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工作在多数情况下需要重复地做同样的程序, 有时候仍然解决不了问题, 需要苦思冥想,而且有时间限定, 所以, 很烦人。 要是还要申请基金, 写论文, 处于这种状态下的科研人员一定会觉得科研工作压力大, 没有乐趣。
我一开始搞科研也是觉得科研只是为了生存, 为了养家糊口, 虽然不要申请基金, 也用不着写论文, 但是, 必须按时完成课题研发任务, 深感压力不小, 不能在科研中获得乐趣。
最近几年来, 我在科研中获得了许多乐趣, 科研对我来说是一种享受。 我觉得要达到这个境界, 一个科研工作者必须具有几个关键要素。
第一, 具有天生的科研能力。 对科研有一种施展才能的本能, 具有好奇心和丰富的想象力, 喜欢用自己的知识和经验来解决难题。
第二, 业绩不错。 仅有科研的兴趣爱好和能力还不行, 还必须有实际价值的科研成果。 每当解决一个科研难题后, 自然会有高兴快乐的感觉。 我想所有在科研领域工作的人都会有这样的感觉的。
第三,积极的心态。 同样的工作量, 要是怀着消极的心态, 好像是为了老板干的, 那么一定会觉得又苦又累, 要是觉得是为了自己干的, 用积极的心态去做, 把工作当成健身运动, 把流汗当成养生, 那么, 这样的工作就是享受了。
第四, 宽容的心态。用宽容的心态与团队人员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把同事当成一家人, 互相关心, 相互体谅, 天天欢声笑语地在一起工作, 尽量为同事们排难解忧。 在这样的环境气氛中工作, 一定心情舒畅,乐趣横生。
第五, 控制工作和生活节凑的能力。 把工作量控制在适当的范围,千万不要超负荷运转。 我现在每天中午回家吃中饭, 然后睡个午觉再去上班, 轻轻松松地做好每天的科研工作, 这样的话, 反而精神抖擞, 工作效率很高。没有紧张压力就会觉得轻松快乐。当然, 这个需要对工作做周密细致的安排。 这样的安排也是一种能力。
最后, 也是最重要的是, 自由和受到尊重。 这个主要是指与公司和上级的关系。 在工作中有充分的自主权, 可以自由地安排科研工作的进程和时刻表, 提出的计划和建议受到公司的重视。 在人格上受到平等的尊重。
本文作者:蒋继平,来源:蒋继平的科学博客
在科研中获得乐趣的几个关键要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