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账号

QQ登录

微信登录

对国内SCI期刊的忧虑

摘要: 国内的SCI期刊与国外的SCI期刊相比,确实存在很多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不足之处,令我深感心痛。笔者是个爱祖国的人,深切明白要多多把一些有用的工作发表在国内的SC ...
国内的SCI期刊与国外的SCI期刊相比,确实存在很多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不足之处,令我深感心痛。


笔者是个爱祖国的人,深切明白要多多把一些有用的工作发表在国内的SCI期刊上、以支持国内期刊的发展。但经过N次国内、国外期刊的投稿经历对比,我却变得越来越不满国内的期刊投稿。


就拿我最近的一篇邀稿来说,我有如下不满(具体就不提是什么出版社了,也恳请读者勿猜):


1,文章被接收2个月有余,才收到样本校对。邮件中豪情声称——“本杂志奉工作为上帝,发表效率高,在6个周之内把接收文章上线发表”——云云。这么玩作者好吗?我是上过学的,还是知道2个月>6个周的,况且这还只是第一轮校稿;太看得起我的智商了,真是谢谢您啦!——我这文章是约稿,那些非约稿更是可想而知了。


2,既然2个多月才给样本校对,那么作者有多少时间校对样本呢?邮件说“请在2个工作日之内返回”。嗯,是“天上一天,地上万年”的意思嘛?!我只好咽一口血说:“算你狠!”


3,上面两点算是官僚作风管理吧,我能忍。大家都知道作者做篇文章有多不容易、对自己的文章的重视度有多高。所以,我不能忍的是:你为什么把我的图的颜色给改了呢?你为什么把我文章的文字不经允许给改了呢?你为什么把我名字给改了呢?


3.1,改图:您改了图的颜色,为什么不顺便帮我把图标说明中的“蓝线代表……红线代表……”也给改了呢?好(huai)事做到底嘛!


3.2,改文字:国外SCI期刊投稿,编辑是没有权力修改作者文字的。就算有语法上的修改,也是会明确指给作者看,需要作者本人同意的。而该杂志是自己凭着“自身非专业知识”自以为是地改,而且完全不注明。让我校稿的时候费了好多精力去找。


3.3,改作者名字:大家都知道,中文作者发表文章用英文名有几种用法,如“张无忌”可以为“Wuji Zhang”,“Wu-Ji Zhang”,“Wu Ji Zhang”,“WuJi Zhang”等。而作者选了一个以后,在学术界算是有个名号了,以后与同行交流也保持这个名号,希望以后一直都用。可杂志社为什么要在这些地方花心思改呢?——另外,改了以后也不注明给作者知道。您真是该操心的地方偷懒,不该操心的地方用力啊!


除了上面三点之外,还有四点小不满:


4,两个作者的文章,国际惯例“A and B”,页眉上您偏改成“A et al.”;我的合作者B(非中国人)明确表示不满。如果李政道和杨振宁先生的文章要是落到您手上,估计就是“Li et al.”了吧?——李先生用“Lee”,估计会被改成“Li”;幸亏他们没投稿到该杂志,万幸!


5,从作者名字、单位上看,很明显我的合作者不是中国人,况且这又是英文文章,您把proof-reading query写成中文,是顺便传播国粹、让我的合作者学学中文吗?!


6,杂志天天就拿影响因子说事,看现在的情况,您就算上了25.0也是白搭;相比之下,对文章质量的关注度远远不够。——典型的文革遗风。


7,出版社大力鼓吹,在N年前,曾经有某XX在该期刊上发文,具有空前的历史意义(不仅是“空前”了,还“绝后”了呢)。您觉得,投稿的作者们 1)会有多信你五十年前的多牛鼻;2)会有多在乎你五十年前多牛鼻?反正我是信(bu)了(xin)、却不在乎。


这不是我第一次跟国内的SCI期刊打交道,也(很不幸地)不会是最后一次。但我确实很心痛,越来越希望减少跟国内期刊打交道的机会。请原谅我!


作者:邵立晶

对国内SCI期刊的忧虑
以后多分享一些这样的有价值的帖子啊
评论 支持 反对

举报

论坛有你更精彩!
评论 支持 反对

举报

论坛有你更精彩!
评论 支持 反对

举报

好东西一定要看看!
评论 支持 反对

举报

论坛有你更精彩!
评论 支持 反对

举报

大家都不容易!
评论 支持 反对

举报

好东西一定要看看!
评论 支持 反对

举报

好东西一定要看看!
评论 支持 反对

举报

论坛有你更精彩!
评论 支持 反对

举报

好东西一定要看看!
评论 支持 反对

举报

论坛有你更精彩!
评论 支持 反对

举报

好东西一定要看看!
评论 支持 反对

举报

以后多分享一些这样的有价值的帖子啊
评论 支持 反对

举报

大家都不容易!
评论 支持 反对

举报

大家都不容易!
评论 支持 反对

举报

谢谢您的分享!
评论 支持 反对

举报

大家都不容易!
评论 支持 反对

举报

太官僚了
评论 支持 反对

举报


大家都不容易!
评论 支持 反对

举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