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木虫
学术数据库客户端

多国遭遇寒潮:北极变暖惹的祸

 找回密码
 注册新账号

QQ登录

微信登录

多国遭遇寒潮:北极变暖惹的祸

跳转到指定楼层

  多国遭遇寒潮:北极变暖惹的祸
  杨学祥,杨冬红
  多国遭遇寒潮:意大利局地积雪2莫斯科-36℃
  最近一段时间以来,欧洲多国的低温严寒天气,对人们的正常生活和安全出行带来很大影响。
  意大利:积雪深两米已致八人死亡
  意大利大局部地区被积雪覆盖,城镇和山村都变成白茫茫的一片,局部地区积雪厚度超过2米,多条主干道和铁路被封锁。据当地媒体报道,严寒已经导致至少8人死亡。而在此前发生地震的灾区,积雪和强风严重阻碍了救援和重建的进程。
  意大利马尔莫雷瀑布出现冰封奇景
  与此同时,严寒也给意大利带来瀑布冰封的奇景。意大利落差最大的瀑布之一,马尔莫雷瀑布附近气温低至零下5摄氏度,导致瀑布结冰,一丛丛的冰柱倒挂在悬崖边,形成了难得一见的景观。
  俄罗斯莫斯科:最低温降至-36
  俄罗斯也是低温天气主要侵袭的国家,俄罗斯气象中心表示,8号凌晨,俄罗斯莫斯科气温降至零下36摄氏度,而白天的最高气温也低至零下27摄氏度。据当地媒体报道,已有数十人因极寒天气导致体温过低或冻伤,其中包括儿童。此外,由于气温过低,不少车主因发动机机油凝固或车载电瓶被冻等原因而无法用车。
  美国多地遭遇暴风雪至少五人死亡
  从6号到8号,美国多地也遭遇了持续的风雪严寒天气。范围涵盖佐治亚州、南北卡罗来纳州、弗吉尼亚州等。据美国媒体报道,全美范围内约有8600万人受到严寒天气影响,交通事故频发,恶劣天气造成多个州数万户家庭断电,上万架航班被取消或延迟,局部国家公园也处于关闭状态。
  2016年比2015年更热
  欧盟机构称2016年为史上最热年北极气温上升最快
  参考消息网1月7日报道英媒称,欧盟的哥白尼气候变化服务项目今天表示,2016年是有史以来最热的年份,气温大幅升高,升温幅度接近近200个国家为限制全球变暖而设定的上限。
  路透社1月5日报道,该机构在一份报告中说,这些数据是2017年首个证实了许多人的预测结果的数据,这些人认为2016年的温度将超过2015年,成为自19世纪有可靠记录以来的最热年份。
  北极是气温上升最快的地区,而包括非洲和亚洲局部地区在内的全球其他很多地区也遭遇了罕见的高温。
  南美洲和南极洲的一些地区比平常要冷。
  该欧盟机构说,2016年全球地表平均温度为14.8摄氏度,比工业革命前的温度高1.3摄氏度。
  哥白尼气候变化服务项目说,2016年的气温打破了2015年的纪录,比2015年上升近0.2摄氏度,温室气体在大气中累积和太平洋出现厄尔尼诺天气现象推高了气温。
  关注2016年最热预测
  我们在2008年撰文指出,1998年是最热的年份,1997-1998年20世纪最强的厄尔尼诺事件和1995-1997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产生的弱潮汐南北震荡是主要原因。自1998年以后,全球气温呈波动下降趋势,2005-2007年月亮赤纬角最大值产生的强潮汐南北震荡、1998年6月至2000年8月的强拉尼娜事件(1999年全球强震频发)和2004-2007年印尼苏门答腊3次8.5级以上地震是主要原因。下一次月亮赤纬角最小值2014-2016年产生的弱潮汐南北震荡有利于气温相对升高和中国北方的干旱;而2009-2018年特大地震集中爆发却可能使气温下降。
  我在2012年5月22日指出,2000年进入拉马德雷冷位相,2012年的厄尔尼诺正在到来,我们必须做好迎接拉马德雷冷位相灾害链的准备:一个极端炎热的夏季和极端寒冷的冬季。2013年的拉尼娜事件非常强烈,将重复2010年强拉尼娜事件的大致过程。
  2013年为太阳黑子峰年、2014-2016年为月亮赤纬角最小值、2015年可年发生厄尔尼诺事件,我们可能迎来又一个最热年新纪录,不过,频发的强震可以降低变暖规模。
  我在2014年7月21日指出,学习表明,厄尔尼诺是热事件,可导致全球平均气温升高;拉尼娜是冷事件,可导致全球平均温度降低。科学界忽视了影响全球气温的另外两个重要因素:海洋及其边缘8.5级和大于8.5级的海震,其集中爆发期的周期为55年;月亮赤纬角极大值在18.6度-28.6度之间变化,其周期为18.6年。
  当月亮在南(北)纬28.6度(月亮赤纬角最大值)时,高潮区在12小时后从南(北)纬28.6度向北(南)纬28.6度震荡一次,大气和海洋的快速南北运动将产生巨大的能量交换并搅动深海冷水上翻到海洋表面降低气温;当月亮在南(北)纬18.6度(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时,高潮区在12小时后从南(北)纬18.6度向北(南)纬18.6度震荡一次,震荡幅度减少了三分之一,导致变冷作用减弱。这是以18.6年为周期的潮汐南北震荡作用比其他周期的潮汐东西震荡作用更显著的原因。
  1998年是有气象记录以来最热年份,它不仅与1997-1998年最强的厄尔尼诺事件有关,也与1995-1997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有关。
  2014-2016年为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时期,2014年正在发展的厄尔尼诺有可能使其成为最热年。
  2014年8月史上最热,都是2014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惹的祸。
  我们在2015-8-3 10:33指出,2014年最热,2015年更热,2016年刷新。
  我们在2014年撰文指出,1998年是最热的年份,1995-1997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产生的弱潮汐南北震荡是原因之一;自1998年以后,全球气温呈波动下降趋势,2005-2007年月亮赤纬角最大值产生的强潮汐南北震荡是原因之一。当月亮在南(北)纬28.6度(月亮赤纬角最大值)时,高潮区在12小时后从南(北)纬28.6度向北(南)纬28.6度震荡一次,大气和海洋的南北震荡将产生巨大的能量交换并搅动深海冷水上翻到海洋表面降低气温。这是以18.6年为周期的潮汐南北震荡作用比其他周期的潮汐东西震荡作用更显著的原因。太阳在南北回归线时也会产生潮汐南北震荡运动。2014-2016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可能导致中国干旱和全球高温(杨冬红等,2008)。
  谁是谁非9年内见分晓:2017年变冷,2025年最冷
  尽管我们在2008年就预测了2014-2016年最热,但预测的根据不是由于温室气体排放,而是月亮赤纬角最小值,与气象主流完全不同。这一结论的正确性,将在9年后得到验证。这一验证时间并不长,大多数人都可以看到这一天。
  我们在2014年3月26日指出,2014-2016年全球最热年 2023-2025年全球最冷年:
  2014年是全球极端灾害频发年,高温、干旱、雾霾和强震是主要灾害。关键原因是2000-2030年拉马德雷冷位相和2014-2016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
  2014-2016年月亮赤纬角极小值减小潮汐南北震荡幅度,导致高温、干旱、雾霾和强震,2013年的前兆值得关注。
  2023-2025年月亮赤纬角极大值增大潮汐南北震荡幅度,导致低温和强震,2000-2030年拉马德雷冷位相增强制冷作用。
  我们在2015年1月25日指出,2015年的警钟:厄尔尼诺和最热年可能重现江湖。
  2014-2016年为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时期,2015年高温、干旱继续威胁我国南方、北方地区,新一波厄尔尼诺将增加灾害的强度,必须高度重视,及时监测,积极预防。
  2014-2015年的最热值得关注,2023-2025年的最冷年更值得关注。
  2015年的厄尔尼诺事件增大最热年发生的可能性,2016-2017年预测为拉尼娜年,是全球变冷的信号。
  我们在2016年11月21日指出,学习与预测:2016年恐再破最热一年纪录。
  2016年11月北极气温较以往高摄氏20专家:极异常
  据法国国际广播电台11月25日援引法新社报道,科学家11月24日表示,气候变迁的恶性循环使海洋暖化加剧、南风加强,导致北极圈气温异常升高。
  根据丹麦气象学习所的数据,过去4周以来,北极冰盖上的气温持续较以往平均温度高出摄氏9度至12度。
  总部位于哥本哈根的丹麦气象学习所每小时追踪一次北极圈天气变化。气候学习员斯滕德尔(MartinStendel)表示,北极冰盖上方日前几天的气温是温暖的摄氏零度,比往年11月中的典型气温高出整整摄氏20度。他告诉法新社记者,这是1979年卫星数据时代来临至今,记录到的最高气温。他们观测到的现象,极为异常。
  类似变化:2015年12月30日北极温度居然突破了零摄氏度
  受风暴系统影响,北极遭遇到一股罕见的热浪。2015年12月30日,温度居然突破了零摄氏度,比起往年的温度真是高出近30摄氏度。据美国华盛顿邮报援引国际北极浮标项目的监测数据报道,北极附近区域30日气温在-1.1℃至1.7℃之间变化,在某个短暂时段内超过了零摄氏度。这个气温比美国中西部大多数城市要高,与伊利诺伊州芝加哥基本持平。
  而北极平时的这个时间段的气温大约在-20℉(华氏度,约-28.9℃),而眼下气温已经逼近盛夏时的高温。在同一个风暴系统的影响与低气压的作用下,美国中西部在遭遇罕见的暴风雨和洪水,这股热浪从南向北袭击北极。
  这正是厄尔尼诺现象,而今年的厄尔尼诺现象比预期还要严重,对大气环流、天气模式以及北极气温均造成影响。今年的厄尔尼诺现象很可能达到1997年、1998年的强度,即有记录以来的最高水平。
  2016年初超级寒潮将再次上演?
  我们在2016年12月16日指出,北极地区气温创下历史新高:2016年初超级寒潮将再次上演?
  去年底,“中国气象爱好者”就提前预测“北极暴暖,中国大寒”。1月16日,“中大追风足迹”也在公众号中描述“超级寒潮”,“这股冷空气所向披靡,所到之处冰封雪飘”。当时,“超级寒潮”还只是专业气象论坛-台风论坛里的话题。
  去年12月30日,北极超过0℃!“铁马冰河”在他的公众号“中国气象爱好者”发文预测,“北极暴暖,必然会影响我国,而且很大可能,是诱发一场强大的冷空气!”“中国气象爱好者”虽然并非科班出身,但20多年的天气追击经验使他对这种异常十分敏感。1月5日,他再次在公众号上发文提到,“暖空气去北极,冷空气被挤出来,都去了西伯利亚,西伯利亚冷空气满了,就要来中国了。”但在12月30日后,我国迎来了一拨大升温,长三角、珠三角温度全线飘红,“有人和我说,你是骗子。”“铁马冰河”说。
  我们在2015年1月5日发表的博客“赤道和北极的冷暖交换:北极奇暖,中国大寒?”中指出,据@@中国气象爱好者称,前几天,北极的气温已超过0℃,这是有卫星探测以来,首次12月在北极发现零上的温度,谓之“世纪奇暖”也不为过。北极暴暖,必然会影响我国,而且很大可能是诱发一场强大的冷空气!
  我们在2016年1月3日提出一个问题:暖流到北极寒流到哪里?
  2016年1月3日我们预测的流向北极的超级暖流和流向亚洲的超级寒流。其中,赤道东太平洋和东北太平洋及北美洲中西部是最强暖区,也是袭击北极的暖流发源地;俄罗斯是最强冷区,也是寒流集结地。
  比较我们的预测图和实测图,冷暖环流路径大致相同:东北太平洋和北美洲——美国中西部遭遇罕见的暴风雨和洪水,这股热浪从南向北袭击北极——一道暖输送带穿过英国、挪威,直达北极点——“极地涡旋”南下的大体路径为穿越蒙古、内蒙古,直击东北三省,之后沿东线沿海行走,从朝鲜北部一路到达日本海——最终回归北美洲的暖流始发地。
  我们在2016年1月1日提出一个问题:北极气温急升30℃高过融冰点:变冷的前兆?
  北半球冰盖融化与北半球低温暴雪的相关性
  受风暴系统影响,北极遭遇到一股罕见的热浪。2015年12月30日,温度居然突破了零摄氏度,比起往年的温度真是高出近30摄氏度。据美国华盛顿邮报援引国际北极浮标项目的监测数据报道,北极附近区域30日气温在-1.1℃至1.7℃之间变化,在某个短暂时段内超过了零摄氏度。这个气温比美国中西部大多数城市要高,与伊利诺伊州芝加哥基本持平。
  而北极平时的这个时间段的气温大约在-20℉(华氏度,约-28.9℃),而眼下气温已经逼近盛夏时的高温。在同一个风暴系统的影响与低气压的作用下,美国中西部在遭遇罕见的暴风雨和洪水,这股热浪从南向北袭击北极。
  这正是厄尔尼诺现象,而今年的厄尔尼诺现象比预期还要严重,对大气环流、天气模式以及北极气温均造成影响。今年的厄尔尼诺现象很可能达到1997年、1998年的强度,即有记录以来的最高水平。
  我们在2016年1月3日指出,2015年极强厄尔尼诺导致赤道太平洋异常增温,增大了赤道和北极的温差,达到一定极值,将形成赤道高温的低压区和北极低温的高压区,造成赤道暖流向北极的热输送,这是北极异常增温发生在极强厄尔尼诺发生之后的原因。这表明2016年北极海冰大规模融化已经不可避免。
  2006-2013年北半球频遭低温暴雪袭击。从中国的情况看,最近的5个冬季更出现了3个明显的“冷冬”。我国平均气温2011年是最低值。与我国类似,欧亚大陆很多国家也正在遭遇寒冬。与近几年相比,2012年这次欧洲暴风雪和寒流造成的灾害比2007年、2008年、2009年严重得多,但还比不上2006年、2010年和2011年,其中2006年的情况基本是最严重的(杨冬红等,2011)。
  北极海冰覆盖面积自20世纪就开始记录,上世纪60年代,北极冬季海冰覆盖面积为1400万-1600万平方公里,夏季末海冰覆盖面积为700万-900万平方公里,此后北极海冰面积持续下降。海冰最低覆盖面积出现在2005年、2007年、2008年和2010年的9月份,最低记录是2007年428万平方公里,这一最低记录于2012年再次被打破。2012年11月,世界气象组织在多哈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大会上发布报告称,从2012年3月至9月间,北极海冰消失了1183万平方公里,比整个美国还要大。因此,北极周围海冰面积“创下了历史新低”。
  2012年秋季,北极海冰的面积与体积均降至历史最低点。但根据位于美国科罗拉多州的美国国家冰雪数据中心(NSIDC)2013年3月25日公布的卫星图像显示,最近一段时间,北极海冰的面积又逼近这一最低点,随时可能“打破纪录”。“北极海冰正在迅速融化,目前的面积甚至缺乏30年前的两成,导致北极变暖。”美国罗格斯大学沿海和海洋科学学习所的专家詹妮弗·弗朗西斯说,这正是全球气候变暖的“症状”,并令北极地区的冷空气南下。
  但是,全球变暖如何导致北半球气候变冷,专家并没有给出相关的变化机制。

  图1  格陵兰海冰融化导致的海水和大气的流动是北半球中低温度地区变冷的根源,
  引力模型的计算结果表明:北极冰盖大量融化导致北极地区海平面和大气等位面的大幅度下降,压力变化迫使北极地区冷水和冷空气流向北半球中低纬度地区。太平洋海温下降导致全球变暖停止。
  极地冰盖融化后全球海平面都将上升,这是一个错误的观点。最新模型学习表明,如果格林兰冰盖融化可导致其附近海平面将下降100m,北苏格兰的海平面将下降3m,冰岛周围海平面将下降10m,南美局部地区海平面将上升10m。在海平面附近,大气等位面的变化幅度与海平面变化幅度非常接近。
  近期北极海冰和冰盖的融化只是最新模型的一个缩影。北极大量冷水和冷空气在下降等位面的压力下流过北半球中低纬度地区,导致北半球频遭低温暴雪袭击。
  参考文献
  杨冬红,杨学祥。全球变暖减速与郭增建的“海震调温假说”。地球物理学进展。2008,23 (6): 1813~1818。YANG Dong-hong, YANGXue-xiang. The hypothesis of the ocesnic earthquakes adjusting climate slowdownof global warming. Progress in Geophysics. 2008, 23 (6): 1813~1818.
  杨冬红, 杨学祥. 北半球冰盖融化与北半球低温暴雪的相关性[J].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14, 29(2):610-615. YANG Dong-hong, YANG Xue-xiang.Study on the relation between ice sheets melting and low temperature inNorthern Hemisphere. Progress in Geophysics. 2014, 29 (1): 610~615.
  杨冬红,杨德彬,杨学祥。地震和潮汐对气候波动变化的影响。地球物理学报。2011,54(4):926-934. Yang D H,Yang D B, Yang X X, The influence of tides and earthquakes in global climatechanges. Chinese Journal of geophysics(in Chinese), 2011, 54(4): 926-934
  杨冬红,杨学祥. 全球气候变化的成因初探.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13, 28(4): 1666-1677. Yang X X, Chen D Y. Study oncause of formation in Earth’s climatic changes. Progress in Geophysics (inChinese), 2013, 28(4): 1666-1677.
  (杨学祥)

多国遭遇寒潮:北极变暖惹的祸
在小木虫论坛混了这么久了,见到这么给力的帖子,楼主加油~
难得一见的好帖
很好的哦
LZ真是人才
很好的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新账号

本版积分规则  | 请遵守晓木虫管理条例,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