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账号

QQ登录

微信登录

大学和专业如何选择,兴趣还是功利?

摘要: 前两天高考成绩发布,参加学校组织的“校园开放日”(随手拍的几张照片附后)。身边围着脸上满是喜悦却依然带有稚气的高中毕业生和尽管脸上带有喜悦却依然难掩焦虑神色的家 ...
前两天高考成绩发布,参加学校组织的“校园开放日”(随手拍的几张照片附后)。身边围着脸上满是喜悦却依然带有稚气的高中毕业生和尽管脸上带有喜悦却依然难掩焦虑神色的家长,问这问那,其中最多的问题依旧是“学环境好不好”这一貌似简单却对于学了26年之久“环境人”依然难以回答的问题。专业选择,依然是基于“兴趣”还是基于“功利”,似乎是一个“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老问题。
而我走上了这条路,却似乎更多地是“功利”与“投机”。下面是高中毕业前夕填报高考志愿时,我和班主任(邱老师,简称“师”)的一段对话:
师:就填“环境科学”吧!
我:环境科学,毕业了能去哪里?
师:去环保局。
我:环保局是干什么的?
师:那是个喝茶的地方。
读了大学以后,寒暑假回到家,亲戚、邻居经常把“环境科学”和“环卫”混淆,我总是解释,环卫是扫马路的,环境科学是管烟囱冒烟的——然后顺手一指村西侧不远处的化肥厂(后转产为油脂化工厂)——作为污染企业本是“环境科学”的大敌,却在过去时光里帮我“解释”了环境与环卫的学科差异。其实,当年高考填报志愿时,家人是主张我学医,因为在他们看来,人总归是会有病的,医生总归不会没工作的,大不了回家开诊所,也不少挣钱,而且可以传给“小孩子”,因为我们村诊所的医生大都是子承父业。其实,这一想法也挺“功利”的,但是很朴实。
工作以后,尽管没有去环保局工作,也倒是经常和从国家到省市县区各级环保部门打交道,而且2003-2004年间还在上海一个区环保局挂职做了局长助理,发现其实环保局并不像高中毕业时我和老师想像得那样——“一个喝茶的地方”,尤其是进入2010's年代以后,人们对环境问题的持续关注,各级环保部门也面临巨大的压力,公众要求改善环境质量的诉求和领导出于政绩要求环保部门特事特办的双重压力,环境群体性事件频发,被邀请下河游泳,对外不好意思承认管环保,等等。
再说说选择什么学校。当年,学习成绩还算不错的我却坚定地报考了东北的一所师范大学,理由有三:一是师范类院校不用交学费,且有师范奖学金,这对于出自农门、父亲年事又高、家境又不好的我来说,尤为重要;二是长春地处东北,不属改革开放前沿的长三角、珠三角,物价应该不贵(其实上了大学后,发现长春物价并不便宜);三是我无意中发现那个师范大学有“环境科学”专业,尽管当时我对环境科学专业的认知从我和班主任老师的对话可以得知,但我确实清楚的是,中小学都没有开设此类课(不像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不大可能会到中小学做老师。要知道,那时“农林水,地矿油,师范学校粉笔头”是被人瞧不上眼的学校和专业,报考师范院校的通常是考大学处于“可上可不上”的同学首选。而我这样学习成绩还不错的学生,许多同学、老师都认为我报“低”了。我坚持着自己的意见,给家人说是报考了省内的一所医科大学。高考结束的第二天,我才告诉了母亲“真相”,母亲泪光闪烁,以为家境委屈了我。于是,我就成了“拿着师范奖学金,读着非师范专业”的学生。还好,若干年后,还是做了教师,当然做的是大学教师,也算没有辜负当年“每月30元”的师范奖学金了。
考研时,依然遇到了类似的问题——不仅是考不考研,还有考什么专业的问题。最早动起“考研”的念想,完全是因为自己“出身”不好:来自鲁西南农村;父母均是不识字的农民,亲戚、朋友中也很难有谁能帮我在家乡县城或市里环保系统找个工作。而考研,无疑会给自己多一个机会:如果能找到“好”工作,就去工作;如果没能找到好工作,且考上研的话,就去读研。要知道,90年代初期,考研可没现在那么火,甚至可以说是“冷”。高我一届即89级的同学当年有3个考上研的,结果只有一个读了研,另两个毕业前找到了“好”工作就放弃了。我们班呢,全班20个同学除1人保研,另外只有4个人要考研,而且我还是全班10个男生中的“唯一”。后来考上研之后,也找了一个还算不错的工作,在锦州一个大型国有化工企业环保处,后来确实考虑到“考研”时的艰辛与付出,才“割爱”读研了。
说起专业或学科方向、导师的选择,更有些偶然甚至可以称为“戏剧性”。我本来是要考环境生物或环境生态专业的:一是我中学时就喜欢生物,而且在各科成绩中是为数不多能在全班甚至全年级能“数得着的”;二是大二那年夏天,我跟系里环境生物学方向的老师在山海关做了一个月的野外实验,着实喜欢环境生物专业,并且自己也准备了好长一阵子。只是大四秋季开学第一天,去上课——“环境规划学”——的路上,遇到了当时的任课教师尚先生,就随口问起“考研、招生”等问题,尚先生就以为我要考他的研究生,就热情给我介绍起环境规划与管理学科来,结果搞得我“不好意思”起来。要知道,刚入大学时,尚先生就认了我这个“山东老乡”。“磨不开面儿”的我就“只好”硬着头皮弃“环生”习“环管”了。
当然,别管当初“兴趣”也好,“功利”也好,如果从我的本科论文(当时的选题就是环境规划方面的)算起,进入这一领域也有“22年”了。我也还算是“干一行、爱一行”,才不至于使我在这个领域“冷寂”下来。最近10余年来,也开展了一些被称为“生态城市、生态规划、生态文明”方面的研究与实践。这些课题做得怎么样暂且不论,也算是“了”了自己当年的“环生”情节。

大学和专业如何选择,兴趣还是功利?
以后多分享一些这样的有价值的帖子啊
评论 支持 反对

举报

谢谢您的分享!
评论 支持 反对

举报

论坛有你更精彩!
评论 支持 反对

举报

大家都不容易!
评论 支持 反对

举报

以后多分享一些这样的有价值的帖子啊
评论 支持 反对

举报

论坛有你更精彩!
评论 支持 反对

举报

论坛有你更精彩!
评论 支持 反对

举报

好东西一定要看看!
评论 支持 反对

举报

以后多分享一些这样的有价值的帖子啊
评论 支持 反对

举报

谢谢您的分享!
评论 支持 反对

举报

谢谢您的分享!
评论 支持 反对

举报

好东西一定要看看!
评论 支持 反对

举报

大家都不容易!
评论 支持 反对

举报

好东西一定要看看!
评论 支持 反对

举报

论坛有你更精彩!
评论 支持 反对

举报

谢谢您的分享!
评论 支持 反对

举报

论坛有你更精彩!
评论 支持 反对

举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