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木虫
学术数据库客户端

从高被引论文的参考文献看国别贡献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微信登录

从高被引论文的参考文献看国别贡献

跳转到指定楼层
从高被引论文的参考文献看国别贡献
武夷山
  Scientometrics杂志2017年9月号发表德国科学社会学家Lutz Bornmann、美国科技政策学者Caroline Wagner(她当年是莱兹多夫的博士生)和荷兰科学计量学家、普赖斯奖得主LoetLeydesdorff(路特. 莱兹多夫)合著的文章,The geography of references in elite articles:What countries contribute to the archives of knowledge(顶尖论文参考文献的地理分布:哪些国家对知识库做出了贡献)。
一般认为,哪些国家的论文被引用次数较多,就说明这些国家的科学实力还不错。本文同样用引文做文章,但是换了一招:看看被引次数处于世界前1%之列的那些高被引论文引用了哪些国家作者的文献。
本博主认为,根据引用认同的概念,谁的论文能入高水平作者的法眼,能获得他们的引用,则说明论文的质量确实不错。有些论文只是被人家在文献综述中频繁提及,并未获得正面评价,那么即使被引次数较高,也不能说明什么问题。被高水平作者引用,才是令人欣慰的事。
本文以2004-2013年间发表的WOS论文为研究对象,研究发现,中国的科学正在崛起,在高被引论文所引用的全部论文中,中国作者的论文占比为4.24%,排在第5位,低于美国、英国、德国和日本。中国论文总数居于世界第二位,也就是说,相对来讲,中国论文的质量排位要靠后些。用在高被引论文所引用的全部论文中占比这个指标来看,美国科学并未衰落,而是风头正健。
在Issues 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杂志2014年春季号上,美国密歇根大学社会学与统计学杰出教授谢宇发表文章,Is U.S. Science in Decline?(美国科学在衰落吗)。文章说:
世界科学中心经历了多次转移。世界科学中心在文艺复兴时期处于意大利, 17世纪转到英国,18世纪转到法国,19世纪转到德国,20世纪初转到美国。日本科学史家汤浅光朝在1962年预言说,美国的科学繁荣始于1920年,将于2000年结束。
他的预言肯定是错了。从科技经费、科学总产出、高影响科学论文、诺奖得主等各种指标来看,美国的科学领先地位迄今仍是无与伦比的。美国人口只占世界总人口5%,但长期以来,全世界科学活动和科学成果总量的三分之一到三分之二是美国承担或贡献的。美国科学有几个特征:雇佣着大量的劳动力;需要政府和企业都提供大量资助;像医学、法律等专业一样,进入科学职业需要经过系统的训练,同样,科学家提供专业服务能获得金钱与非金钱的回报。
关于美国在21世纪能否维持科学领先地位,有很多辩论。
第一种观点认为,美国科学正在衰落,而中国、印度和其他亚洲国家正在崛起。美国科学院、美国工程院和美国医学院于2007年发布的报告Rising Above the Gathering Storm:Energizing and Employing America for a Brighter Economic Future和2010年发布的报告Rising Above the Gathering Storm:Rapidly Approaching Category 5,都呼吁政府加强科学投资。
另一种观点认为,美国科学遇到的麻烦,不是因为科学家太少,而是因为科学家太多。大量新训练出来的科研人员涌入科学劳动力市场,提供了低成本的劳动力,但是没有独立从事科研的机会,从而不可能成为创新力旺盛的群体。持这种观点的主要是经济学家。他们认为,惊呼科学人力短缺的主要是一些利益群体----大学、资深科学家、资助机构、大量雇佣科研人员的产业,等等,因为充足的科学人力供应对他们有利。兰德公司针对美国科学院等2007的报告,于2007年和2008年发布了两篇报告,经济学家Paula Stephan的著作How Economics Shapes Science(经济学如何型范着科学),都是后一观点的体现。
我和Alexandra Killewald合著的一本书Is American Science in Decline?(美国科学在衰落吗)于2012年发表,此书分析了过去60年来我们所能搜集到的尽可能详尽的数据,我们的结论是:两种观点都不是完全正确。
首先,美国科学劳动力的增长一直比全部劳动力的增长速度快,即使将医学之类需要大量科学训练的职业排除出去,仅统计狭义的科学劳动力,也是这个结论。
其次,尽管大家一直担忧美国中小学生的数学和科学成绩不行,但其实如今孩子们的数学和科学成绩与20世纪70年代时相当,或比那时更好。
再次,我们用各种指标来反映社会对科学的态度有什么变化,包括:对科学的信心,对是否要资助基础科学问题上的看法,科学家的威望,大一新生对科研生涯的兴趣,等等。总体上说,美国公众对科学家和科学的态度一直是非常正面的。
另外,我们还分析了1950年至2007年Newsweek(新闻周刊)上的全部封面文章,分析了这一时段上《纽约时报畅销书榜》上的全部图书,得出的结论是:美国人对科学的兴趣是不断提高的。
那么,担忧美国衰落的原因是什么呢?第一,科学家的收入增长缓慢,比不上其他社会地位较高职业(如医生和律师)的收入增长速度。拥有博士学位的科学家的收入增长速度尤其不行。
第二,寻求学术生涯的科学家面临比过去更大的挑战。僧多粥少----拥有博士头衔的科研人员很多,终生教职数量较少。
第三,由于科学全球化,竞争更加激烈。比如美国论文发表量的全球份额在下降,东亚国家的论文发表势头咄咄逼人。
但从某种意义上说,科学全球化正是美国科学的成功带来的结果。目前美国科学家队伍中,25%是外来移民,而1960年时才7%。美国理工科博士学位获得者中,近一半属于临时居民。目前,这些人拿到博士学位后多数选择留在美国。但是,有朝一日,若不再有大批学生来美求学,或多数人获得学位后回国,则美国就会出现科学人力短缺,对美国经济甚至国家安全产生潜在影响。
瑞士、瑞典、荷兰的表现也可圈可点。德国作者的论文在高被引论文所引用的所有论文中占比,比德国论文总量在世界论文总量中的占比要低,而美国的情形恰恰相反,在高被引论文所引用的所有论文中占比要远远高于其论文发表量占比。
被引次数处于前1%之列的那些论文来自21个国家或地区,它们被高被引论文引用的次数占引用总数的份额见下表,21个国家或地区是按2004-2013年间发表的论文总量(对于国际合著论文,采用分数计数法,比如两国作者合著一篇,则每个国家算0.5篇)排序的:

国家或地区

在被高被引论文引用总数中的占比(%

美国

44.10

中国

4.24

日本

4.71

英国

7.79

德国

5.79

法国

3.82

加拿大

4.04

意大利

2.48

印度

0.82

韩国

1.17

西班牙

1.7

澳大利亚

2.44

巴西

0.48

俄罗斯

0.41

台湾

0.71

荷兰

2.47

土耳其

0.38

波兰

0.35

瑞典

1.49

瑞士

1.77

伊朗

0.2

          由上表可以看出,在金砖四国中,中国的表现最好,这同我们战略院《国家创新指数报告2016-2017》的结论是完全一致的。中国的该指标还超过了法国和加拿大,这是我事先没有想到的。

从高被引论文的参考文献看国别贡献
论坛有你更精彩!
谢谢您的分享!以后多多分享一些这样的内容。
论坛有你更精彩!
这篇文章不错,我可以收藏吗,楼主大人
谢谢您的分享!以后多多分享一些这样的内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 请遵守晓木虫管理条例,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