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账号

QQ登录

微信登录

谈研究生和导师的烦恼

摘要:   看了王老师“组会唠叨:想办法把学习生生活充实起来”博文,不免产生共鸣。  人生哲学,其实是一门深奥的学问。芸芸众生的我们恐怕毕生都难以给出一个完美的答案 ...

  看了王老师“组会唠叨:想办法把学习生生活充实起来”博文,不免产生共鸣。
  人生哲学,其实是一门深奥的学问。芸芸众生的我们恐怕毕生都难以给出一个完美的答案。
  当今学习生们苦闷,导师高兴的多吗?说到底,这是科研大环境与小环境的问题。小环境如同一个家庭,而大环境是整个社会。
  人与动物,因为生物进化的共同属性,身体结构与功能很多是相似的。人的欲望是无止境的。当现实的努力与个人理想追求发生冲突时,也就有了烦恼。
  你可以创造一个温馨小环境。但面对社会,任何个人都不可能回避和摆脱,只能学会适应。每个人的价值观不同,决定了其在社会中的适应程度。
  我们能做好科学一个小小领域,用我们的热情和力所能及的努力去为学生全身心的付出就是为人类社会做点微缺乏道的贡献了,也就是不辱使命。
  学习生是创造性研究,人人都想登宝塔尖,但机遇永远是留给那些有准备的头脑。不是每个学习生都具备成才的素质。需要具备天分,悟性加勤奋,还得会研究,善于思考,有较好的动手能力以及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坚韧不拔的品格。有些学生读研目的是盲目的,一旦遇到挫折就会产生烦恼。“我是谁?”这个人生难题总会在脑海中闪现。
  导师其实也是普通人,只不过教授的头衔赋予了更高的职业责任而已。导师的专业特长使其承担起培养专业人才的重任。能否因材施教,把不同的学生塑造成才,一方面取决于自身能力,另方面也看学生。导师不可能人人具有“点石成金”的能力。导师也是学校的“雇员”,也要面对考核压力和同行的竞争。师生关系有时是命运共同体。因此导师也会有烦恼。
  我们在面对社会各种复杂问题而又身不由己无奈时,往往做鸡汤给别人喝,也是给自己喝。“做好自己”有时候真的是一种逃避,但也是责任。
(李东风)谈研究生和导师的烦恼
好东西一定要看看!
评论 支持 反对

举报

难得一见的好帖
评论 支持 反对

举报

说的非常好
评论 支持 反对

举报

LZ真是人才
评论 支持 反对

举报

不错不错
评论 支持 反对

举报

受教了啊
评论 支持 反对

举报

不错不错
评论 支持 反对

举报

不错不错
评论 支持 反对

举报

你刚才说什么,我没看清楚,请再说一遍!
评论 支持 反对

举报

难得一见的好帖
评论 支持 反对

举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