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木虫
学术数据库客户端

学术论文“创作”的一点体会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微信登录

学术论文“创作”的一点体会

跳转到指定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一只虫子 于 2018-10-26 15:35 编辑

学术论文“创作”的一点体会

刘庆生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最近应邀到外地一所大学的一个学院作了一个题为“做自己的科学研究”的报告。这个报告的内容摘要为:“科研无处不在,科学研究既非阳春白雪,也非下里巴人。“做自己的科学研究”,顾名思义是指在科学共同体内,科学研究过程虽然有一些基本准则和通行做法,但是主要还是要靠研究者自己努力实践。通过自己切身体会去感受科学研究的魅力,领悟科学研究的精髓,体验适合自己的科学研究方法。每个人对科学研究方法的理解,颇有点“用脚试鞋”的味道,要靠自己领会与实践。讲座只是主讲人多年来科学研究经历与学习实践前人先进科学研究理念的一点体会,仅供参考。因为,任何好的科学研究成果都来自研究者自身实践和感悟科学研究过程的结果”。这个报告共由:科学研究理念;学术论文的“创作”;如何撰写一份优质的科研项目申请书与出席学术会议四部分组成。由于时间关系,这个报告一般只讲了前面三个部分。这个报告的内容五年前曾经在科学网张贴过,现在做了较大补充修改。

返回武汉后,一位教授给我来信,希望我就学术论文写作方面给他提供点详细资料。我很理解,目前大学中的教师和他们的研究生日常考核的主要内容之一以及压力最大就是发表学术论文。我本人作为一个在大学“辛勤耕耘”几十年的老教师,虽然一贯重视发表学术论文,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发表学术论文的数量和质量不尽如意。但是,正如我们常说的:老年人吃过的盐比年轻人吃过的饭多,走过的桥比年轻人走过的路多。这是比喻我们这些“学术老人”的经历比年轻人丰富。发表学术论文也一样,我经历过的论文被拒和反复大修场景多的记不清了,有时几乎快要坚持不下去了。因此,我愿意花点时间将自己学术论文的“创作”体会告诉大家。博文题目采用学术论文的“创作”是想表达我对学术论文的产生过程,例如论文选题的创新性与成果产生过程与“艺术作品”的创作有些相通之处。

学术论文是科技成果的学术总结。她取决于论文成果选题的创新性、成果产生过程的科学性、作者的科研积累与文字功底。学术论文侧重告诉读者成果中的“为什么?”,属于成果理论方面的总结,区别于技术与专利成果。学术论文要从理论上阐明成果的“先进性”及与别人类似成果的区别。而不是仅仅阐述成果“做了什么”及取得了什么具体结果。下面以我所在的地质地球物理领域为例,就论文结构风格谈点认识:

论文题目:既简明扼要,又恰如其分的表达论文主体内容。凝练出一个与论文内容贴切的题目取决于作者的综合学术素养及对同行文献的阅读理解。

摘要:一篇学术论文的摘要不是简单列出论文成果内容,而应该包括:简述研究目标、范围和研究方法,总结论文结果及其意义和主要结论。其实一篇学术论文摘要形式上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请书设计的四百字摘要相似,即研究意义,计划采用的研究方法路线和预期成果。所不同的是学术论文摘要文字格式采用是“完成时”,而项目申请书是“将来时”。               

关键词:论文的关键词一般有两个目的:一是满足文献检索机构编辑管理需要;二是便于期刊编辑安排审稿人。选择与论文内容密切相关的3-5个词汇作为关键词。对我们地质地球物理研究领域论文主要涉及:描述论文成果2-3个;采用方法1个;研究地区1个(针对应用研究成果论文)。

热点:一般不出现在发表论文中。有的杂志手稿提交时需要提供三个左右的热点。如果是英文论文,每个热点一般100个字符以内。热点体现了作者认为论文最具创新性的成果部分,为编辑和审稿人判断论文是否具有发表价值提供参考。

前言:在广泛调研同行与论文相关成果的基础上, 详细阐明论文研究成果的起点,提出论文涉及的“科学技术问题”及成果的意义与特色。前言是告诉读者这篇论文为什么值得阅读。因此,前言需要提供足够的背景信息,使得读者了解作者是否充分参考了同行相关论文。前言一般包括:1、提出研究问题的性质和范围;2、评论同行公开发表的成果,表明论文成果是建立在在同行研究基础之上。这方面有的作者不太重视,只是罗列出一些同行的相关文献,缺乏评述。3、简介研究采用的方法和主要结果。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我们有的科研人员不太重视前言内容的撰写,尤其是没有充分阅读同行文献以及对同行成果进行认真客观评述,所以前言部分内容往往篇幅较短。其实高水的评述内容可以彰显作者的学术水平,表明论文是针对目前该领域存在的重要问题进行研究。所以,我认为,前言是一篇学术论文最难写的两个部分之一,另一部分是“讨论”(下面介绍)。
地质-地球物理背景:主要针对应用研究类型的学术论文。便于读者了解论文成果实际应用部分的依据和可靠性。

研究(分析)方法:详细介绍研究或分析采用的方法,例如使用分析仪器的细节(分辨率和准确性),以便读者判断数据的可靠性。计算地球物理提出的数学物理模型及相关参数,以便读者可以重复论文的结果。复杂的计算公式可以“附录”形式安排在论文末尾。
结果:主要安排体现论文结果的图件和表格及其说明。显然,选择和制作恰当反映成果特色的图表体现了作者学术研究功底和知识面。这一部分内容一般不安排结果意义讨论。所以,Geophysics杂志的编辑认为,一篇写得好的学术论文,结果部分篇幅往往较短。
讨论:我认为讨论部分是一篇学术论文最重要的部分之一(另一部分是前言)。这一段需要充分展示成果的意义。通过与同行先前发表的成果充分对比,阐述成果的先进性,论述与同行相同领域成果的相同与不同之处,并解释其原因。阐述成果的理论意义和可能的实际应用等。然而有的期刊的论文格式稍有不同,将结果和讨论部分融合在一起,这只是结构不同而已。

结论:结论需要简明扼要总结成果及其重要性。注意结论与摘要的差异。结论只陈述论文的主要成果及其意义。而摘要则需要概述论文内容,包括研究目的意义、方法及成果。因为,信息检索机构采集一篇论文信息,除了期刊和作者信息外,往往只需要论文的摘要。一篇学术论文的结论部分的篇幅往往最短。
致谢:感谢那些对手稿中分析数据和计算数据及修改论文提供过帮助的人。例如有的同行通过不同方式参与过手稿相关内容讨论都应该在致谢中得到体现。充分尊重同行的帮助表明作者学风严谨,对于提升作者在学术圈中的学术声誉具有正面意义。

参考文献:尽可能选择与论文密切相关的重要期刊文献。注意同行代表性及经典著作的引用,注意文献的时效。严肃的审稿人比较关注论文作者对同行新近发表的重要代表性著作的引用。一位著名学者说,有的审稿人在看完手稿的题目和摘要,掌握了手稿的基本信息后会先看论文参考文献。如果审稿人发现手稿没有引用他所了解的若干同行重要的新近发表文献时,往往会削弱他对手稿质量及作者学术水平的印象分。引文质量还可以判断作者对同行文献重要性的认识。我们有时会发现有的论文本身成果也许一般,但是由于作者重视文献引用,读者可以从高质量的引文中获得很好的研究信息。这时读者阅读这篇论文会有“歪打正着”的感受。
附录:

论文贡献者说明:

补充材料:

手稿提交文件:

1.       手稿文本(一般需要带有行号与双行间隔);图,表,附录和补充材料。

2. 解释信(Cover letter):阐述为什么成果适合提交这个杂志。解释信对于编辑部决定是否外审意义重大,需要认真撰写。除了程序性内容外,一份好的解释信应该重点阐明论文成果的创新性及理论或应用价值。对于一审结果为修改(无论是大修还是小修)的手稿,需要提交一份详细的答复信 (response letter for revised paper)。作者需要认真地逐条回答审稿人的意见。

3.作者姓名与机构及联系方式(Authors information-name, organization and Email)。

4. 推荐审稿人(一般为5名),也可以提出回避评审人。但是我建议除非特殊情况不建议提供回避评审人名单。我们还是应当相信大多数专家学者的学术水平与道德操守。

2018年10月26日

来自:刘庆生的科学网博客

学术论文“创作”的一点体会
  支持支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 请遵守晓木虫管理条例,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