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账号

QQ登录

微信登录

30岁后,值不值得去读博

摘要:   前几天一位博主,贴了一篇题为“ 这个年纪了还有没有必要去读个博士”的博文,第二天就发现博主删除了该文。这位博主其实也曾发邮件给我,要我帮他把把脉。看得出, ...

  前几天一位博主,贴了一篇题为“ 这个年纪了还有没有必要去读个博士”的博文,第二天就发现博主删除了该文。这位博主其实也曾发邮件给我,要我帮他把把脉。看得出,博主内心很纠结,到底该不该去读博。
  读博这个话题,其实不是什么新鲜话题。要是换做10年以前,我会毫不犹豫地建议他去读。记得当年与我博士同宿舍的室友,入学时已经44岁,其实他本人当时也已是地矿部一个二级单位的老总了,而且他虽然是单位委培,但至少有3年以上时间是在校脱产读博。后来我答辩毕业后,听说他脱产在校呆了5年,最后还没参加答辩,只是又回到了原来的单位,继续当老总。
  那个年代,来自单位的大大小小的头头脑脑们,出来读博的还真不少,应届生反而很少。记得当年全校招35个博士,仅有5个人是全日制应届生。不言而喻,单位来读的,想提升一下学历,回去后,职务、职称晋升能派上用场。那些脱离原单位来读的,一般也是想跳槽换一个单位。因为,那个时候,博士还属于稀缺资源。
  如今每年博士毕业生人数剧增,博士已不再是头顶上的光环。高校自不必说,而相对有一些技术含量的企业、学习所等单位,也不再稀罕高学历的人才了。学历优势确实已今非昔比,很多单位的头头也早早就戴上了博士帽。
  关于读博到底有没有用,以前的博文我也谈到过这话题(见:“读博≠赌博”之我见),不过是针对硕士毕业或应届生而言的。
  那么,单位已工作多年,年龄已超过30岁的人,还该不该读博呢。
  做任何一件事情,总是有动机的。也就是说,读博的动机到底是什么?或者反过来想想,读博优势不在时,读了又会造成什么样的不利因素和后果。工作后再回校读博,不外乎以下几个方面:
  1)重新就业,换单位,换地方,谋求更好的发展。博主也意识到了,现在国内很看重年龄优势,所有“人才计划”的帽子都有年龄限制。一般来说,拿到博士学位需要3-6年,视各学校的毕业要求而定,等戴上博士帽可能就35-36岁了。
  从博主的博文和给我邮件中看出,他现在的单位还是不错的,是央企,而且博主在单位干的还不错,已成为业务骨干。从这点来说,没必要再去读博。
  2)提升学历,谋求更高的平台和资源。博士要说是一个平台,那也是过去式;要说资源嘛,读博期间,进入导师或导师积累的人脉和圈子,对后续的发展或许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比如回到原单位,说不定哪个老总成了你的师兄。石油行业我呆过,还比较看重同门或校友情结。冲着这一点来说,建议博主去读一个在职博士,还是不错的选择。读博不一定能提升你的学术水平多少,但每个学校要达到博士毕业的基本要求,会把你向科学学习工作拉近一步。
  3)遵从内心,崇尚学术及科学学习工作。
  读博期间,经济上肯定有损失,成家立业也会受到一定影响。人在物质条件得到基本满足后,总有一些精神层面的东西,这种支撑或许更强烈。个人的追求和信仰,也许会让人不断追求新的高度。
  我有一个师弟,现年龄过了40岁,博士毕业10余年,很早就是副教授了。但突发奇想,又想去国外名校拿一个博士学位。可想可知,在职老师要去国外脱产读博,只能是辞职。尽管家人、亲朋友好极力反对,但他还是辞职了,前些时候真的去国外读博了。
  所以我想说,如果博主真想遵从内心和追求长远目标。建议不妨去读,哪怕在职,甚至脱产。
  所谓的“年龄”限制,只能限制住那些只想在体制内追求各种人才“帽子”或想获得丰厚资源、待遇的人。自己想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是没有年龄限制的,只要自己的健康状况允许。
  读博不可怕,可怕的是你不知道为什么读博。(彭真明)
30岁后,值不值得去读博
好帖就是要顶
评论 支持 反对

举报

楼主真厉害啊
评论 支持 反对

举报

难得一见的好帖
评论 支持 反对

举报

谢谢您的分享!
评论 支持 反对

举报

以后多分享一些这样的有价值的帖子啊
评论 支持 反对

举报

谢谢您的分享!
评论 支持 反对

举报

好帖就是要顶
评论 支持 反对

举报

LZ真是人才
评论 支持 反对

举报

很好的哦
评论 支持 反对

举报

谢谢您的分享!
评论 支持 反对

举报

好帖子啊啊
评论 支持 反对

举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