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木虫
学术数据库客户端

论文撰写与数据收集:孰先孰后?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微信登录

论文撰写与数据收集:孰先孰后?

世上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答不上来?没关系,科技发达的今天,还没有人能对这个古老的问题给出确切的答案。若问你,生物医学类原创论文撰写与原始数据收集,孰先孰后?或许你一脸错愕,这是什么问题?开什么玩笑!你耍我吧?没有数据写什么?OK,这些答案都对,你不是唯一的一个,至少和我的观点一致。长期以来,我一直是这么认为的,也是这样做的。总是规规矩矩做实验,期间有挫折,有反复,一点点收集资料,稍有点阳性结果,开心的不得了;假以时日,感觉能成一篇完整文章的时候,才着手写作。但有一次经历,让我长了见识,原来还可以这样操作,尽管至今我仍持怀疑的态度。

那是一个我呆较短时间的实验室。实验工作刚开始,一切还没有头绪,头儿进来,用手指敲着实验台,“写文章呀”。什么呀,屁点数据还没有呐!我把心里想的脱口而出。这真是新鲜事物,头次听说。我的潜意识里,只有先有原始数据才有文章的概念。先前从事的实验室工作也是这么过来的。就这么陆续地敲实验台和电脑桌提醒我几次,中间还发生过争论,我都没有积极响应,因为我压根就不知道如何撰写无数据的原创论文。还好这个头儿总体上是比较nice的一个人,争论归争论,一切正常。有意思的是,一次头儿从外地学术会议上回来,沾沾自喜的给我说,会议上问了谁谁谁(学科专家一类),他们都认为应该先写文章,再做课题。我一笑了之,心里想,狗屁!我才不相信人家会这么说!

转眼多年过去了,每当想起这位nice的头儿,不经意间会想到这出戏。回顾一下,我还是我,一如既往的保持着先收集数据后写文章的习惯。环顾四周同行,边做实验边捣鼓数据和文字资料的很多,这也是实验室的一种常态。除了论文,定期实验室报告和学术会议等也需要不间断的整理数据和文字材料。以前倒是见到有先做实验,然后拿实验结果去申请经费的,其中的好处是,撰写项目申请书时,“计划的”研究是已完成的、已知的、可控的,所以写起来得心应手,很容易获得经费支持,待经费到手,文章随即发表,而拿到的经费则为下个课题做准备。但是至今,我还没有看到一例以写原创论文开始新的研究工作的。难道这位头儿手头已经有套数据,当时需要做的就是写文章,这个我不得而知,现在纯粹猜测而已。或许头儿只是要求我边做边写,只是策略有问题,催促的急了些。现静下心来,细细琢磨一下“先写后做”是否存在有科学性,权衡与“边做边写”和“先做后写”比较的利与弊,想了半天,累死了不少脑细胞,仍无法找到一个光面堂皇的理由,说服自己支持“先写后做”的合理性和必要性。

原创论文是源于原始资料和证据的文章。没有原始数据,撰写文章就变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纯粹是瞎掰、空谈。原创论文的一个切入点是假设,再可行的假设,也具有一定的探索性、风险性和不确定性。实验中一个很普遍的现象就是不断调整研究方向,最后的研究结论可能与先前的假设完全不是一回事。假设能否得到验证,除了制定正确的研究方向和使用恰当的实验方法,还受各种因素制约,如仪器、经费、人力和操作技巧等。因此,有时间和精力撰写无数据的论文,真不如脚踏实地早点收集一两个数据为好。如果必须“先写后做”,就像写项目计划书一样,我看须要至少满足以下条件,否则这样撰写科技原创论文,无疑于浪费时间和精力。1)具备天才的头脑,敏锐的洞察力,如同钻进细胞里一样,对生命现象和研究课题的每一步骤判断精准;2)具有验证假设的一切实验条件;3)对同行的研究活动和进展了如指掌,为了抢先发表,需要先写后做或边做边写,这类似于为了一个投稿日期,先寄出去挂个号,后补充数据的文章。

论文撰写与数据收集:孰先孰后?
论坛有你更精彩!
楼主,这是您写的吗?
好东西一定要看看!
楼主,这是您写的吗?
这篇文章不错,我可以收藏吗,楼主大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 请遵守晓木虫管理条例,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