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账号

QQ登录

微信登录

博士第一年如何面对挫折

摘要: 这篇文章主要是记录本人博士第一年遇到的一些挫折以及个人解决方法,特别适合计算机科学方向的博士新生,同样希望对其他方向的博士生也有帮助。1 为什么要写博士第一年 ...
这篇文章主要是记录本人博士第一年遇到的一些挫折以及个人解决方法,特别适合计算机科学方向的博士新生,同样希望对其他方向的博士生也有帮助。

1 为什么要写博士第一年如何面对挫折

我在2015年2月23号入学以后,经历了大概9-10个月的痛苦研究,当时的心情是郁闷的,整天靠"鸡汤"故事和大牛经历来让自己支撑下去。老板讲的idea不理解,个人基础又差,所以有一段时间,每次进实验室对我都是一种抗拒,坐在座位上迟迟不能进入状态。现实中大部分人们倾向于过安逸舒适以及力所能及的生活,只有少部分人才愿意跳出舒适区来挑战自己。当生活的状态和节奏发生巨变的时候,往往由于接受不了,支撑不住,精神上容易产生不利的情绪,如果这时候没有坚定的信念,边很容易处于茫然和焦虑状态。我从这个阶段走过来,有很多面对挫折的经验,我写这篇文章的初衷就是尽力帮助像我一样基础差的新生博士面对挫折,并且有效解决问题。我希望他们提前意识到博士这条路不是一帆风顺的,心里做好读博的准备。

2 博士第一年常遇见的挫折类型以及我个人的处理办法

科研方面:

A. 数学基础差:大部分刚入学的跨专业博士,往往数学基础都不是特别好,难以达到领域内顶级论文所要求的数学水平,当然也有经历过硕士科研训练的大牛,能在一上来就看懂老板给的论文。这个时候如果你看不懂老板给的论文,说具体就是你看不懂模型背后的数学公式,该怎么办?我的解答是,你不应该在一开始试图看懂每一个公式,更不应该对每一个公式都耿耿于怀 (用一句英文来解释:you should not treat each formulas equally.) . 我觉得这个时候你应该采取跳读的方式,略过大部分公式,然后抓住文章的大意,采取杨振宁教授提倡的渗透法(也是王善勇教授海飘一书所提的方法)去一遍遍渗透的看论文,大概一篇论文读个3-4遍,等文章的大概含义都搞懂了,明白了,再去进攻数学公式,那些不懂的数学公式是你的薄弱环节,应该在这个时候去查书籍或者网络资源搞懂,实在搞不懂可以暂时忽略。

B. 编程能力差:如果是计算机科班的学生,我觉得这一关应该不会成为一个大问题,而对于绝大部分转专业的学生来讲(比如本人),编程能力确实不行。我个人的建议是采取:网络视频 + 多读多看的方式。网络视频具体说来,你可以多去Coursera, Edx找对应的视频学习如何写程序,上面stanford, MIT的老师都会讲很多很好的课程,只要你时间充足,就可以去学,关键看自己肯不肯下功夫。另外多读多看是指得多看前辈留下的源代码,大部分研究性论文都会提供源代码,去发邮件要对方的源代码,然后复现结果,也可以和对方讨论他写的代码。这样复现完毕看看和实际差的多不多,思考如何改进,为什么代码这么写。大部分机器学习代码都是matlab和Python, 往往R和C++也有,所以语言学习要考虑多样性,但重点学习1-2个常用的,比如我主要是用matlab和Python做研究。

C. 写作能力差:开始写论文的时候,往往错误百出,特别是逻辑链。我个人觉得文字或者是语法一般不是中国学生的问题,值得注意的问题有两个:1 行文逻辑 2 句子太长。针对这两个问题,我的观点是,行文逻辑最好找高年级的PhD学生帮你先修改一遍,再拿给老板来做校队,老板会根据你告诉他的故事线去检查并修改你的行文逻辑链路。你的文章被拒,很多时候就是abstract和introduction写的不好,一定要注意这两块的行文逻辑。另外,中国学生往往会特别热衷于长句子,我个人觉得如果语言能力不强,驾驭不好,不如就写短句子,如果你能驾驭好,就长短结合。全是长句子,审稿人的心情也会变得不好,结果可想而知。写作的目的是最大限度的让读者(第一阶段主要是审稿人) 理解你的工作,接收你的工作,所以一定要让审稿人快速准确地抓住你想表达的意思,而不是秀你的文采,会不会用一些高大上的词汇。

生活方面:

A. 生活费不够:往往国外的博士生生活费是发的刚刚好,以我个人在UTS举例,我每两个周是1000澳币左右工资,住宿大概花去390澳币,剩下的大部分用来吃饭,很少结余。如果生活上真的需要用钱,可以申请学校的TA当助教,或者去实习(前提是老板同意)。多余说两句:个人认为作为一个博士生,眼前的利益不要太过于关心,要眼界放开能看到未来,特别是信息科学的博士,如果你真的有真本事,以后挣的钱根本不愁生活。平时不要扣扣索索,该请兄弟姐妹吃饭花钱的地方绝不手软,同学时代收获的友谊一辈子都会有帮助。而且进入博士这个平台,大家都很优秀,与优秀的同伴相识,以后未来的事业上互相帮助也是大有裨益。

B. 平时独处时间长:我也是这个时候过来的,我也长期处于独处的阶段,最可笑的是自己拿着手机对着微软小冰发信息,和小冰(智能AI)聊天。所以大部分海外博士的生活是非常艰苦的,个人建议每个周可以抽半天时间出去放风,走走路爬爬山,这样也不至于感觉生活特别苦涩,做研究不容易,一定要好好善待自己。我个人出去游玩的比较少,我主要是去认识当地朋友来打消自己的孤独,而且还能提升自己的英语水平,可谓一举两得。UTS免费提供的help buddy项目确实有效提升我个人的口语和自信。另外据我所知,博士生的感情一般很容易经历挫折,我个人在上面也是波折颇多,追究其根本原因是我们现在能给的和她们想要的不符合。她们大部分要求是合情合理的,比如经常的陪伴和房车问题,但身为一个博士生我们往往没办法在现阶段做到,所以感情这种事可遇不可求,一切都随缘。如果真有那么一个女孩愿意陪着你走过博士这几年最辛苦的日子,以后有所成就一定要好好对对方。

C. 看不太清毕业前途:前途这种事,是你对自己有什么样的期许,如果你期许的比较低,很容易达到,其实并不会担心前途的。但如果你对自己期许较高,你就要考虑是否自己可以通过努力能达到。如果你所学专业无论学好坏,就业都很困难,那我也没办法帮助你改变什么,只能建议你尽早转专业,当然对本专业有种责任和热爱可以另说。单就计算机科学这个行业,现在人工智能机器学习正如火如荼的发展,所以如果你个人真的有真东西,还是比较容易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记住做大事的人注定经历更多的孤独和磨砺。往前走,终有一天会穿破迷雾。

3 总结:

这一年我由对博士懵懵懂懂,到初步有一点点感觉,其中的酸甜苦辣只有自己明白,实验不work, 论文被拒,感情波折,这些我都没在科学网上吐过槽,我知道吐槽不能解决任何问题,只有真正的面对才能让自己更强大,希望每一个人心中依然怀有理想,努力前行!最后我想感谢一些人(排名不分先后):感谢我的导师Ivor 对我科研上面细致的指导,感谢我的副导师Ling对我论文写作上的指导和生活上无微不至的关心,感谢中心主任给我进入UTS做研究的机会,感谢Yi对我的照顾和人生关键处的点拨,还要感谢一堆在UTS的小伙伴,是你们的讨论和指点让我快速掌握了许多研究方面的诀窍。虽然未来的研究道路还要面对很多问题,但是我有信心去解决它们。我会在本文的留言区域尽量解决大家的提问,也欢迎大家踊跃交流。

附录:

在UTS第一年完成两篇论文,一篇被European Conference on Machine Learning 2016录取为大会Oral, 另一篇即将投往业内顶级旗舰期刊。

广告:

澳大利亚悉尼科技大学高级讲师Senior Lecturer Dr. Ling Chen: http://www.uts.edu.au/staff/ling.chen
招全额奖学金博士生1名,需要条件1 self-motivated, 2 学习能力强。主要研究数据挖掘和机器学习。有感兴趣的师弟师妹可以考虑联系我(Bo.Han@student.uts.edu.au),我负责初步筛选,经过筛选,她会当面面试你。通过考核的师弟师妹能拿到全额度奖学金的支持,即每年2万多澳币左右的生活补助和学费全免的待遇。
PS:组里与学术界和工业界networking都比较好,毕业师兄有的回985211高校做教授,有的去滴滴打车挣50-60万年薪,当然这些都是我所说有本事的师兄,能不能做的好全看自己,这边也只是提供一个更好的平台。当然,个人认为努力花3-4年做出一些像样的成果拿到博士学位,从长远角度来看还是比较值得的。
作者:韩波

博士第一年如何面对挫折
论坛有你更精彩!
评论 支持 反对

举报

论坛有你更精彩!
评论 支持 反对

举报

以后多分享一些这样的有价值的帖子啊
评论 支持 反对

举报

谢谢您的分享!
评论 支持 反对

举报

谢谢您的分享!
评论 支持 反对

举报

论坛有你更精彩!
评论 支持 反对

举报

论坛有你更精彩!
评论 支持 反对

举报

好东西一定要看看!
评论 支持 反对

举报

谢谢您的分享!
评论 支持 反对

举报

好东西一定要看看!
评论 支持 反对

举报

以后多分享一些这样的有价值的帖子啊
评论 支持 反对

举报

谢谢您的分享!
评论 支持 反对

举报

论坛有你更精彩!
评论 支持 反对

举报

以后多分享一些这样的有价值的帖子啊
评论 支持 反对

举报

论坛有你更精彩!
评论 支持 反对

举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