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读中学那会,总是特别偏爱世界史。19世纪的列强奋进创新,反观近代中国几乎全是失败和屈辱,每当国人回首这段历史总难免哀婉叹息。如今作为崛起大国的我们,是不是应该以豁达的强者胸襟来重新审视这个黑暗的世纪呢?时光如梭来到当下,我们也应该重新定义读博这件事。诚然看到很多人在面对读博这件事的境遇不同,有的人选择放弃,有的人轻松完胜,有的人走过了相当漫长而艰辛的路才见到曙光。其实,读博并不完全是苦深难重,冗长不休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读博也有另一番体验,你会在学习中体味人生,重新审视自己找到合适的定位,明白经历本身才是最大的财富。
穿过幽暗的岁月才发觉脚下的路
我是在2015年7月中下旬来到旦旦的,这个时节大概是魔都最热的,高温高湿对于一个从小生长在凛冽寒风中的北方汉子来说还真有些吃不消,不过故事发展到后来还好,事实证明北方汉子也能抵挡南方的细雨缠绵。刚来到实验室就接手课题,导师的安排让我一刻都没浪费,时间紧迫的程度超出我想象。因为是一个新的学习方向(与硕士不同),刚开始对课题的理解是一头雾水,那段时间最大的情绪就是焦虑。最甚的是由于学业压力的瞬间膨胀,读博的前两个月对我来说是黑色的,一张黑色的毯子几乎遮住了我的眼睛。后来意识到这是过渡阶段,一定得挺过去,开始自我鼓励,慢慢的终于跨过了这道坎。很多事情经历过后才如梦方醒,生命中不同的旅程都应该是恩赐,这一切可能要用尽毕生去感知。每个人身体里都有一个相反的自己,那是一个不敢尝试和贪图安逸的自己。勇往直前是一种智慧,只有对于新事物新阶段不畏惧,克服懦弱才能逐渐的蜕变。
迷惘与坚定交织让我诚实的面对自己
记得年纪还轻仰望夜空时,总觉得自己是最耀眼的那颗星,随着慢慢长大,这种意识越来越淡越来越薄。也许和我一样,你也曾有不平凡的心,也有很多渴望,现在想来才发现其实一切都很平常。读博也可能是一个实现自我认知、诚实面对自己的过程:承认自己很平凡,直面自己的不甘平凡。读博的过程充满着迷惘和坚定,是对自我价值的肯定和否定,两者在你的思想中不停博弈,中间也伴随很多自我认知的发生,某个瞬间你会突然意识到这是自己突破不了的极限,事实上每个人都会有瓶颈,这不是消极逃避或是自甘堕落。春节期间和老爸聊起人生,他们这一代人错过十年文革后的第一次高考,命运中掺杂着太多的随机成分,把握在自己手里的分量太轻,也难怪他特别相信宿命论。或许个人确实很难抵挡时代大潮的摆渡,还没开始在生命中寻觅便不知所踪,但有一条路是对的,那就是努力变好,好好生活,好好工作,好好做自己。平凡而不平庸,与你共勉。
请相信所有的路都不会白走,所有的汗都不会白流,坚持是一种无畏的力量。在旦旦,我会继续用文字记录这段刻苦铭心的岁月,而生活终将美好!
(黄旭)在读博中体会人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