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账号

QQ登录

微信登录

让人类远离燃烧的新能源

摘要: 让人类远离燃烧的新能源《蓝水今奇》摘录海水还是名符其实的“液体矿藏”。人类早就从海水中大规模的提取海水矿藏资源“海盐”。盐在人类文明史上曾经是那样的不可或缺。盐 ...
让人类远离燃烧的新能源
《蓝水今奇》摘录
海水还是名符其实的“液体矿藏”。人类早就从海水中大规模的提取海水矿藏资源“海盐”。盐在人类文明史上曾经是那样的不可或缺。盐与土壤、空气、水、火一起构成人类生存的五大要素,直接促进了人类文明的进程。最原始制取海盐的方法是“煎”“煮”法。用盘为煎,用锅为煮。史称“煮海为盐”。经过十数世纪的实践改进,由直接用海水“煎”“煮”,改为淋卤“煎”“煮”。用煎煮法制取的海盐不但产量低,而且质量差。最先发明、采用海水滩晒制盐的是无棣碣石山附近的盐民。据明代学者宋应星撰著的《天工开物.作咸第五》记载:“海丰有引海水直接入池晒成者,凝结之时,扫食不加人力。与解盐同。但成盐时日,与不借南风则大异”。山东夙沙氏煮海为盐,为华夏制盐之鼻祖。周初封姜太公于齐“北至于无棣”,据《管子》载:“暮春之初,北海之民即煮海为盐”。《史记》载:“太公至国……通工商之业,便鱼盐之利,而人民多归齐,齐为大国。”由此无棣盐业日盛,西汉时渤海郡置盐官。魏晋时盐民在碣石山上修建盐神庙(亦称“盐神祠”),因此碣石山又俗称之为“盐山”。海水经日晒蒸发成为饱和溶液。逐渐析出粗盐晶体。剩余的液体称为母液(含有镁离子、溴离子、碘离子等资源的苦卤水)。从粗盐晶体、苦卤水中可再提取多重提取海水矿藏资源。平均每立方公里的海水中有3570万吨的矿物质。目前世界上已知的100多种元素中,80%可以在海水中找到。海水中溶解有80多种金属和非金属元素。通常把海水中的元素分为两类:每升海水中含有1毫克以上的元素叫常量元素。含量在1毫克以下的元素称为微量元素。海水中微量元素有60多种。如锂(Li)有2500亿吨,它是热核反应中的重要材料之一,也是制造特种合金的原料。铷(Rb)有1800亿吨,它可以制造光电池和真空管。碘(I)有800亿吨,它可以用于医药,常用的碘酒就是用碘制成的。能够发生裂变反应的最佳物质是铀,海水中的铀多达45亿吨,是已知陆地铀矿储量的4500倍。能够发生聚变反应的最佳物质是氘。氘是氢的同位素。氘的原子核除包含一个质子外,比氢多了一个中子。氘的化学性质与氢一样,但是一个氘原子比一个氢原子重一倍,所以叫做“重氢”。重氢和氧化合成的水叫做“重水”。重水主要赋存于海水中,总量可达250亿吨。重水是原子能反应堆的减速剂和传热介质,也是制造氢弹的原料。海水中含有2×1014吨重水。如果人类一直致力的受控热核聚变的研究得以解决,从海水中大规模提取重水一旦实现,海洋就能为人类提供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源。蕴藏在海水中的氘有50亿吨,足够人类用上千万亿年。人类还将用海洋水压差、海洋温差、海洋盐差渗透压等能量和技术、设备来发电。
水压差永动能量。水压是水重量对周围物体的压强,就像大气压一样,液体的重量也和气体的重量一样有压强。水压是和水的深度有关的,水深越大,水的重量越大,水的压力就越大。深海的水压就是在深海中物体所要承受其上方水的重量对物体产生的压力。刚体物体重力的作用力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在密闭的容器里海水重力压强的作用力方向不单是竖直向下,作用力还总是互相垂直于接触面的向四面八方各个方向均衡传递。中国第29次南极科考队员利用了中国自主研发、探测深度超过3500米的深部冰雷达系统就清晰地看到了冰盖底部的甘布尔采夫山脉有大量水体“从低处向高处、从山下向山上”快速迁移的奇特现象。将水的重力压强转换成刚体物体的重力压强或压缩气体的压强让“水往高处流”。神奇自然界诸多内在联系现象的启示都清楚的向你表明了海水压差永动能量可以成为未来新的能源。水有压差就有能量。更有发明家据此发明了深海水压动力装置,利用深水自身的压力能量转换为液压的动力为深海作业机械提供动力。
海洋温差永动能量。海洋的海水表层和海水的深层存在永久的温差。通常情况下海水表层的温度可达25摄氏度到28摄氏度,而海平面以下500米深处的水温大约只有4摄氏度到7摄氏度,两者相差20摄氏度左右。热带海洋的海水温差更为明显,接近海面的表面海水温度高达近30摄氏度,而水深数百米的深层海水温度是5摄氏度到10摄氏度。是什么原因造成了海洋的海水表层与深层间永久的海水温差?传统的思维定势认定了这是因海水表层与深层间吸收太阳热能的不等造成的。科学日日在飞跃,近代科学家们在对水库的研究中就意外的发现:自然界的湖泊、深水库中的水在短时间内也会形成部水温高,下部水温低的水温分层!泄水口通常建在大坝底部,下泄的多是底部冷水,会造成下游一定范围内的水温比上游的水温低。根据传统思维定势的解释:河道水、水库水的热量均来自阳光。水库建造后,增大了水与阳光的接触面积,则河道水、水库水吸收了更多阳光的热量。理论上水库下游的水温应该升高才对,但事实上水温却是降低了。简单地说,就是水库变成天然制冷机,把上游流入的水的温度降低后,再泄到下游。根据能量守恒定律,既然温度降低了,就说明有大量热量被转移了。所以大型深水库的下游水温降低应该有更深层的物理原因。科学家们为此做了大型实验:在一个百米高的绝热圆管里,注入温度30度的水,结果将会怎样?如按照传统思维定势理论的分释,绝热圆管里的水温都将保持在30度。但事实的结果是绝热圆管里下部的水温度降低了,绝热圆管里上部的水温度升高了!经过深入研究、实验后科学家们据此又认为:绝热圆管里下部的水是因为在高压下被压缩,密度增大,温度随之降低,热量散发出来传递到了绝热圆管里上部的水里。绝热圆管里上部的水吸收热量后温度升高。(水受热体积膨胀,热水体积膨胀后密度小于冷水, 热水就会浮于冷水之上)这样原本温度都是30度的水就会形成上下水温分层,由上到下温度逐渐降低,密度逐渐增大!这一现象与自然界中湖泊、深水库的水温垂向分布情形相似。自然界中湖泊、深水库底部的水在高压下被压缩时,体积缩小了,压力沿该力的方向做了功,迫使热量从下部低温处传至上部高温处。从能量的角度来解释,此逆向传热过程消耗了额外的能量。水是液体,理论上液体是可以被微弱压缩的,就是水受压时因体积缩小而损失的重力势能,完全符合热力学第二定律。(提示:气体有被压缩,压强增大时密度变大,温度变高的特性。水有受了压力,凝固点就会降低的特性。冰有受了压力就会融化吸热的特性)总之不管水温分层的原因是水表层与深层间吸收太阳热能的不等造成的。或是水是在高压下被压缩,压强增大、密度变大而降温。还是二者兼有之或还有其他未知因素。留待今后科学的争论、科学的探索、科学的发展加以解决。但可以利用海洋温差绿色发电已成为不争的事实。
据英国《新科学家》杂志报道,作为一家致力于火箭开发的公司,洛克希德马丁公司(Lockheed Martin)还在不同寻常地特别关注最新出现的海洋铺管技术。此航空巨头已经让他们的工程师们花了12个月时间来设计一种非常长的玻璃纤维管。显然,这不是一般的管子,其中集成了部分海洋热能转换(OTEC)技术。这一技术的诀窍就是利用海面和深海海水的温差来发电。首先,温暖海水加热低沸点的液体,如氨水或氨水和水的混合液。当此工作液体沸腾时,所挥发的气体产生足够大的压力,驱动涡轮机发电。之后,这些气体经由深海沿玻璃纤维管泵上来的冷水冷却,还原成了液体。此玻璃纤维管很大,或许有1000米长,直径达27米,可以每秒1千吨水的速度吸进深海冷水。当此气体还原成液体时又能再度使用。科恩说:“这就像传统的火力发电厂,只是火力发电通过烧煤等方式来产生蒸汽”。从而可以利用海洋温差这一清洁可再生能源来发电,以便使过分依赖石油的许多经济得以复兴。从夏威夷到日本的私营公司也纷纷开始打造商业化的OTEC发电厂。
海洋盐差渗透压能量是两种含盐度不同的水体相混时放出的一种十分环保的绿色能源。在陆地江河入海处,海水中含有大量的矿物盐,海水含盐浓度大于江河水,形成了盐度差。当两种不同浓度的溶液混合在一起时,淡的溶液就会向浓的方向渗透,直至浓度平稳为止,这种渗透就带有压差。和已投放市场的“盐水动力玩具车”的原理一样,人类还将用海水与生活污水间、苦卤水与海水间、苦卤水与生活污水间、海洋海水区域间、海洋海水跃层间等盐差渗透压的能量和技术、设备进行发电。“海水是未来的煤炭”就是说海水无愧于未来新的能源。

让人类远离燃烧的新能源
以后多分享一些这样的有价值的帖子啊
评论 支持 反对

举报

以后多分享一些这样的有价值的帖子啊
评论 支持 反对

举报

以后多分享一些这样的有价值的帖子啊
评论 支持 反对

举报

以后多分享一些这样的有价值的帖子啊
评论 支持 反对

举报

好东西一定要看看!
评论 支持 反对

举报

论坛有你更精彩!
评论 支持 反对

举报

以后多分享一些这样的有价值的帖子啊
评论 支持 反对

举报

谢谢您的分享!
评论 支持 反对

举报

谢谢您的分享!
评论 支持 反对

举报

谢谢您的分享!
评论 支持 反对

举报

大家都不容易!
评论 支持 反对

举报

以后多分享一些这样的有价值的帖子啊
评论 支持 反对

举报

好东西一定要看看!
评论 支持 反对

举报

大家都不容易!
评论 支持 反对

举报

以后多分享一些这样的有价值的帖子啊
评论 支持 反对

举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