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账号

QQ登录

微信登录

为什么30多年出不了一个诺贝尔奖?

摘要: 本帖最后由 一只虫子 于 2016-10-6 20:06 编辑 又是一年诺贝尔奖发奖的季节,网上特别热闹。先是预测,之后是解读,深度解读。毫无疑问,诺贝尔奖是科研界的一件大事, ...
本帖最后由 一只虫子 于 2016-10-6 20:06 编辑

又是一年诺贝尔奖发奖的季节,网上特别热闹。先是预测,之后是解读,深度解读。毫无疑问,诺贝尔奖是科研界的一件大事,既能展示一个国家的科研实力,也能反映一个国家对人类文明的贡献。见贤思齐,诺贝尔奖受到科学网的热烈讨论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

我国五十年代出了汤非凡教授的沙眼衣原体,六十年代出了陈中伟院士的断肢再植,七十年代出了屠呦呦教授的青蒿素和袁隆平院士的杂交水稻。自八十年代至今30多年了,再也没有青蒿素沙眼衣原体这样的重大发现了。

30多年做不出一个重大发现很不正常!今天,我们的科研人数是世界第一,我们的科研经费是世界第二。可是我们的重大科研成果却不是世界第一,也不是第二,甚至连第三,第四,第五,第六也数不上。投入的钱越来越多,从事的人员越来越多,硬件也极大的改善了,但重大发现却越来越少了。似乎我们的科学研究越来越差了,似乎今不如昔了。而且这种状况目前也没有极大改变的迹象。

五十年代和七十年代条件那么差,仅仅单枪匹马,手提大刀长矛,还会冒出几个黑马,做出了举世公认的重大发现。其中屠呦呦得到了诺贝尔奖。汤非凡不是发生悲剧自杀也有可能得到诺奖。现在已经今非昔比了,一个一个的研究院,一个个的实验室,装备着大型实验仪器和各种先进设备,又是大把大把的资金投入。不是10年,而是30多年了,一个重大发现也没有了!30多年间数百万科研人员怎么就出不了一个黑马?很明显,我们的科研出了大问题,问题出在哪里能产生这么大的影响?是我们这辈的智力低下不如前辈了吗?是否与我们大量的跟踪研究有关?是不是我们的原创性研究太少太少了?为什么30年出不了一个诺贝尔奖?我们应该深刻反思了。也请大家讨论讨论。

我们能埋怨积累不够多吗?不能!我们今天的积累总比五十年代的汤非凡多吧?总比七十年代的屠呦呦多吧?我们能埋怨仪器设备吗?不能!我们的仪器设备与美英法德相差无几了。我们能埋怨资金少吗?不能!我们的科研经费已经是世界第二了,已经超过英法德日了。

我们可以埋怨什么?我们可以埋怨的是我们太懒惰了!不是我们的手懒惰,而是我们的思想懒惰!人家做了肝,我们应用同样的方法跟着做做肺。人家做了小鼠,我们做做大鼠。人家做了兔子,我们做做犬。人家发现了凋亡,我们赶紧跟着凋亡。人家发现了沉默,我们跟着沉默。亦步亦趋,一步一跟,这样的科学研究,怎么可能做出重大发现?

跟踪跟不出诺贝尔奖,而我们资助的跟踪课题却是大批大批的。跟踪性研究花钱多费力多,尽管可以发表大量SCI论文,但却难以做出重大科学发现。先有重大原创性课题,才能做出重大原创性发现。没有重大原创性研究,就没有重大原创性发现。增加重大原创性课题,减少跟踪性课题,把目标瞄准重大原创,可能是一个很好的解决办法。

为什么30多年出不了一个诺贝尔奖?
谢谢您的分享!
评论 支持 反对

举报

说的非常好
评论 支持 反对

举报

大家都不容易!
评论 支持 反对

举报

真心顶
评论 支持 反对

举报

顶顶多好
评论 支持 反对

举报

受教了啊
评论 支持 反对

举报

大家都不容易!
评论 支持 反对

举报

受教了啊
评论 支持 反对

举报

真心顶
评论 支持 反对

举报

谢谢您的分享!
评论 支持 反对

举报

真心顶
评论 支持 反对

举报

真心顶
评论 支持 反对

举报

好东西一定要看看!
评论 支持 反对

举报

很不错
评论 支持 反对

举报

楼主是超人
评论 支持 反对

举报

受教了啊
评论 支持 反对

举报

难得一见的好帖
评论 支持 反对

举报

难得一见的好帖
评论 支持 反对

举报

很不错
评论 支持 反对

举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