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木虫
学术数据库客户端

我的论文写作心得:借用洪荒之力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微信登录

我的论文写作心得:借用洪荒之力

摘要: 最近,刚刚发表了一篇学术论文“Enhance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ARB-processed aluminum alloy6061 sheets by subsequent asymmetric cryorolling and ageing”。首先做一个简单的科普,对于绝大部分材料,随着 ...
  最近,刚刚发表了一篇学术论文“Enhance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ARB-processed aluminum alloy6061 sheets by subsequent asymmetric cryorolling and ageing”。首先做一个简单的科普,对于绝大部分材料,随着温度降低,材料会变脆。比如,一个人吹一个气球,然后,把气球放到液氮里面,由于空气被冷却,气球马上就瘪了。这个时候,如果用力气吹气球,就可以把一个气球吹成碎片。对于某些金属材料而言,如钢铁,随着温度降低,材料也变得很脆。大家现在每一天都用天然气、石油,他们基本上都是通过管线运输。对于管线钢材料而言,最重要的就是提高他们的低温韧性,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从极寒之地俄罗斯把石油、天然气安全送到各位家中。然而,对于铝合金材料而言,他们的性能与钢铁材料恰恰相反,温度越低,材料的韧性反而越好,几乎就是世间最抗冻的材料。因而,我们很好地利用铝合金的特点,采用深冷成形工艺及适当热处理,提高材料的综合性能。上面的论文,就是深冷轧制技术的一个应用案例。

       说道论文,上面这篇论文是我今年出版的第5篇学术论文。当然,这是我今年撰写的第一篇被录用的学术论文,其他四篇论文其实都是去年写并投稿,只是周期很长,今年才正式发表而已。

·        Simultaneous Grain Growth and Grain Refinement in BulkUltrafine-Grained Copper under Tensile Deformation at Room Temperature

·        Special rollingtechniques for improvement of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ultrafine-grained metalsheets: A review

·        Annealing effect on microstructure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Al/Ti/Al laminate sheets

·        Microstructureevolution of ARBed aluminum during cryorolling

前几天,写了一篇博文《洋博士水平到底怎样?》,其中有一小段评价其实在国外,也有很多博士生不会写论文,有很多博士生毕业的时候,也就一篇会议论文。虽然博士毕业后,并不见得大家都希望留在学术圈发展,但是,我想科学网的读者,绝大部分都应该是学术爱好者,也因此,花点时间介绍一下我自己学术研究的思路,希望对大家,特别是对年轻教师和博士生们有帮助。

(1)做任何一个实验,都必须有目的,至少大方向能够把握。我经常见到很多博士生做实验,大家都是做了无数的样品,但是,最终都只是浪费时间。原因很简单,他们做实验的方式就是想着“撞大运”。这年头,撞大运是有的,但是,做科研不能够抱着这种心态。我每一个月都会做一批实验,虽然,实验过程中,我也无法预测实验结果,但是,大的方向肯定能够把握,我想实现一个什么样的结果还是有可能的。至于如何实现这一点,我只有一条建议,都看文献,多积累经验。在上面我写的综述论文“Special rollingtechniques for improvement of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ultrafine-grained metalsheets: A review”,我列举了134条参考文献。或许有人会问,我是否真的认真看了这些文献。是真的,而这些被引用的文献,只是我所看文献中的很小一部分。很多人看文献,都是在写论文的时候才开始看。其实,真正的科研是要相反的,应该是先看文献,对自己的实验有一个七八成把握,才开展实验。

(2)不简单重复别人已经做过的实验,做出来也发表不了。对于本科生,属于知识积累,也因此,他们在做毕业设计的时候,仿照他人做一些实验,然后毕业还是可以的。然而,一旦到了博士阶段,就不能老跟在别人的屁股后面做事了。另外,这里还有一条,就是研究领域可以一样,但是必须有自己独特的地方。以超细晶材料为例,研究方法很多,比如等通道挤压、高压扭转。而在我们课题组,我们有自己独特的方法,深冷异步轧制。这个方法是我自己开发的原创性方法,兼具了一般大塑性变形方法的优点,同时,将来有一天还有可能实现工业化(目前还没有,我的理想就是将来有一天亲手把这种技术推向市场,虽然我没有申请专利)。由于实验过程中,加上了自己独特的部分,只要实验成功,就能够轻松打动审稿人了。

(3)成批次完成实验。在卧龙岗大学,我见到很多博士生,其中有一部分人确实非常努力,几乎每一天都泡在实验室里面,大家想着做点成绩。然而,有一部分人付出了很多,但是收获却非常小。原因很简单,就是实验研究不系统,做出来的结果,零零散散,不成体系。我在做实验的时候,基本上都是“一个批次”加“一个批次”,基本上都会是在同一天内完成。为什么这样做,原因很简单,实验过程太复杂,实验设备状况、原始材料状况、工艺控制等等,任何一个不一样的参数,都可能导致实验之间没有对比性,从而彻底失败。当然,成批次做实验,也有一个不好的地方,就是,如果如果一开始设计不合理,整个一批次实验都会宣告失败。在上面我们最新的报道中,只给出了几个实验。其实,我自己还同时做了一批实验的,然而,有一部分被一个文献误导,全功尽弃。当然,即使一批全失败了,但也比一个一个实验都成为孤立案例要强。一篇论文,重要的是系统性。

(4)论文写作,需要所有作者的思想贡献。虽然我自认为已经是一个相对成熟的科研人员,但是我从来没有想过,我自己能够弄明白所有的事情。我见过很多博士生写论文,虽然作者挂了很多名字,但是,他们只把论文给他们的导师看,如果他们自己导师水平不是特别高,或者导师当时特别忙,没有心情去把关,即使论文投出去了,也容易被拒稿。我写的所有论文,都明确要求每一位作者看一遍,都给我返回修改建议。例如我们这一篇论文,论文有8个作者,大家都是有多年研究经验的老师,平常都会给各种期刊审稿。大家一起帮忙把关修改了,投出去后,论文被录用的可能性大增。可能有人会说,把论文发给他们了,但是,他们就是不帮忙修改。我的方法是,见一次面,就提醒他们一次。人是面子动物,你写邮件过去,他们可能忽略了。但是,如果你当面提醒他们一下,态度就会不一样。我自己是把邮件发送给所有作者后,去每一个人的办公室,当面告诉他们,让他们答应按期返回论文修改建议。至于外校合作的人员,我会直接打电话,落实情况。

(5)论文写作过程,需要借用洪荒之力。我身边有很多博士生,见面的时候,我问他最近在忙什么。他们会回答我,最近在准备一篇论文。然而,一个月以后,再见到他们的时候,再问他们在忙什么,他们的回答还是在准备那篇论文。很多人可能会说,他们这些人写论文很严谨,一个字一个字的“抠”,也因此,质量会很好。其实,不然,写论文,重要是“写”,而不是“凑”,一天凑一句话,怎么能说“凑”的质量比“写”的好。我自己也有过相同的经历,曾经发现一个有意思的实验现象,决心写一篇论文。然后,写了一个题目,写完了前言,由于其他一些事情,就放下了一些天。等过了半个月再去看那篇论文的时候,自己都忘了当时前言写作的思路。也因此,我现在的做法,基本上都是一篇学术论文,绝不拖沓,无论如何,都要在一个礼拜内完成初稿,然后,反复修改。不借用洪荒之力,一气呵成,难以实现目标。

当然,一篇好的论文,最核心的都是实验结果。只有有结果,才能够写出来。另外,最后重复一下我的一个建议,在论文投稿之前,找一个没有人的地方,把全文朗诵一遍,这样才能够尽可能减少论文中存在的问题。

我的论文写作心得:借用洪荒之力  |  责任编辑:虫子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