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账号

QQ登录

微信登录

好制度叠加好医生会有更多暖新闻

摘要: 作者:东原 来源:北京青年报 家属不签字,医生可以做手术吗?在医患关系复杂的今天,我们都以为医生面对这个问题会犯难。不手术,不违法,却会违背自 ...
作者:东原       来源:北京青年报
   
       家属不签字,医生可以做手术吗?在医患关系复杂的今天,我们都以为医生面对这个问题会犯难。不手术,不违法,却会违背自己的良心;手术,有可能不违法,但是有可能会惹上官司。据央视报道,1月4日下午,一位江苏南京鼓楼医院的医生在面临这个难题时,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做手术。他说:“所有责任我来承担,救一条命总比害怕担责任要强。”

  虽然这件事发生已经有几天了,但看到央视的报道,还是有一种温暖的感觉。这样的医生让人们重新发现了“医者仁心”,值得点个大大的赞。

  有一个不得不提的细节是,面对这样的暖闻,有一些网友表现出了担心。有人说,如果手术不成功怎么办?如果家属不讲理怎么办?所以有网友表示:这是幸运的病人碰到幸运的医生,幸运的医生碰到幸运的家属。这么一讲,确实让人捏着一把汗。同样是在1月4日,在辽宁省锦州市,当医生完成一场没有“家属签字”的手术后,等来的不是感谢,而是患者家属的责骂。

  这样的事情虽然不多,但每发生一起,都足以让人不寒而栗。家属不签字,医生就不能手术,这在医生圈子里被称为第三十三条铁律。或许正是因为受到极致情况的影响,医生严守规定,患者深受其害的例子很多。其实“家属签字才能手术”的规定,本是为了保护患者而来,谁能想到有的时候竟然成为生命的“拦路虎”。在这样的背景下,寻求制度撑腰,让制度呵护温暖,自然成了题中应有之义。

  民意期望,已成现实。去年12月13日,最高法发布医疗损害责任纠纷案件司法解释。解释规定,因抢救生命垂危患者等紧急情况而不能取得患者意见,医务人员经医疗机构负责人或授权负责人批准立即实施相应医疗措施,患者因此请求医疗机构承担赔偿责任的,法院将不予支持。很难说发生在南京的这起医疗暖新闻,与制度撑腰没有关系。

  制度更带有根本性。一个人“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可能是自己的问题;当社会呈现出普遍的“怕草绳”心态,哪怕大多数人根本没有“被蛇咬”的经历时,仅仅进行道德呼吁恐怕无济于事,这时就需要反思制度的问题,看看制度发挥了什么作用,能不能发挥更好的作用。在紧急救治这个问题上,制度撑腰是实实在在的“暖心宝”。

  强调制度的力量,也不能忽视人心的作用。固然最高法已经出台司法解释,将紧急情况抢救决定权交给医生,如果有些医生就是瞻前顾后、束手束脚,又该如何办?何况医疗领域每天发生太多的事情,碰到太多的问题,很难通过一个制度来“包治百病”,这时候就要强调“医者仁心”。一直以来,医生在人们心中都有着很高的位置,与“医者仁心”有着很大的关系;而一段时间医疗形象的下滑,与部分医生不珍爱自身形象也有着很大的关系。

  南京这位医生讲了一句话,“所有责任我来承担,救一条命总比害怕担责任要强。”这是一种职业风范,是对“医者仁心”的生动诠释。即便发生在锦州的那则“凉新闻”,当事医生也表示,“我当时觉得心里确实挺委屈,因为我们本着救死扶伤的心情,对患者进行积极的抢救”。从“救死扶伤”的叙述中,也能看到“医者仁心”。这种职业风范,同样是人们希望看到的。

  “制度撑腰”体现的是好制度,“医者仁心”体现的是好医生。发生在南京的这则暖新闻,是好制度与好医生协力的结果。好制度重要,好医生也很重要,好制度叠加好医生才会有更多暖新闻。建立健全更多好制度,培养激励更多好医生,这样的医疗行业,一定会呈现更加美好的一面。好制度叠加好医生会有更多暖新闻
楼主,这是您写的吗?
评论 支持 反对

举报

谢谢您的分享!以后多多分享一些这样的内容。
评论 支持 反对

举报

好东西一定要看看!
评论 支持 反对

举报

多分享分享论文给我们看看,好吗
评论 支持 反对

举报

论坛有你更精彩!
评论 支持 反对

举报

这篇文章不错,我可以收藏吗,楼主大人
评论 支持 反对

举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