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账号

QQ登录

微信登录

追问上海外滩踩踏事件:我国的安全教育是否到位?

摘要: 本该充满着节日喜庆气氛的新年元旦,因为“上海外滩踩踏事件”蒙上一层灰色。一些刚刚起床的网友在微博表达获悉这一事件时的痛心和惊讶,一些网友自发为遇难者和受伤者祈福 ...
本该充满着节日喜庆气氛的新年元旦,因为“上海外滩踩踏事件”蒙上一层灰色。一些刚刚起床的网友在微博表达获悉这一事件时的痛心和惊讶,一些网友自发为遇难者和受伤者祈福,还有更多的网友在等待事故原因的公布。


遇难者和受伤者的家属和朋友的悲痛透过新闻报道让受众感同身受。在这个太值得反思的日子,记者通过调查和采访,对网友们关注的问题进行了梳理。


风险预防策略是否充分?安全管理手段是否到位?应急控制措施是否及时?


记者从权威部门获悉,据介绍,考虑到往年人流量众多等问题,外滩取消了1月1日的跨年活动,但截至2014年12月31日晚8点半左右,外滩的人流量已接近2013年灯光秀时的规模,远远超过预期。根据事先部署,上海相关部门已组织了超过平时相当多的警力到场,后来又增派了500多警力。但是,由于人流量远远超过预期,警力的配置受限于此时的庞大客流,加大了人流疏散的难度。至23时30分前后,陈毅广场和清水平台的人流产生对冲,有人摔倒,造成了踩踏事件的发生。


尽管上海外滩踩踏事件的具体原因还未查明公布,但相关管理部门难辞其咎。有网友认为,踩踏事故虽然为突发事故,但1200多警力如何维持几十万人的秩序?上海市公安局官方微博“警民直通车——上海”曾发布建议,平安夜跨新年外滩已近饱和,建议择地前往跨年。但是如果有市民没有收到相关通知,警方有没有组织警力控制人流的继续涌入?


记者采访的山东省公安部门人士指出,保障大型公共活动安全的必然要求是科学细致的预判。由于拥挤踩踏事故诱因复杂、突发性强、控制难等特点,主办者以及有关方面,事先必须对举办场所、场所设施,交通状况,尤其是对参与活动的人数,甚至在特定时间内的人数及其变化情况等,进行认真细致的勘察论证和科学准确的评估预测。


记者采访多位公安、消防人员了解到,对于广场、商场等人员密集场所,事前预防和应急预案等尤为重要,要采取教育与管理相结合的路子进行事故预防。对于容易形成人员聚集的公共场所,要及时实行人流控制,合理设置屏障,完善信息情报收集,制定详实的应急预案,降低事故风险。


上海外滩踩踏事故发生的同时,就在大洋彼岸,美国纽约时代广场,同样有人在欢庆新年到来,然而,与网友拍摄的上海外滩人群密如蚂蚁、聚成“一锅粥”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纽约街道每隔一段就竖起隔离栏和防护带,并对人流流向实施明确规定,在网友拍摄的照片中,纽约时代广场人流众多,但仍井然有序。


特大城市缘何出现踩踏事故?


不少网友对上海这一特大城市出现踩踏事故表示震惊,在他们看来,一线城市的管理水平应该比较先进,缘何出现如此重大的人员伤亡?


其实就在2004年,北京密云迎春灯展上也发生过情形类似的严重踩踏事故,造成37人死亡。


当时北京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的通报称:密云县迎春灯展发生特别重大伤亡事故,暴露了工作上、思想上较为突出的漏洞和问题,一是安全意识不牢固;二是工作作风不扎实;三是城市应急体系不够健全;四是公共安全教育与培训工作比较薄弱。


盘古智库城镇化首席研究员易鹏表示,几十条鲜活的生命没能看到2015年,是用生命对中国城市管理水平敲响了警钟:对中国不少大城市而言,硬件建设已经达到了国际先进的水平,但在城市软件管理水平还差距很大。


“北京密云踩踏事故发生时,全国震惊。正是因为这起事故,我经常告诫子女在人群密集时一定要注意安全。令人最为痛心的是,踩踏悲剧竟然一再发生,何时才能吸取教训?”北京市民刘新春告诉记者。


上海市委市政府1日在紧急部署伤员救治和善后工作时表示,当前一方面要抓紧救治,同时要抓紧对事故进行调查,依法依规处置,更要举一反三排查隐患,从制度上完善。


我国的安全教育是否到位?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专家告诉记者,不少公众存在“和平麻痹”状态,尽管很多城市都有针对公共安全事件的应急预案和培训安排,但是这些预案的可操作性不强,即使再有效的预案,现实中也需要动态调整。


这位专家强调,回顾此前我们的教育都是灾难推动型,即某处先发生灾难、造成伤亡后,才会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缺乏前瞻性。应该在教育、媒体传播中加强安全教育宣传,让社会大众了解可能遇到的危机和灾难,知道如何应对及处理,必要条件下,还应该展开相关的培训和演练。


山东济南千佛山派出所教导员邹宁建议,对于这种人员密集,容易形成踩踏的场所,如果不是发生火灾、爆炸等事故,一旦有拥挤、踩踏现象,首先不要惊恐,谨慎随着人流疏散,最好是采取“抱团取暖”式自救,即数人原地抱团,五六人就可以,弱小者在中间,身强力壮者在外围,有利于避免踩踏。


记者采访了解到,不管是在城市还是乡村,对中小学生的紧急疏散宣传教育和人员自觉观察疏散标志、熟悉突发事件时的疏散自救的宣传工作依然不到位,不少受访者对此类知识的储备甚至为零。


针对上海外滩踩踏事故,新华社“中国网事”记者将继续关注。(参与采写高洁、周琳、乌梦达、吴书光、秦宏)(原标题:(中国网事·锐话题)“很多人刚刚许下新年愿望”——追问“上海外滩踩踏事件”)
追问上海外滩踩踏事件:我国的安全教育是否到位?
上海外滩踩踏事件
评论 支持 反对

举报

好东西一定要看看!
评论 支持 反对

举报

谢谢您的分享!
评论 支持 反对

举报

谢谢您的分享!
评论 支持 反对

举报

以后多分享一些这样的有价值的帖子啊
评论 支持 反对

举报

好东西一定要看看!
评论 支持 反对

举报

谢谢您的分享!
评论 支持 反对

举报

谢谢您的分享!
评论 支持 反对

举报

谢谢您的分享!
评论 支持 反对

举报

论坛有你更精彩!
评论 支持 反对

举报

大家都不容易!
评论 支持 反对

举报

谢谢您的分享!
评论 支持 反对

举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