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账号

QQ登录

微信登录

师生恋:三个女童鞋的婚姻故事

摘要: 引言:年轻的时候认为有很多重要的在前面,只要不停地奔走就能看到,走过来了发现重要的都在身后发生了,已经过去了,再往前又是一片空白。对过去,没有什么可遗憾的,也没 ...
引言:
年轻的时候认为有很多重要的在前面,只要不停地奔走就能看到,走过来了发现重要的都在身后发生了,已经过去了,再往前又是一片空白。对过去,没有什么可遗憾的,也没有任何偶然,都是必须经过的,我不信一个人可以有两个以上的选择(王朔)。

故事一:
小丽是我在德语班上课时认识的,西北人。那段时间我老人家自费报了一个晚上的德语补习班,每周上一、两次课。博士后老板对我说:学费不是问题,你可以在年终退税的时候赚回来一些。我想那好吧,反正也不是大钱。据小丽说,她是随老公陪读来德国的,每天闲着也是闲着,就报了这个班学习德语,准备过后找机会注册到大学读研究生。看得出来她比较焦虑,一心想独立,问我能不能在入学、打工方面帮忙。她显然是找错了人,我对留学和打工的事情一窍不通,平时和中国学生也没什么接触。这让她有些失望。
焦虑的小丽倾诉的欲望有点强烈,主动告诉我说,老公是当年教过他的西安某高校老师,比他大N岁。那时小丽童鞋即将大学毕业,不想离开古都,于是有同学或者老师帮她介绍了一个单身年轻教师,只要结婚就可以留下来。虽然小丽对这个对象不甚满意,但留城是主旋律,主旋律就是一辈子的幸福,这一点战胜了一切。婚后她老公争取到一个出国名额,于是就来了德国。小丽说他们有一个女儿,太幼小,就暂时留在了国内父母那里,她的焦虑感也有一部分来自对女儿的思念,希望自己能有一个身份和一份收入,从而早日把女儿接到身边。因为当时她和老公住在学生宿舍,房间面积太小,按照德国的移民法好像是不允许接家人过来同住的,或者说需要租个大一点的公寓房间才行。
总之,小丽对自己的老公不满意,说老公有时候急了还对她动粗,也不多给她零花钱。再想到自己的花季青春嫁了这么一个长相很差、年纪不小但本事不大的老公,竟然觉得有点亏大了。我老人家那时还算年轻,阅历有限,说心里话,有点瞧不起小丽。回家向领导汇报,领导自己生在北京长在上海这样的大都市,自然不理解农村女孩改变命运所选择的无奈方式,竟然出人意料地对我的看法基本同意。如今回过头来看,我们是缺乏宽容的,就像坊间常说的那样,那时的领导和群众都too young, too simple, and sometimes naïve。
后来领导也认识了小丽,后来小丽的女儿也来到了慕尼黑。后来不知道因为什么初始条件,好像是小丽童鞋主动地提出来要到我家看看,于是她们一家人不远十几里到我家吃了一顿饭。当时我们住在巴伐利亚州的州府旁边,而他们则住在城外。那是我唯一一次见到小丽的老公,果然是相书上说的那种运气难测的男人,而且行为举止有点那个。最让我眼镜大跌的是,小丽竟然在饭桌上一边不停地数落老公、一边不停地用筷子给他夹菜。女主人毕竟是领导,水平高,在一旁含笑不语,除了说多吃、多吃、多吃----那时候的领导就知道重要的话要说三遍。小丽的老公也不多说话,低着头一边听老婆的数落、一边迅速消灭老婆夹给他的食物。他们的女儿还小,所以也不够有趣,让三岁的我家格格有点失望。总之,那顿饭吃得很莫名其妙。
直到今天回想起来,我都觉得很难理会听到的和看到的小丽对待老公的心态。每个女人都是个谜。
故事二:
小华童鞋来自东部沿海,当时正在慕尼黑读研究生,她的办公室和我的在一栋楼里面,后来就碰面认识了,因为整个楼里面也就几个中国人。由于我的办公室是单间,说中国话方便,小华那段时间经常过来坐一会儿,聊聊天。于是我也多少了解了一些她的情况。我老人家忘记了小华是在哪里读的大学,应该是北京,或者某个一线城市,但是她毕业后被分配到南方的一个小地方,似乎是当中学老师之类的。这让她很不甘,于是通过同学介绍,认识了现在的老公。当时这位先生也是年轻教师,年长小华N岁,和小华谈恋爱的时间不长,两个人就结婚了。结婚的好处是,小华终于可以把户口迁到老公所在的大城市,从而摆脱了那个她根本就不喜欢的南方小城。
说来无趣,这又是一个借助婚姻改变命运的平庸故事。但小华与小丽不同,她外表温和,内心追求进步的愿望还是“蛮”强烈的(注意,这里我老人家成功地用南方话“蛮”造了一个句子,如果再用四川话强调一下的话,就是“要得”)。后来小华考上了中科院某个研究所的硕士研究生,并在一次国际会议上认识了现在的德国导师,于是就没怎么费劲地来到了德国继续学习,而且还有奖学金。她老公则在国内混,因为没有博士学位,据说只能是研究所科研人员中最底层的那种,一时看不到多大出息。
聊天的时候,小华童鞋偶尔会流露出对自己老公的失望。这一点我理解,因为她已经成功地迈出了学业的第一步,将来在专业上应该会有一番作为,而自己的老公看来不是那种特别追求上进的类型。女人嘛,谁不希望自己的老公出人头地,拿得出手呢?
后来小华的老公来慕尼黑探亲三个月,我见到他一回,是那种一看面孔就知道很内向的男人,man是man,但肯定不好惹,呵呵。就在这期间,小华还在我办公室抱怨过一回她老公,说这家伙太自私,千里迢迢来探亲吧,还专门带了一个小电饭锅,每天给自己烧点米饭,因为怕吃不惯德国人的面包。小华自己来自北方一个人人都喜欢面食的地方,所以对这个南方老公的做派显得很皱眉。我老人家静静听着她的诉说,无言以对,这都什么情况啊!回家向领导汇报,领导批评道,你瞎操什么心!
是啊,鱼找鱼、虾找虾,自然都有自己的道理。虽然那时我对这类婚姻中的明显非感情方面的“交易”颇有微词,但今天回想起来,其中的男和女都不容易。谁不希望自己的爱情冰晶玉洁?但是生活是复杂而强大的,人在年轻的时候经常是渺小的,向生活妥协的方式多种多样,局外人自然无法明白其中的苦与甜。
所以我后来常说,人生的天空虽然高阔,但我们其实经常不知道哪块云彩有雨。其实谁有资格对别人的婚姻说三道四呢?
故事三:
小翠是从美国那边来的,和我一样是博士后,她和美国老公都是洪堡学者,很了不起,和我们一样住在慕尼黑的索末菲公寓,那是大物理学家索末菲留给后人的私产,而我的博士后老板当年是索末菲讲习教授。小翠童鞋的故事其实发生在前面两个故事之前,我之所以放在后面讲,主要因为她是涉外婚姻。关于小翠的信息,几乎都是领导透露给我的。那时候,领导每天无所事事,和公寓中另外几个无所事事的中国妇女传播各种小道消息,十分八卦。
小翠在美国读的博士,似乎学的是生物,毕业后嫁给了一个美国教授,就是她的老公。这厮我见过几次,也是那种冷面、内向的主,和大多数美国人不一样。当时代表主流美国男人的是一个乐观派的访问教授,和大家住在同一个公寓,每天晚饭后都要在公寓的地下室和我们中国男人打一顿乒乓球。这家伙每次都选一个没有胶面的光板球拍,笑眯眯地把我老人家打得落花流水,于是我只好悻悻地去办公室加班。那是一段单纯快乐同时压力很大的美好时光,因为是第一站博士后,前途未卜,每个群众都很玩命,每个领导都很迷茫。
如今回首往事,小翠留给我们最深的印象还是他和美国老公的AA 制生活。据说当初小翠之所以嫁了个这么不开眼的老公,主要是为了绿卡,否则毕业之后就得回国。所以这也是一桩带有一定交易色彩的婚姻,至少从外人来看是这么回事。两个人买菜做饭都要把账算清楚,不知道床上用品是不是也各买各的各用各的(此处读者可以窃笑一下)。
总之平时两个人很少出双入对。据小翠私下里告诉中国妇女们,他老公从来没有去过中国,也不容许小翠的家人去美国探亲。这件事是不是真的,主要看消息来源是否可靠。但由于我是听领导说的,最多只能保证领导是可靠的。如今做人民群众好难,因为领导基本上都是不可靠的才对。
但是没有人有权利谴责别人的婚姻,道理还是那句话:鞋子合不合适,只有脚知道。对于不怎么穿鞋的人来说,可怕的就不是天真了,而是无鞋(无邪)。
专家短评:
这三位女童鞋都嫁给了大自己不少的男教师,通过婚姻暂时改变了命运。数年以后和一个学理论物理的女童鞋聊天聊到周国平、余秋雨等老牛吃嫩草的话题时,这位大姐说出了一番令我老人家折服的话,我抄下来以飨中老年男士吧。
“ 一般说来,男性成熟比较有魅力,当然自己的另一半在自己面前可以孩子气,但在该成熟的时候必须成熟。十几岁的差距对于孩子来说或许是代沟,但对于成年人是宝贵的阅历。多活的十几年难道是空白吗,随便哪个家伙在小自己十几岁的人面前也该有点什么可以炫耀的吧,至少我们都有招数哄骗小我们十几岁的孩子,让他们以一种崇拜的眼光围着我们团团转,是吧。比如我这个年龄的家伙,太用功的显得书呆子气,擅交际的显得油滑,剩下的或平庸或什么都半桶水。但如果再有十几二十年,干什么的都会积累了经验,为人处事也大多历练的不赖了,人不知不觉就有魅力起来了。(当然这或许只对男性成立,女性们自然也在成熟,但更在老去,因为你们太视觉动物。)况且,这时性格习性事业环境多已定性,喜不喜欢就比较容易判断了。这尚且说的是普通人,更何况是那些不凡的人。
您也曾说过成功的几大要素,得学识广博吧,得思想深刻吧,得善于表达吧,得举止得当吧,得平易近人吧,还得有很多吧,天,多可爱的人啊。至少在我看来,当他一直有优点能让你欣赏与仰视,一些牺牲与包容也就值得了。何况周国平、余秋雨之类,有年轻的心跟你恋爱,肯花心思,也有这个能力过精致烂漫的日子,您觉得那些貌美有才的女士们吃亏了?亏在哪里?敢嫁给名人的女人也都不俗,她们才不会吃亏呢,即使是名人也得用真心来换她们的感情,当然随便哪个红也会告诉你她是最幸福的。   
从女人这个角度来说,当女人可以独立,就开始要求婚姻的质量了。有才的女人懂得欣赏成熟男人的魅力,貌美的女人知道自己要得起这份感情。现在的女孩子独立得不得了,她们可以做你的情人,不要求婚姻及其他任何,只是因为欣赏你。当然,如果哪天她们觉得不再欣赏你了,也可能义无反顾扭头走。跟名人有关的女人都不俗,她都可以独立,即使原本自己不行也会因为另一半而可以,到了婚姻无可挽回的时候,为什么不善意地分手,于自己也好。”
后记:
这篇作文写于雨水打湿了的德令哈,改于阳光普照的Guy Nhon。在德令哈,那个飘荡着酒幌的茶楼上,科学网上的YC女侠并没有如期而至。一直坐在我对面沉默不语的是一位蒙面白衣女子,我跟她讲了海子、姐姐、《日记》、葛老师的诗作以及江湖上的许多恩怨,她只是默默地听,始终不插嘴。就在我转身离开的时候,这位姐姐才在桌面上用手指蘸着酒水写下了五个字:“我是小龙女”。
哦,这就是传说中的神秘女侠“小龙(聋)女”,江湖上人送外号“听不见”!(图片来自网络)


邢志忠

师生恋:三个女童鞋的婚姻故事
大家都不容易!
评论 支持 反对

举报

好东西一定要看看!
评论 支持 反对

举报

好东西一定要看看!
评论 支持 反对

举报

论坛有你更精彩!
评论 支持 反对

举报

大家都不容易!
评论 支持 反对

举报

以后多分享一些这样的有价值的帖子啊
评论 支持 反对

举报

好东西一定要看看!
评论 支持 反对

举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