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记得我第一次写学术博文的时候,写的就是影响因子(impact factor,IF)。那是 2012 年 6 月,刚好是期刊引证报告发布的时候,正是热议话题。那时候其实我还不是很了解 IF 是什么,于是我进行了一番研究,在探索的过程中,我发现了许多人对影响因子有不同的看法,像是有人强烈认为要抵制影响因子,但我个人对抛弃这个指标是有点担心的,因为我知道有很多人推崇 IF,所以我小心的写了篇平衡报道的文章,列出 IF 的优缺点,建议要小心使用 IF。
四年过去了,我又再次谈到影响因子,不晓得这四年中是否有什么改变。表面上看来,我觉得没什么变。上个礼拜汤森路透刚公布了 2016 期刊引证报告,立刻又让科研发表界陷入疯狂,#ImpactFactor 标签迅速成为社交网络上的热议话题。对于排名进步的期刊来说,他们迫不及待的发布文章,在社交网络上宣布自己的新 IF。已经准备好要投稿的作者则拿着新公布的 IF 来重新评估要投哪个期刊。像意得辑专家视点这样的学术出版界博客则推出影响因子系列文章,很多都是重申影响因子有好有坏,人们是怎么过度使用甚至误用影响因子,该适度采用新的研究质量评价指标等。
我得承认学术发表界自 2012 年开始充满替代各种有意思的讨论,像是替代指标;公众科学;用科学不同的方式衡量研究影响力,比如如何改善人类生活,研究在社交网络上的讨论度,一般大众有多少人知道研究等等。现实中,现在是怎么评价研究影响力的呢?我前阵子去了趟中国,问了几个作者在挑选目标期刊时会考虑哪些因素。影响因子仍然是最重要的因素,这点我并不意外。如果学术界和资助单位在考虑晋升、终生教职还有基金分派时,还是高度依赖影响因子,影响因子还能不重要吗!
数字化对学术发表产生了革命性的改变,互联网改变了人们接受吸收信息的方式。我这边用个比喻来说明这个情况:我挺喜欢煮饭,也煮的不错,看来是受了妈妈的一串。现在我都记得母亲如何宝贝她的食谱,她会把书拿出来,清扫上面的灰尘,找出她很多年前煮过的一道菜的食谱。但我自己却从来没有买过一本食谱,我通常是想到要煮某样东西,然后上网搜寻,看看一道料理的数个烹调方式,然后用我自己的方式混合那些料理方式,煮出我自己的聊聊。我只有一个巨大的食谱:在浏览器中收藏的许多博文。
想想:作者仍然认为影响因子是决定目标期刊最重要的因素。但是作者是否在意期刊有发表相关的文章吗?研究人员在写前言和讨论章节时,他们会用关键词来搜索相关的论文,然后在自己的文章中引用这些论文。他们会因为这些文章发表在分数比较低的期刊而不引用吗?影响因子的基础是期刊中每篇文章被引频次,但却被用来衡量整个期刊的质量,这不是很讽刺吗?
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发表研究被证实无法重现,越来愈多的论文被撤稿,媒体曲解、夸大、误报发表研究的用处,越来越多作者抱怨期刊的撤稿原因不够透明,这样期刊的影响因子多少还重要吗?
回到我刚刚提到的烹饪比喻,如果看我在网络上找到的食谱,我觉得下面的评论、食谱的评分很重要,看其他人照着食谱做的经验如何,他们对食材比例调整有什么建议。不管是什么领域,消费者的评价是质量和成功的指标。将这个想法延伸到学术界,研究人员是期刊的消费者,不管是传统订阅制期刊(读者付费)或是开放获取期刊(作者付费)模式,作者都是掏钱的人,是不是应该让消费者发声,将消费者的看法纳入期刊排名评价中呢?那我又是怎么看期刊质量的?我希望有个论坛让作者评价期刊,根据期刊是否清楚说明投稿要求,如何处理投稿论文,有多快回复作者咨询等。应该要有个权威单位决定期刊排名,决定排名的标准处理上面提到的几点外,还要看期刊审稿的完整性跟同行评审程序。
至于研究论文,引用指标跟 altmetrics 都是很好的工具,不过它们单独来看都不够完整。不管是什么类型的研究,不管研究方法先进或可疑,都有公平的机会获得引用,在社交媒体上被讨论,因此正确考量这些要素变得很困难。另一方面,如果单独使用这些指标的话,研究论文的“影响力”就很容易判断,或是说很容易被出版商或作者单位在宣传发表文章上的预算影响。
除了单纯的量化指标,我还希望有个论坛让作者评审和评价发表论文,他们可以回报自己成功复制了什么研究,对改善实验方案提出建议。期刊则是根据其发表的论文评价而自动获得质量排名,决定他们的影响力。
在我 2012 年第一次写影响因子到现在,很多事情都变了,像我自己对影响因子的看法就不一样了,连同我在谈论影响因子的自信程度也变了。我相信不管是哪里的学术人员都会同意我的观点,事实上,英格兰高等教育基金管理委员会(Higher Education Funding Council for England)的文章 Independent Review of the Role of Metrics in Research Assessment and Management 就对学术界该怎么改变评价指标的方式提出了很棒的建议。
但改变不够快、甚至破坏多余建设的,是资助者还有科研单位使用影响因子来评价研究人员,是研究人员依赖影响因子来挑选目标期刊,还有少数人的影响力大于跟期刊有实际互动经验的研究人员这个事实。现在就是研究质量衡量指标和研究人员质量衡量指标跟上时代脚步的时候。
影响因子在现今学术界的影响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