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木虫
学术数据库客户端

启发于科研文书:八股文,中华文明的精华?

 找回密码
 注册新账号

QQ登录

微信登录

启发于科研文书:八股文,中华文明的精华?

跳转到指定楼层
最近几个月,处理了一大堆科研文书的工作,比如:

(1)不同资助来源的基金申请书,

(2)一些研究论文和投稿信。

对比过这些材料的同志们都会有类似的感觉:

这些科研文书的结构是一模一样的!不同的只是各个部分的长度不一样而已。


科技文章格式是国际通用的,其实科研基金的申请书也是。以前写过/读过的国家青年基金本子,现在写过/读过的NSF本子,和读过的一些ERC、DOD比较大的基金本子,基本上都是一样的。


突然想起“八股文”了,小时候历史/语文教科书总是批斗其为封建、刻板的典型代表,所以从来没去真正了解她。今天看了一下Wikipedia上的介绍: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85%AB%E8%82%A1%E6%96%87

和我们现在国际通行的科研文书格式是一样!一样的!一样的的!!!题目、摘要、简介、正文、展望、结论等结构及其各个结构的具体内容要求,都是一样的!

方寸之间见(Xian & Jian)乾坤。

东方如此、西方也如此;古代如此、现代也如此;文学领域如此、科技领域也如此。


“八股文”代表着我们中华古代文学发展到顶级的一种表现形式,应该是非常有内涵、有逻辑、有应用范围的东西。尤其做为科举考试的“试卷”,和我们现在写科研论文和基金本子的使用目的也是一样一样的:

就是为了方便committee在短时间内能够充分审核书写人某些方面的能力,或者把一个主题各个层面上的东西描述清楚、到位。


在规范的格式下,竞争者之间的硬实力对比才能显得比较直接和充分,尤其对于一些严格的领域。如果你整个“梨花体”散文,我整个“菊花体”诗歌,就不好比较你我之间的真实的文学内力了。“八股文”有一定的使用范围,就像我们不能拿“电饭锅说明书”的格式来写情书一样。


如果说,现代的科研文书是西方科技鼎盛下的产物,那么早在上千年之前的宋朝,类似的文学产物就已经在我们鼎盛的文学领域中孕育出来了。


什么时候,我们学生的语文和历史课本,能够把重心放在对各种事物的严格、客观的描述和多角度评价上来,充分发扬我们国家提倡的“辩证、惟物”的原则。“八股文”是我们古代文明鼎盛下的产物,有太多东西需要我们思考和学习。结果由于本人以前课本不好,本来小学就可以了解透彻的东西,却要多花二十年才能蒙懂。
(黄良锋)

启发于科研文书:八股文,中华文明的精华?

相关帖子

受教了啊
受教了啊
受教了啊
LZ真是人才
受教了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新账号

本版积分规则  | 请遵守晓木虫管理条例,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