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账号

QQ登录

微信登录

“菲莱”登彗 飞来美图

摘要: 欧洲航天局(ESA)过去几天经历了大起大落。追星10年的“罗塞塔”探测器终于飞抵彗星“丘留莫夫-格拉西缅科”,并成功释放着陆器“菲莱”登陆彗星表面。但仅仅过了约60 ...


欧洲航天局(ESA)过去几天经历了大起大落。追星10年的“罗塞塔”探测器终于飞抵彗星“丘留莫夫-格拉西缅科”,并成功释放着陆器“菲莱”登陆彗星表面。但仅仅过了约60个小时,“菲莱”就因为电力问题遗憾地进入了休眠状态。

ESA于11月15日清晨证实,“菲莱”由于电力不足已经休眠,与地球失去联系。所幸,“菲莱”着陆以后获取的实验数据都已传回地球。

11月12日,ESA位于德国达姆施塔特的控制室氛围有些紧张,所有人都目不转睛地盯着任务控制电脑屏幕,像蜘蛛一样长着3条长腿的“菲莱”号着陆器离开“罗塞塔”探测器,逐渐缓步登上彗星表面,当研究人员收到确认“菲莱”号成功着陆的信息后,控制室内充满了欢呼声,科研人员彼此热烈拥抱。

目前的结局对于“菲莱”号着陆器来说可谓成效卓越。在登陆彗星表面后,着陆器不幸降落在一片阴影区域,导致其太阳能电池板难以接收到足够的阳光,因此其工作只能维系数日,但ESA依然认为这一任务已取得巨大成功。还是让以下这些回味无穷的来自着陆器的照片来讲述“菲莱”号的旅行故事吧!(冯丽妃)


“菲莱”发回的首张彗星表面全景图,图像由其携带的成像系统CIVA-P(全称是“彗星红外与可见光分析仪”,由7个相同的可以进行360度全景拍摄的相机组成)拍摄。


本图呈现了“菲莱”号着陆器离开“罗塞塔”探测器,登陆彗星表面的过程。


“菲莱”脱离“罗塞塔”之后拍摄的告别图。图片显示了“罗塞塔”的太阳能帆板在太阳光的照射下发出的耀眼光芒。


“菲莱”号下降过程中,其俯视成像系统ROLIS(全名为“罗塞塔着陆器成像系统”)拍摄的“丘留莫夫-格拉西缅科”彗星。此时,“菲莱”距离该彗星表面约3公里。

欢迎,菲莱!“菲莱”成像系统拍摄的彗星表面的物质,图像以着陆器的一条腿为前景。

图片来源:ESA

“菲莱”登彗 飞来美图

本文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账号

x

相关主题文章

以后多分享一些这样的有价值的帖子啊
评论 支持 反对

举报

以后多分享一些这样的有价值的帖子啊
评论 支持 反对

举报

论坛有你更精彩!
评论 支持 反对

举报

大家都不容易!
评论 支持 反对

举报

论坛有你更精彩!
评论 支持 反对

举报

好东西一定要看看!
评论 支持 反对

举报

大家都不容易!
评论 支持 反对

举报

谢谢您的分享!
评论 支持 反对

举报

谢谢您的分享!
评论 支持 反对

举报

大家都不容易!
评论 支持 反对

举报

谢谢您的分享!
评论 支持 反对

举报

论坛有你更精彩!
评论 支持 反对

举报

以后多分享一些这样的有价值的帖子啊
评论 支持 反对

举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