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木虫
学术数据库客户端

审稿杀手的心里话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微信登录

审稿杀手的心里话

摘要:   千万不要把学术活动神圣化、神秘化、标准化,因为学术活动只是人类社会活动中不很重要的一种,审稿更是小之又小的学术活动,只不过现在期刊和论文大爆发,很多人眼巴巴地盯着审稿进度,这样显得审稿很重要,仅此 ...
  千万不要把学术活动神圣化、神秘化、标准化,因为学术活动只是人类社会活动中不很重要的一种,审稿更是小之又小的学术活动,只不过现在期刊和论文大爆发,很多人眼巴巴地盯着审稿进度,这样显得审稿很重要,仅此而已。正是由于现在各个像样点的期刊都稿多为患,所以编辑和审稿人都不胜其烦,作为审稿人,该以何种态度审稿和审稿到什么程度?这是个关乎效率的大问题。

  首先,认真审稿的态度是必须的。期刊编辑出于对审稿人学术水平的认可和信任,才会委托审稿,认真审稿就是不辜负这种信任,所谓爱惜羽毛。大家既是审稿人,同时也是作者,如果把学术群体当作一个整体对待,审稿和被审都是一回事,都是这个群体的内部事务。所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们希望自己的文章得到认真的审稿,就要认真地给别人审稿。

  不过,认真审稿并不意味着太抠细节。绝大多数稿件不涉及原创,至少一半稿件连局部创新都很勉强,那么审稿人根本不必费太多心思在文章的细节上。对于原创的内容,即使细节不是很完美,也不必纠结于细节,让它尽快出版见读者是头等重要的事情。对于缺乏原创甚至缺乏创新的文章,细节再漂亮又如何?就像一个缺乏内涵的女子,打扮得再精致,也是个俗物。因此,从两方面讲,都没必要过于纠缠细节,除非某个细节恰恰就是精华所在。

  审稿人的职责是辨别原创,技术细节归作者,文字排版归编辑。

  把审稿人的职责搞清楚之后,高效审稿就很容易了。先看coverletter,看是否有吸引人的内容;再看摘要,看是否把文章的精华概括全面;然后,按照顺序看图表,看是否能够连缀成个完整的故事,因此图表的自明性十分重要,此时一次审稿就已经进行大半;然后,将必要的段落仔细阅读,寻找对审稿人有用的内容(如果审稿人觉得这个文章大致可以),或者寻找文章的漏洞(如果审稿人觉得这个文章不太行);最后,写审稿意见,直截了当地说明审稿观点,行还是不行,不行则列举几个致命弱点,一招毙命,不给余地,比如ACS AMI这个期刊本身就要求文章宣称的材料可以实用,那么太啰嗦、不环保、难批量制备的材料有这个理由就完蛋了。

  有些作者自己投稿之前并未对文章做一彻底的检查,甚至希望审稿人帮助来提高语言组织和逻辑性,这是不负责任也徒劳的。审稿的先验原则是作者充分履行了自己的义务,包括选题的创新性、内容的完整性、叙述的逻辑性、语言的可读性,等等,如果这些方面做得不到位,指望审稿人不现实也不合理。

  我以前一直认真细致地帮作者找各种不足之处,提出来以期作者改进,但这样做工作量太大,对于准备接受的文章还有点意义,对于准备拒稿的文章似乎意义不大。尤其现在有大量的大路货文章让你审稿,明明一点创新都没有,还有必要给他们苦口婆心地找漏洞吗?

  这几天我审了四个稿件,两篇ACS Applied Materials and Interfaces,一篇New Journal of Chemistry,一篇ACS Omega,其中一篇中科院理化所的很好,基本上直接过,剩下的一篇印度的、一篇国人的、一篇德国的,都是直接拒掉,因为在我看来毫无新意。

  我做审稿杀手已经很久了,有时也想着手松点,与人为善,但是一想到差文章都混过去,好文章的位置不就少了吗?所以还是狠着心继续当杀手,不过,对于真的好文章杀手也真的很柔情哦。

  素质,还是要注意素质!

审稿杀手的心里话  |  责任编辑:晓木虫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