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木虫
学术数据库客户端

生态中心证实野生雁类受困于长江湿地

 找回密码
 注册新账号

QQ登录

微信登录

生态中心证实野生雁类受困于长江湿地

摘要:   对野生雁类的高科技追踪结果表明,不同于北美、欧洲及邻近的日本和韩国,中国的雁类不愿意从它们世代栖息的湿地迁移到农田中觅食。  在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学习中心曹垒学习团队的一项新学习 ...

  对野生雁类的高科技追踪结果表明,不同于北美、欧洲及邻近的日本和韩国,中国的雁类不愿意从它们世代栖息的湿地迁移到农田中觅食。
  在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学习中心曹垒学习团队的一项新学习刊登在Current Biology (当代生物学)杂志上。该学习通过在5个物种67只雁身上放置最新的高科技追踪设备,证实了这些鸟类仍忠于其世代相传的栖息地。它们日夜都待在长江泛洪平原的湿地中,那里是它们的越冬家园。
  学习人员在雁类的繁殖地(从俄罗斯北极地区到蒙古草原),和越冬地(长江流域)捕捉它们,为其安装新型轻质的颈环式追踪器。全球定位系统记录着每小时每一只雁在地球上的位置,并通过移动手机网络将信息传至北京生态中心曹垒学习团队。
  将这些鸟类随时间变化的位置信息,和全国生态环境十年变化调查评估项目所提供的土地利用图(30*30米)叠加,即显示出雁类所利用的土地利用类型是农田还是自然湿地。在中国数量大幅下降的三种雁(鸿雁、白额雁和小白额雁),有98%的时间停留在湿地中。而种群数量相对稳定的雁(灰雁和豆雁),约有18%的时间在湿地之外活动(通常是在农田中觅食)。
  以上结果可以解释同一物种在不同越冬地的种群趋势,在日本和韩国越冬的雁类在农耕地中以稻谷等为食物,其种群数量不断增长。而中国的越冬雁类受困于湿地中,以有限的湿地资源为食物。它们不在周围的农耕地觅食,可能是因为农民在农田中放牧家鹅和家鸭导致留给野生雁群的食物极少,以及离开湿地的雁类面临更高的非法捕杀风险。同时,该项工作也可以解释曹垒学习团队前期的学习结果:越冬雁类种群数量下降,与长江集水区经济发展导致的湿地退化和丧失之间的关联。
  曹垒团队下一步的学习目标是,阐明长江泛洪平原的湿地水量和水质改变对水鸟数量和多样性的影响机制。
  该项学习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和国际(地区)合作与交流项目的资助。
  原文链接



  长江自然湿地的雁与天鹅(余会功摄)

生态中心证实野生雁类受困于长江湿地  |  责任编辑:虫子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