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账号

QQ登录

微信登录

中国科技工作者应关注大问题

摘要: 中国科技工作者应关注大问题王元丰北京交通大学教授 不久前,中国召开了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中国科学院第十八次院士大会和中国工程院第十三次院士大会、中国科学技术协 ...
中国科技工作者应关注大问题
王元丰
北京交通大学教授
      不久前,中国召开了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中国科学院第十八次院士大会和中国工程院第十三次院士大会、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这样四个重要会议一起隆重召开,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会上宣布了:中国到2020年时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到2030年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到2050年成为世界科技强国,三步走的战略目标。这样重要的创新国家发展目标,对未来中国的发展将会有巨大的影响!那么中国的科技界为此做好准备了吗?没有人对此做过评估,但是,我觉得有一个方面中国的科技界要加强,那就是要关注重大问题。
学术会议是科技工作交流的重要平台,对推动科技工作至关重要。但是,目前中国的很多学术会议,讨论对行业、学科有重大影响问题较少,具体科技成果展示交流较多,这样的学术会议存在不少问题。去年我参加了几次中国的香山科学会议,今年作为发起人和会议执行主席之一,组织了以“土木工程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挑战和应对技术路径”为主题的第559次香山科学会议,我觉得中国科技界的学术会议应该特别发扬香山科学会议的精神。
      香山科学会议(以下简称香山会议)是由中国国家科技部(原国家科委)于1992年倡导发起,在中国科技部和中国科学院的共同领导和支持下于1993年4月正式创办,是以探索科学前沿、促进知识创新为主要目标的高层次、跨学科、小规模的常设性学术会议。香山会议很值得中国科技界借鉴。
      首先要关注科学前沿和行业的重大问题。为什么这点非常重要?因为目前科技界的学术会议,无论是国际的还是国内的,绝大部分是专业性的学术会议,讨论的主要是本专业的问题。围绕本专业的问题进行学术交流有有利的一面:参会者是“小同行”,可以集中对个人感兴趣的问题讨论。但是如果一个科技工作者平时埋头于实验室的具体科研工作,到外面参加会议也只关心自己感兴趣的问题,那么,谁来关心本学科、行业的前沿和重大问题呢?上世纪末,中国国内讨论要开展素质教育时,批评当时的教育是“狭隘于技术narrowly technical”,比如,土木工程专业不会教环境专业相关的知识。现在中国的科研也存在“狭隘于技术”的一面,不少科研人员眼睛只看自己兴趣或利益范围内的问题,对此外的事情没兴趣,这对于科学研究是不利的,对建设创新型国家更为不利。
另外,即令是本专业的会议,一般大会(全体会议)有几个大会报告会,然后分成不同的专题讨论开分组会。会议又分得很细,存在“技术上狭隘technically narrow”的问题。而这方面在大会或者全体会议上的主旨报告(keynote speech)或者邀请报告上问题更为突出。按理说作为学术会议尤其是那些学会的大型年会上的主旨报告,报告的内容应该很广泛,对本学科或行业的发展能够有所总结或展望。但是,现在很多的主旨报告就是讲自己的研究工作,前沿性会有一些,但只是在点上,战略性很不够。而香山会议,首先会议的主题是学科前沿或者行业重要问题,关键是会议对的报告要求基于对已有进展进行总结和评论,展望未来的发展趋势,剖析关键的科学前沿问题及其解决方法,探讨学科新生长点。这很值得中国其他的学术会议采纳!不是所有的学术会议都要讨论本学科或行业的大问题,但大型学术年会或国际会议上的主旨报告,要能够提供让科研工作视野更开阔的内容。习近平主席这次在讲话中说:科学技术是世界性、时代性的,发展科学技术必须具有全球视野、把握时代脉搏,及时确立发展战略。比较起来,中国科技工作者差距不小。
还有,学术会议要更多地交流思想。这对于学术会议是问题吗?学术会议不是在交流思想吗?应该说国际会议也好中国的学术会议也罢,很多科技的学术会议思想交流不够!因为现在的学术会议主要是交流成果。报告人首先要有成果,才能够在会议上报告。所以绝大部分报告是在讲:自己是通过什么样的实验和计算,用了什么研究方法,取得了怎样的成果。如果你对报告人的工作感兴趣,会上也会提供讨论的机会。但是现在学术会议日程一般都安排的很紧,一个报告后一般只留几分钟的讨论时间,会上很难交流充分。而香山会议的做法很有特点,会议报告与自由讨论时间大体为1 : 1至1.2。会议要求与会者在讨论中言简意赅,不宜过多展示过去已经发表的成果,而以过去研究积累为基础,涵盖最新信息,把握最新动向,发表新的见解。这样与会者能够有较为充足的时间交流思想,让不同的观点碰撞,对把握目前相关科研存在的问题、未来发展的趋势非常有益。本来学术会议有不同的类型,如果说一些正式的年会(conference)要一板一眼的进行,那么,那些论坛(forum, symposium)尤其是工作交流会(Panel、workshop),应该开的生动活泼,让思想交流成为主流,而不仅只是技术的具体细节和成果。
最后,学术会议还要进一步发扬学术民主。现在的很多会议,尤其是中国国内的会议,一般都是先由院士、大牌教授或专家作报告,很多大牌专家做完报告就走人,与年轻的学者或学生交流的机会较少。即使有提问,对专家报告的内容有不同意见,一般在会上现在也不会提出特别尖锐的问题。而且学术会议越是到后期,资历深点的学者越少,往往是那些正在攻读学位的研究生,还留到会议的最后听报告。中国这样的学术会议风气需要改变。香山科学会议主张学术平等,会上不称院士、不叫官衔,参会代表一律平等。在会议代表的构成上也要求老中青相结合,鼓励参会代表对原有理论提出质疑,提倡发表不同意见和提出非常规的思考。这样的学术会议风气应该得到弘扬,宽松、平等、严谨的学术环境,才最有利于创新思想的产生!
要建设创新型国家,尤其是要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必须有一支视野宽阔、思想活跃的科技人才队伍,这方面中国还需要加强工作!
新加坡《联合早报》

中国科技工作者应关注大问题
以后多分享一些这样的有价值的帖子啊
评论 支持 反对

举报

谢谢您的分享!
评论 支持 反对

举报

论坛有你更精彩!
评论 支持 反对

举报

好东西一定要看看!
评论 支持 反对

举报

论坛有你更精彩!
评论 支持 反对

举报

大家都不容易!
评论 支持 反对

举报

以后多分享一些这样的有价值的帖子啊
评论 支持 反对

举报

好东西一定要看看!
评论 支持 反对

举报

以后多分享一些这样的有价值的帖子啊
评论 支持 反对

举报

以后多分享一些这样的有价值的帖子啊
评论 支持 反对

举报

好东西一定要看看!
评论 支持 反对

举报

谢谢您的分享!
评论 支持 反对

举报

论坛有你更精彩!
评论 支持 反对

举报

大家都不容易!
评论 支持 反对

举报

好东西一定要看看!
评论 支持 反对

举报

以后多分享一些这样的有价值的帖子啊
评论 支持 反对

举报

以后多分享一些这样的有价值的帖子啊
评论 支持 反对

举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