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账号

QQ登录

微信登录

影响因子影响了谁?

摘要: 刚做完了一年一度的考核工作(Performance Review and Development),就又接到通知,理学院新院长(英国人)要求理学院每一位professoriate staff(在港大的定义里包括Res ...
刚做完了一年一度的考核工作(Performance Review and Development),就又接到通知,理学院新院长(英国人)要求理学院每一位professoriate staff(在港大的定义里包括Research Assistant Professor及以上人员),提交一份摸底RAE(Research Assessment Exercise)所用的过去三年所发表的4篇代表作。在系会上,被系主任指定负责的一位教授提醒大家注意所提交代表作的影响因子,并强调Review Article不算在内。有同仁调侃式地问,PRL(Physical Review Letters)论文算不算,负责教授说PRL影响因子不算高。的确,PRL杂志的当前影响因子只有7.645,远不及Advanced Materials的当前影响因子(18.960),甚至于远不及Advanced Energy Materials (15.230), Nano Letters (13.779),ACS Nano (13.334)以及Nano Today (13.157)。但搞物理的人大概都认可PRL是领域内的top journal。
自有了影响因子一说,那自然就是个分明的指标了,至少是个有效数字达五位的数值指标。正如对所有事物一样,对于影响因子学者们的看法、褒贬均不一,近来争论有强烈增加的趋势。今天尚有在海外任教的程教授发表博文,谈论用影响因子来衡量什么是“高水平”文章。在其博文中,程教授用数据说法,指出现在所有被收录的9842本SCI杂志里,前10%的最后一名(第984本杂志)杂志的影响因子是3.692,而前5%,2%和1%的最低影响因子是4.965和6.67和17.337。程文的结论是:“所以对很多人来说,发文章发到影响因子大于3.7的杂志就很不容易了。而能够发到大于5和大于6-7的就是前5%和2%的水平了。”
从程文以及众多的讨论影响因子的文章中可以清晰看出影响因子的巨大影响力。显然,影响因子影响到了港大理学院,也影响了我个人。譬如,由于我个人的研究兴趣以及研究对象的应用性,我以前主要是在《Applied Physics Letters》上发表论文。从1998年到现在,大约有40篇论文发表在这本目前影响因子只有3.142的杂志上。而且,自己以前总认为论文发在那本杂志不重要,重要的是所发表的论文有没有影响力。但现在杂志影响因子已严重影响我的投稿意向,换句话说,就是投稿之前要仔细考虑杂志的影响因子。
对于程教授的观点笔者深以为然,而且鉴于影响因子的巨大影响力,绝大多数科研工作者都应当力争在高影响因子杂志发表自己的论文。
最后,本博文的结论是,排除了人为因素的影响因子是一个对于客观评价一家杂志,乃至对于评价绝大多数研究者研究论文素质的好指标。可以预计,目前乃至今后一段时间内,影响因子仍将是一个压倒性的客观指标。
2016年10月1日徐士杰写于港大庄月明物理楼办公室。

影响因子影响了谁?
谢谢您的分享!
评论 支持 反对

举报

大家都不容易!
评论 支持 反对

举报

谢谢您的分享!
评论 支持 反对

举报

好东西一定要看看!
评论 支持 反对

举报

谢谢您的分享!
评论 支持 反对

举报

好东西一定要看看!
评论 支持 反对

举报

以后多分享一些这样的有价值的帖子啊
评论 支持 反对

举报

受教了啊
评论 支持 反对

举报

论坛有你更精彩!
评论 支持 反对

举报

大家都不容易!
评论 支持 反对

举报

大家都不容易!
评论 支持 反对

举报

大家都不容易!
评论 支持 反对

举报

大家都不容易!
评论 支持 反对

举报

受教了啊
评论 支持 反对

举报

论坛有你更精彩!
评论 支持 反对

举报

受教了啊
评论 支持 反对

举报

好东西一定要看看!
评论 支持 反对

举报

论坛有你更精彩!
评论 支持 反对

举报

谢谢您的分享!
评论 支持 反对

举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