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近日,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学习院等离子体物理学习所微波加热与电流驱动学习室离子回旋课题组在离子回旋频段波与等离子体耦合学习方面取得新进展,相关论文以Experimental analysis of the ICRF waves coupli ...
近日,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学习院等离子体物理学习所微波加热与电流驱动学习室离子回旋课题组在离子回旋频段波与等离子体耦合学习方面取得新进展,相关论文以Experimental analysis of the ICRF waves coupling in EAST 为题发表在核聚变(Nuclear Fusion 57 (2017) 066030)杂志上。 离子回旋频段波与等离子体的耦合效率与诸多因素有关,国内外很多装置都进行了相关的实验和理论学习,离子回旋耦合问题亦是ITER和未来聚变堆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近年来,EAST离子回旋课题组利用安装的阻抗测量系统,对EAST上离子回旋波与等离子体的耦合问题开展详细的理论分析和实验学习,学习结果表明,天线端口的等离子体密度及其梯度是决定离子回旋天线耦合阻抗的重要参数。减小外gap、增加芯部等离子体密度、低环向模数以及天线端口充气等方法可以有效增加天线的耦合阻抗。同时学习了不同约束模式及ELM行为对离子回旋频段波耦合的影响。该项学习工作将有助于推动离子回旋频段波与等离子体边界相互作用物理机理的学习,为如何提高天线与等离子体耦合效率进而提高耦合功率提供有益参考。 该学习成果得到了国家重点研发专项、科技部磁约束核聚变专项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经费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