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样的教学模式适合研究生教学? 大学里,研究生导师一般也都会给本学科的研究生上专业课。因此,只要是研究生导师,不管谁都应该有一些教学心得。如果要谈谈自己讲研究生专业课的体会,多年来在研究生教学中总结出来和觉得值得交流的一点是所谓“研究型教学”。其实,有人说,研究生教学本应该就是研究型教学吗,这还有什么可说的?但我觉得,要做到这一点,却真的是不那么容易。 “研究型教学”顾名思义,就是结合所讲的专业课程,从做研究的视角、层面和需求对研究生开展教学和启迪,在完成本课程内容讲述的同时,使选课的研究生不仅了解这门课程(这里指理工科领域的)的核心理论、方法、原理、工艺技术等,还要知道这门课程的过去、现在和将来发展动态,同时对本课程的某些内容具有一定的研究能力,并能举一反三的将本课程的精髓运用于自己以后的学位论文研究中。如果能够以上述要求来讲授专业课,这才算是“研究型教学”。要实现这一目标,个人觉得至少还要有以下几个具体条件: (1)所讲课程普适性程度较高,适合于本专业多个方向的研究生需要。选修研究生专业课的学生都是师从不同研究领域的老师,学生们自然而然就将其导师的研究方向当作自己的研究方向。学生选修一门课程总会联想到对其研究方向有什么作用。即使一个对大学科都比较了解和知识面很宽的教师,也很难对本专业各个学科方向了解很多。因此,所讲课程的通用性较强是吸引听课学生认真学习的重要前提,教师讲课列举实例也需要尽量具有通用性。 (2)教师本身必须是从事该领域的研究,而且研究的水平要处于该学科领域的一流层次。一个教师对该领域没有做研究,讲课必然只是对现有知识的传达,要是教师能够备课充分一些,也不外是做到比较系统的知识传达而已。当教师对该领域有了深入的研究之后,才能对所讲领域的历史和已有成果进行科学评述和鉴赏,才能展望该领域的未来发展趋势,才能讲授该领域的研究经验和体会,才能告诉学生如何做该领域研究的方法论,才能与学生研讨该领域的科学问题,等等,讲课才底气满满。同时,教师才能布置一些有水平有学术价值的论文题目或实践任务给学生完成。 (3)讲本学科专业的方法论是最具通用性和最受欢迎的内容。不同的学科方向的研究内容肯定有很大的差异,但其研究方法却大都是相同或想通的,因此能够讲方法论是具普适性的。为了使得所有学生都能够受益,要多讲方法论,使学生能够运动科学方法论于自己的研究实践中,这也是研究型教学模式所必需的。但教师掌握或达到讲方法论的层次是比较难的,需要教师本身具有丰富的研究经验和对方法论有一定的研究,才能用方法论启迪学生的思维方式。 (4)教师知识面要比较宽也很重要。教师比较关注大同行、大学科的知识和研究成果,对横断或交叉领域比较有兴趣,数理化、文史哲、天地生等都懂得一点,在讲专业课时才能比较大气,才能贯穿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领域的成果,并使学生对研究产生较大兴趣。 (5)研究型教学要体现的在课程讲授的具体内容和研讨环节及实践中。对一个科学问题或知识点要能讲历史、讲启示、讲经验、讲问题、讲不足、讲创新、讲发展等,学生听起来就比较有兴趣,并从中学习和提高科学研究的鉴赏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6)最后一点是选课的学生要真正发自内心意愿来学习本课程,并具有研究生的素质。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够配合教师的研究型教学模式和要求,认真学习、积极思考、努力钻研,才能有学术讨论的互动氛围,才能完成教师布置的论文或实践作品等任务,才能最终实现课程的教学目标。 (吴超)
什么样的教学模式适合研究生教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