湿热、湿毒、杀虫;适用于治疗心肝火毒所致的热盛心烦,痞满呕逆,吐、衄、下血,消渴,咽喉肿痛,火眼,口疮,痈疽疮毒,湿疹等。
   【家庭药膳】
(1) 黄连冬瓜饮(《近效方》): 冬瓜1个,黄连250克;上截冬瓜头去穰,入黄连末,火中煨之,候黄连熟,布绞取汁。一服一大盏,日再服,服两三个瓜。适用于糖尿病多饮多尿症。
(2) 黄连石斛粥: 黄连10克,石斛30克,天花粉50克,大米100克,鸭汁适量;将黄连、石斛和天花粉片一起入锅,加适量的清水,先用大火煮沸,再用小火煎煮30分钟,去渣取汁。再将大米入锅,加此药汁熬煮至大米烂熟,调入鸭汁,再煮一二沸即成;分早晚服用。有清胃泻火、生津止渴的功效;适用于有口干口渴、口舌糜烂、大便燥结等胃热火盛症状的糖尿病患者。
(3) 黄连冬瓜子汤: 黄连5克,冬瓜子30克,麦门冬15克;水煎服。适用于糖尿病口渴多尿者。
(4) 黄连山药排骨汤: 黄连10克,山药25克,排骨100克;煲汤,食肉喝汤;可清热祛湿,补益脾肾;适用于糖尿病口渴多尿、易饥饿者。
    五、苍术
    【传说典故】
    许学士,是人们对宋代医道高明的大医学家许叔微的尊称。相传青年时代的许叔微异常勤奋,每天攻读至深夜才上床入睡。许学士有一个睡前饮酒的习惯,大概是取民谚“睡前一口酒,能活九十九”,以酒养生之意吧!
    几年后,他时时感到胃中辘辘作响,胁下疼痛,饮食减少,每过十天半月还会呕吐出一些又苦又酸的胃液来。每到夏天,他的左半身不会出汗,只有右半身出汗。这到底是种什么怪病?许叔微陷入深思并四处求治。谁知遍求名医却总不见效,他心中十分苦恼。
    于是,许学士摒弃了“医不自治”的信条,开始自己解救自己。他对自己的病情进行了认真的分析研究,认为自己的病主要是由“湿阻胃”引起的。于是,他按照自己“用药在精”的一贯学术思想,选用苍术一味为主药,用苍术粉500克,大枣15枚,生麻油半两调合制成小丸,坚持每天服用50粒。以后又逐渐增加剂量,每日服用100~200粒。服药数月后,他的怪病逐渐减轻,直至获得痊愈。中医学认为,苍术其味辛、苦,性温、无毒;归脾、胃、肝经。能健脾燥湿,升清降浊,解郁辟秽,调肝明目;是祛除肝脾伏湿之要药。
    【家庭药膳】
(1) 苍术汤: 生黄芪30克,生地黄30克,苍术15克,玄参30克,葛根15克,丹参30克;水煎服。治疗糖尿病气阴两伤挟血瘀证。
(2) 苍术蚕茧汤: 苍术、蚕茧、黑芝麻各30克,玄参15克;水煎服。适用于糖尿病初期湿阻经络型。
(3) 苍术粥: 苍术10克,党参10克,茯苓9克,大米100克;煲粥食用,每日1次。适用于湿重肥胖型糖尿病。
(4) 苍术冬瓜祛湿汤: 苍术15克,泽泻15克,冬瓜250克,猪瘦肉500克;煲汤服。适用于高血糖、高血脂、脂肪肝、肥胖等。
(5) 苍术木瓜汤: 苍术15克,木瓜9克;煮水,代茶饮用。有健脾祛湿功效;适用于糖尿病初发。
田胜利,男,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毕业于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内科学专业,师从著名血液病专家周永明教授。为中国民族卫生协会培训部糖尿病综合防治示范基地主任,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药膳食疗研究专业委员会副会长。曾就职于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随后相继担任上海世道中医门诊部主任、北京儒门上工中医药研究院院长、上海世道健康管理股份有限公司首席专家等职。并兼任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教育指导委员会理事、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医诊断学专业委员会理事、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亚健康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华医学会第三届血液学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亚健康分会理事、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中医药膳学》编委、上海中西医结合学会养生与康复学术委员会委员、上海中西医结合学会血液病学术委员会常务委员等学术职务。
出版多部现代中医学专著:《吃什么 我做主——现代中医膳食营养搭配宝典》《现代中医新思维——伏邪内伤临床路径》《针法新探》《血液病三阴论治》等。同时,在核心期刊发表专业论文40余篇。应邀在各种场合进行科普讲座近100场,曾被多家媒体报道、采访,多次录制电视节目,为上海电视台《扁鹊会》常驻中医专家。
(节选自《控制糖尿病》,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田胜利等主编。)

控制糖尿病之中药扫雷行动

本文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账号

x
以后多分享一些这样的有价值的帖子啊
评论 支持 反对

举报

大家都不容易!
评论 支持 反对

举报

以后多分享一些这样的有价值的帖子啊
评论 支持 反对

举报

论坛有你更精彩!
评论 支持 反对

举报

好东西一定要看看!
评论 支持 反对

举报

以后多分享一些这样的有价值的帖子啊
评论 支持 反对

举报

好东西一定要看看!
评论 支持 反对

举报

谢谢您的分享!
评论 支持 反对

举报

好东西一定要看看!
评论 支持 反对

举报

大家都不容易!
评论 支持 反对

举报

好东西一定要看看!
评论 支持 反对

举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