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账号

QQ登录

微信登录

马军:SCI期刊上发表论文其实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

摘要: 本帖最后由 一只虫子 于 2016-10-3 22:21 编辑 不知道什么时候突然有了一个“灌水”这个名次,和一些伙伴聊天,也经常有人谦虚的说自己今年在SCI期刊灌水了几篇。 ...
本帖最后由 一只虫子 于 2016-10-3 22:21 编辑

     不知道什么时候突然有了一个“灌水”这个名次,和一些伙伴聊天,也经常有人谦虚的说自己今年在SCI期刊灌水了几篇。


    果真如此,SCI期刊那么容易灌水吗?


   网上不断爆料出几个针对亚洲国家吸金的可疑SCI期刊,似乎目的是赚取作者高额的版面费来捞金。


   实际上,SCI数据库的动态筛选机制,如达摩克利斯之剑对一些期刊还是有震慑作用的,纵观这雨后春笋办异军突起的出版公司,除了Hindawi出版社旗下的期刊被频繁剔除SCI数据库,艾斯维尔,斯普林格,美国和欧洲的学会期刊几乎很少被剔除或者警告。


    我们国内有些期刊以前对SCI运行机制不清楚,期刊编辑部的编辑一味追求影响因子,强制要求作者引用本刊的发表论文,如今在受到SCI公司的警告之后似乎幡然醒悟了,那包含水分的影响因子正在回归真实水平。这里还是要给国内的Communications in Theoretical Physics点赞,大大的点赞,多年不收取审稿费和出版费,从不要求作者引用该期刊发表的论文,引用不引用那是作者和审稿人的事情,职业编辑和编辑部不能强制要求。


   细心的作者会发现,如今爱思维尔和斯普林格,包括那包罗万象的综合期刊Plos one, Sci Rep也可以更加严格的筛选亚洲国家特别是来自中国的稿件,每个稿件很多时候有3个以上的审稿人,编辑的裁决也比较苛刻。


    网络上包括工作单位很多人很排斥SCI,认为是灌水和实际应用偏差很大。


    而看看网上前面关于2016年中国大学SCI论文排行榜的统计数据,其实很多大学论文人均远远小于1.


  SCI论文的发表主要被科学院研究所和几个重点大学完成的。


   不信看看自己工作单位,那些拥有五六百的副教授和教授和几百博士学位教师的二本大学,能每年人均1篇SCI论文的大学并不多,以我们单位为例吧,差不多副高以上教师600多人,每年SCI论文不到300篇,此前还不到100篇,这SCI论文真的很多?真的是灌水吗?


   灌水不灌水那是编辑,审稿人的事情,期刊有自己的筛选标准。


   作为作者,认真写好每篇稿件,一并请去除“灌水”这个词。


   “灌水”也是需要资本的,如今的数据库检索引擎很强大,比对能力也很强悍,审稿人基本都是火眼金睛,除非“水”很多,否则不是说灌水就灌水。


     认真写好每篇稿件,毕竟在SCI期刊发表一篇满意的论文还是非常不容易的。

马军:SCI期刊上发表论文其实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
好东西一定要看看!
评论 支持 反对

举报

受教了啊
评论 支持 反对

举报

受教了啊
评论 支持 反对

举报

大家都不容易!
评论 支持 反对

举报

好东西一定要看看!
评论 支持 反对

举报

受教了啊
评论 支持 反对

举报

论坛有你更精彩!
评论 支持 反对

举报

受教了啊
评论 支持 反对

举报

谢谢您的分享!
评论 支持 反对

举报

受教了啊
评论 支持 反对

举报

以后多分享一些这样的有价值的帖子啊
评论 支持 反对

举报

受教了啊
评论 支持 反对

举报

大家都不容易!
评论 支持 反对

举报

谢谢您的分享!
评论 支持 反对

举报

以后多分享一些这样的有价值的帖子啊
评论 支持 反对

举报

受教了啊
评论 支持 反对

举报

大家都不容易!
评论 支持 反对

举报

以后多分享一些这样的有价值的帖子啊
评论 支持 反对

举报

论坛有你更精彩!
评论 支持 反对

举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