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账号

QQ登录

微信登录

勤劳的老外审稿人很伤心很生气

摘要:   今天是正月初二,是中国人欢度春节的日子,估计留在办公桌前工作的人不多了。  早晨收到一个老外的邮件,抱怨我们期刊对他不公平。说自己本月已经为我们期刊审稿 ...

  今天是正月初二,是中国人欢度春节的日子,估计留在办公桌前工作的人不多了。
  早晨收到一个老外的邮件,抱怨我们期刊对他不公平。说自己本月已经为我们期刊审稿2篇,此前一直积极为我们期刊审稿,为什么他的投稿却一直拖拉不审回。实际上我们期刊收到作者投稿,经管理编辑和主编审查通过后立即分配给学术编辑,一天内送审,默认审稿期限30-45天,超过这个期限,每个星期系统会自动发出催审消息。
  客观来说,被我们期刊注册为审稿人(审稿人是淘汰制)基本上是经过学术编辑和管理编辑审查过该学习人员前期发表记录的。另一方面,没有独立作为通讯作者的学习人员即使被作者推荐为审稿人也不会被编辑部采纳(我们会google作者的邮件和发表记录),因为是否作为独立通讯人发表过论文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其学习基础和本领域的贡献。
  稿件录用前都是采纳同行评审模式,虽然是某期刊的审稿人,但任何稿件都要遵从一样的流程来处理。此前也遇到一个老外自从其稿件被拒以后就拒审我们期刊的稿件,当然,这成为一个负面循环了。
  一般而言,某期刊的审稿人基本都在该期刊发表过论文,对稿件采纳和评审流程有个大致的了解。我也遇到一些审稿人评审稿件基本上给出的都是accept和minor revision,而其他审稿人给出的都是reject或major revision. 为什么给出的审稿结论差距这么大呢,问题就出在选择的审稿人上。
  客观来说,作为期刊的审稿人投稿到该期刊却被拒稿是很正常的,毕竟学术编辑按照程序是要遵从审稿人意见的,除非学术编辑认为审稿人意见不恰当而否决审稿人的意见,但学术编辑一般不会这么做,因为期刊都不缺投稿。目前我给艾斯维尔下某期刊前后审稿80余篇了,两周前该期刊还拒掉了我一个稿件,意见写的无厘头,我懒得申诉了,直接改投到其他期刊。有时候偶尔给国内期刊如物理学报和Chinese Physics B投递稿件,被他们拒掉的稿件最后都发表在外刊上,拒稿的意见让人很无语,估计这些编辑们也没办法,只能采纳审稿人的意见而拒稿了。
  如我前面的博文强调的那样,审稿人的层次决定了期刊的层次,而学术编辑对审稿人的动态筛选是期刊的生命线。很多老先生和大名鼎鼎的大牛,甚至一些小牛们都不审稿了,把稿件直接扔给博士生,甚至硕士生来评审,如此不负责任的评审能让作者信服吗?这样的审稿人是要逐渐被期刊淘汰的。
  我虽然作为我们期刊的高级学术编辑,每当收到其他相关期刊的审稿邀请时,如果我同意审稿就会非常细致的写出审稿意见,争取做一个有时效的负责的审稿人,因为我自己很多时候也要扮演作者的角色。客观认真的对待别人的稿件,当好审稿人和学术编辑,更要做好作者。
  作为某期刊的审稿人,如果稿件被拒了,也不必愤怒,认真修改下改投或者重新投递就是了。有些稿件总存在硬伤,抱着侥幸的心理来投稿本身就不可取,只有稿件质量过硬才是根本。
勤劳的老外审稿人很伤心很生气
对不起,课间休息了,下堂课再聊吧
评论 支持 反对

举报

难得一见的好帖
评论 支持 反对

举报

很好的哦
评论 支持 反对

举报

好东西一定要看看!
评论 支持 反对

举报

好帖就是要顶
评论 支持 反对

举报

说的非常好
评论 支持 反对

举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