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账号

QQ登录

微信登录

Nature Communications上最好的论文

摘要:   虽然,Nature Communications的影响因子现在已经不低,估计在Nature的强力运营下,以后也不会低到哪里去,不像PLoS ONE和SR,持续下降是未来趋势。但这个杂志还是受 ...

  虽然,Nature Communications的影响因子现在已经不低,估计在Nature的强力运营下,以后也不会低到哪里去,不像PLoS ONE和SR,持续下降是未来趋势。但这个杂志还是受到不少非议的,一来由于它离谱的“版面费”;二来由于庞大的发文量。据说,R等大科学家对NC进行过非常激烈的批评,说它只是一个发表没有明显错误论文的杂志。也是道听途说,科学院的某些课题组非常“有尊严”地禁止其成员在PLoS ONE、NC和SR投稿和发表。有一个学习员曾经调侃,一篇NC的版面费够一个村里面的人好吃好喝一年的了!可见,人们群众追求高质量的生活与科学家发表一些毫无用处和价值论文的矛盾短期来看依然是一个无解的矛盾!
  但,对于任何一个有争议的杂志总会有人辩解到,****还是发表不少好文章的,如他/她自己的那篇….在此我不去评判NC、PLoS ONE和SR到底好不好,毕竟我没有在以上任何杂志上发表过论文,合作发表的也没有,因此是没有资格评判它们好坏的。对我的道听途说大家千万不要在意。需要再四强调的是,如果没有在某个杂志上发表过文章,最好不要去评判。不过,我还是谨慎地认为(倚老卖老,好为人师地给刚入门的学习生提提建议+n+*,千万别当真!),在以上三个颇有争议的杂志上,一个科学家毕生发表一篇即可,还是把自己认为最棒的工作投稿到本领域的decent journals,而不是去跟风凑热闹。
  NC毕竟是Nature的亲儿子!这点与没有冠名Nature只是使用Nature出版机构和投稿系统完成组稿的杂志有本质区别。不管怎么说,浏览NC这几年来,我确实也没有看到让我眼前一亮的学习,这篇除外。这篇论文是什么呢?它指“Predictors of elevational biodiversity gradients change from single taxa to the multi-taxa community level”,这个学习太有趣了,以至于我昨天读起来有种久违的兴奋感。经验告诉我,这肯定是一篇好论文!
  不错,德国科学家Peters等在坦桑尼亚的非洲最高山脉 ― 乞力马扎罗山(Mount Kilimanjaro)进行的这项山地生物多样性的学习给我眼前一亮的感觉,作者发现温度依然是决定生物多样性格局最重要的环境因子,超越了降雨、植被生产力、面积等因素的影响。具体来讲,年平均最低温是影响植物多样性最重要的环境因子,而年平均气温是影响动物多样性最重要的环境因子,温度是决定生物多样性格局最重要的变量。
  这点理解起来貌似也不是那么难,毕竟沿海拔上升变化最大的环境因子的就是温度了!话说,如果让一个人坐上热气球升空,那么,这个人是先死于缺氧还是先死于冷冻呢?我们知道,随着海拔上升,氧气浓度会降低,大气温度也会下降,但氧气浓度下降的速度没有温度下降的明显,因此,此人更有可能死于低温。这是一个扯得有点远的例子,但也说明了温度对生命活动的影响。
  就像这篇NC文章Introduction介绍的那样,至少有6中假说解释生物多样性的梯度格局,但没有一种是完美的(所以生态学家总是有事干的)。记得Science在10多年前曾经公布过25个重中之重的科学问题之一,就是,生物或生态系统是如何响应温度或气候变暖的(大致是酱紫吧,详见:http://www.caad.org.cn/n1044484/n1058603/n1063601/16492594.html)。这篇文献基于长时间在非洲高山上的蹲点试验,获得了宝贵的第一手科学数据,验证了生物多样性沿海拔分布形成的机理。我觉得,这是此篇NC文章如此迷人的地方。
  文章链接:http://www.nature.com/articles/ncomms13736






























  (高建国)Nature Communications上最好的论文
多分享分享论文给我们看看,好吗
评论 支持 反对

举报

这篇文章不错,我可以收藏吗,楼主大人
评论 支持 反对

举报

好东西一定要看看!
评论 支持 反对

举报

这篇文章不错,我可以收藏吗,楼主大人
评论 支持 反对

举报

好东西一定要看看!
评论 支持 反对

举报

好东西一定要看看!
评论 支持 反对

举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