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多年前刚去美国时,可以说对任何金融界的东西一窍不通,虽然小时候就想成为像李嘉诚包玉刚一样的超级富豪,大学刚毕业时(1982年)错过了一次成为“万元户”的机会。似乎对发大财总是无缘。博士毕业后就去做教授,白天黑夜挣扎在学术里,也不知道任何理财方法。几年后做家庭生意,也还是不知道真正的金融的东西。第一个50万美元的商业贷款是靠一个两页纸的故事,而不是一个商务计划得到的。一直到2001年,才有点时间开始业余地读些金融方面的科普知识。特别是看了苹果公司的创业和发展历程,对创业、风投,多次私寡(privateequity),IPO(initialpublic offering),上市后的炒股(我用信用卡借钱炒过!),还有现在的借壳上市,有了基本的了解。
这篇博文不是说在资本市场和股市赚钱,而是说说科研领域,一样也存在车库创业、风投、多轮PE,上市和上市后炒股的类似现象。大家看看,你主要做那个科研档次的“投资”。
车库高科技创业,其特征就是高风险,高回报,科研领域也一样,很多最有名的科研发现都是“业余发现”。相当于在做科研中有些异样发现,并不是计划和预计得到的。这时有些人就觉得,这些是“不可能的”,结果是错的,和前人报导的不一样,就放走了这些信息,不再追究,也就错过了可能的最大发现。继续追究的人,大多数也是无功而返,浪费了很多时间和精力。但能抓住信息并能进一步追究的科研人员才能逮到这样的机会。而这样的机会一定是很专注的人,对新鲜事物很执着的科学家才能捕捉住的。第二个特点是一开始投资小。进一步探究也通常并不需要很多钱。所以,从事的学习人员也基本都是小团队。不少诺贝尔奖成果是这样做出来的。而这样的成果刚做出来时,是不太受人欣赏的(就像很多车库的技术发明一样),常常发表在一些不错,但不一定是顶尖的学术刊物上,常常被很多人忽略。
但总有人能够赏识这样的学习结果,特别是项目申请时的项目主任和评审人员。一旦有了这笔稍大的基金,就像得到了第一轮的风险投资,又进一步获得了好的结果,发了一两篇好的文章—常常会是SCN级的,这个领域就有可能会很快火起来。这笔“风投”的投资回报就会非常高。如果证明结果不对,没有应用前景,这笔“风投”基金就“打水漂”了,接着的第二、三轮“PE”资助也就没有了。大局部这种“风投”基金都是没有结果的,但只要有一两个,也就值了。
等到不少人开始意识到这个新领域,开始拥进的时候,风险也就小多了,就像第一、二、三轮PE,这时,很多人都愿意投资,都来做,但结果是,回报就低多了。也许可以发发Nature子刊,PNAS等,甚至学科一流杂志。
当等到大家都认识到这个领域很火的时候,做的人就越来越多了。大家都在讨论,大家都想做,这时就没有早期的新鲜感了,这就是这个小领域的IPO了。一个从学习到技术的转变。
等到一个科研领域IPO了,大众都可以做了,就像“上市后的全民炒股”了,回报就要低得多了。选对的,可以有些低回报—发些小文章。但如果没选好,对该领域仍然一知半解,就有可能亏本:花了钱,花了时间,写了论文发不出文章,或者发些很差的文章,投入和回报不成比例。
如果认为是个“好股”,坚持做下去,就像坚持投资一个股(就不是炒股了),最后也能以较低的风险和较长的时间和毅力得到很好的回报:将一个学习成果进一步完善,做到极致。就如大家还在投资一些百年公司的股票一样。
作为科研人,和商业投资一样,每个人会有不同的兴趣,属于不同类型,有人着迷于“车库创新”(诺奖级的科研人),有些有很敏锐的嗅觉,能得到最新消息和信息,马上跟上,他们通常H-index会很高,但没有最原始原创,属于“风投”和“PE”式投资人。大局部转化学习都是“IPO”后的学习,信息慢,风险小,回报低。这些是在“股市炒股或投资”的投资人。
无论在哪个阶段的学习,都会有风险,而且风险和回报基本成反比。
程宗明科研界的车库创新、风投、私寡、上市和炒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