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账号

QQ登录

微信登录

细胞成团和细胞出芽实验

摘要: 导言近几年来,3D(three dimensional)细胞培养系统开始成为生物学研究新的研究方法。使用3D系统培养系统能更好的模拟生物体内的真实生理环境,而2D(传统的贴壁培养)细 ...
导言
近几年来,3Dthree dimensional)细胞培养系统开始成为生物学研究新的研究方法。使用3D系统培养系统能更好的模拟生物体内的真实生理环境,而2D(传统的贴壁培养)细胞培养系统不能有效的模拟细胞在生物体内的生理环境。3D细胞技术有很多种方法,使用多细胞形成的细胞团是其中主要的研究应用之一。细胞团是微小的细胞聚集簇,可以用来研究3D情况下向外生长的情况(细胞出芽)。
一.实验原理
目前有几种方法可以用来生成细胞团。 所有方法的原理都是防止细胞贴壁,并且创造环境增强临近细胞间的细胞外基质的粘附。这里我们提供的是一个液体胶的形式来形成细胞团。这是一种形成细胞团的非常简单的方法,有如下的优势
1)可以形成单个细胞团,并且易于用显微镜观测;
2)易于换液,可以进行长时间的培养;
3)这个方法操作简单,不需要额外的设备就能完成。
简单来讲就是先在多孔板底部加入琼脂糖,之后再加入细胞悬液。加入琼脂糖不仅仅是提供了个疏水表面,细胞不会粘附,又提供了一个凹液面,细胞可以聚集在凹孔中,加大了细胞和细胞之间接触的几率,增强了细胞之间的粘附。
二.实验材料
96孔板,平底(Corning 3370
血管生成载玻片(德国ibidi,81506)
1.5%琼脂糖(SigmaA9539,使用PBS或者超纯水配置)
胰酶
Matrigel
细胞培养基
三.成团实验步骤
196孔板预处理
● 配置1.5%琼脂糖,保持配好的琼脂糖为液体状态
● 96孔板每孔添加50μl配置好的1.5%琼脂糖,室温静置20分钟,待琼脂糖完全冷却固化。50μl琼脂糖能刚好覆盖96孔板单孔的底部,并且形成凹液面。
● 在96孔板的孔间加入无菌PBS,保证实验的湿度
细胞成团
● 按照日常方法准备细胞悬液
● 根据试验设计确定单孔需加入的细胞个数,本例中,每孔加入500个细胞
● 加入50-100μl的稀释好的细胞悬液,保证每孔总液体体积(包括琼脂糖)不超过200μl,每孔细胞数500个
● 培养箱中培养
● 每天都要换液,注意在细胞成团过程中不能剧烈晃动培养板
● 可以用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成团情况(图一)。
图一:不同细胞系的成团过程(每孔500个细胞),比例尺 200μm
出芽实验及分析
实验步骤:
1.准备基质胶
● 实验前一天将Matrigel置于冰盒中,放入4。C冰箱,使胶能过夜缓慢融化。(注意:同样要准备一些4。C预冷的枪头用于吸取Matrigel)
● 开始实验前,将Matrigel始终保持放在冰盒中。
● 打开灭菌包装,取出ibidi血光生成载玻片 μ-Slide Angiogenesis。
● 每孔中加入10μl Matrigel。注意枪头要垂直于内孔的正上方加入Matrigel,防止有Matrigel流经上孔而留下残留胶。
凝胶
● 盖上ibidi血管生成载玻片的盖子。
● 准备一个10cm的培养皿,放入浸过水的纸巾,制成一个湿盒。
● 将ibidi血管生成载玻片放入培养皿中,盖上培养皿盖。
● 将整个培养皿放入培养箱中,静置30分钟左右,等待胶凝结。
细胞出芽实验及图像分析
● 将形成的细胞团吸出,置于凝固的胶平面上
● 培养并使用显微镜采集出芽图像
● 采用图像分析软件采集细胞团面积,出芽覆盖面积,出芽个数以及总出芽长度等数据。

细胞成团和细胞出芽实验

本文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账号

x
谢谢您的分享!
评论 支持 反对

举报

以后多分享一些这样的有价值的帖子啊
评论 支持 反对

举报

以后多分享一些这样的有价值的帖子啊
评论 支持 反对

举报

好东西一定要看看!
评论 支持 反对

举报

好东西一定要看看!
评论 支持 反对

举报

论坛有你更精彩!
评论 支持 反对

举报

以后多分享一些这样的有价值的帖子啊
评论 支持 反对

举报

谢谢您的分享!
评论 支持 反对

举报

以后多分享一些这样的有价值的帖子啊
评论 支持 反对

举报

谢谢您的分享!
评论 支持 反对

举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