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账号

QQ登录

微信登录

为什么你一辈子被工作绑架?

摘要: 为什么你一辈子被工作绑架?(投资理念扫盲第一篇)明恺/文一、财务自由是当代自由的基础 工作、生活、理想目标是人这一辈子的三大主旋律,然而对于绝大部分 ...
为什么你一辈子被工作绑架?(投资理念扫盲第一篇)明恺/文
一、财务自由是当代自由的基础
   
    工作、生活、理想目标是人这一辈子的三大主旋律,然而对于绝大部分人而言,他们穷尽一生所做的只是确保他能够“活着”而已,这里的“活着”意指作为一个现代人所要求的物质和文化需求得到满足。但是所有他们儿时萌生的最原始的理想信仰,之所以“活着”的意义都被他们长大后丢到一边了,这其中有一部分人是因为逐渐被世俗同化,迷失自我导致的,然而从商业社会的本因追究起来,则在于大部分人必须不断的工作取得收入以维持他们“活着”的状态,很多人都听过下面一个关于放羊的小笑话:
    一记者到牧区碰见了一个放羊娃,于是有了下面一段对话:
    记者:“小朋友,你为什么放羊呀?”
    放羊娃:“ 赚钱!”
    记者:“那为什么赚钱呀?”
    放羊娃:“娶媳妇”
    记者:“娶媳妇又是为什么呀?”
    放羊娃:“生娃!”
    记者:“生娃然后呢?”
    放羊娃:“放羊!”
   
[url=][/url]



      现实中我们绝大部分人都是那个放羊娃而已,我们小的时候被告知要好好读书,将来学有所成能找份好的工作,长大了找到工作以后我们又必须日以继夜的不断努力工作,因为我们上有八旬老人,下有待哺幼儿,我们还有房贷、车贷、各种医疗和养老福利都需要我们不断的工作以便使之维持下去。我们做不到拍拍屁股走人,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也做不到怒炒老板鱿鱼,干一番属于自己的轰轰烈烈的事业,更做不到抛弃当前所拥有的,来一场人生的华丽冒险。等到我们垂垂老矣,回忆此生,一定会对自己碌碌无为的一生而抱憾,可是如果让你重新开始人生,估计也没有什么不同,诸多此类做不到,从社会经济学的角度来分析,根源就在于我们的人生自由被财务不自由绑架了。   
   俗话说,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人首先得满足基础的生理需求以及第二层次的爱和被爱的精神需求,才能到达自我实现和奉献的最高层次的需求。只有你做到了财务自由,工作全凭兴趣而不再是为了取得收入而存在,你才能在现代社会真正插上自由的翅膀,去努力实现那最高层次的人生境界。

二、财务自由的逻辑

   那什么才是真正的财务自由,它的内在逻辑是什么?它必须从物质层面和心灵层面两个维度进行分析:

   首先从物质层面来说,财务自由,就是当你不工作的时候,也不必为金钱发愁,因为你有其他收益。当工作不是你养家糊口的手段时,你便自由了,因而你也获得了快乐的基础,也达到了物质层面上的财务自由。
    我们看一张经典的图,叫做财务四象限,所有人都能纳入其中:
[url=][/url]



    在此图中,所有能取得收入的价值创造者被划入了四个象限:
    E象限是雇员(Employee)一族,这是基数最大,人数最多的一个集团,这个集团的一个特点就是他们工作取得的收入永远小于他们工作实际创造出来的价值,通俗意义上说也就是被剥削的无产阶级。无论你是在国务院上班的总理,还是在研究所上班的科学家,亦或是在电视台上班的明星主持,也不管你是CEO总裁还是普通小职员,你们在财务象限的的划分上都是一样的,你们都是为别人服务的打工仔,你们用辛勤工作获取金钱。
    S象限是自由职业者(self-Emloyed)一族,他们为自己工作,自己承担经营风险,他们的付出和收获对等,个体工商户、作家、农民等,都被划入此阵营,虽然自由职业者工作时间上的分配相对自由,但是你一旦停止工作就什么都没有了,你用自己的钱投资,加上自己的时间,努力劳动,这相当于自己给自己找了一份工作,自己给自己打工。
    E象限和S象限的特点就是:不管你是为别人打工还是为自己打工,你所取得的收入绝大部分都是“劳动性收入”,劳动性收入的特点就是有做有赚,没做就没赚,当你退休干不动的时候,你的收入就停止了。不要提退休金,退休金只是将你工作阶段应取得的一部分收入强制帮你攒起来让你老了有得花而已。

    B象限是企业所有人(Business Owner,BOSS),抑或称之为事业创造者,该集团的人和S象限的最大不同就在于他规划好了一个具备可操作性、可复制的生产系统,并且招收了一大批E象限的雇员为该系统工作,你去做其他你感兴趣的事情例如旅游并不能停止你的收入,因为有源源不断的雇员为你工作,为你所创造的系统(事业)勤奋工作,几乎所有的企业一代初创者(被称为白手起家)都是从S象限进化而来,他们起初也只是开家小店,弄点小生意而已,前期自己也要辛勤工作,但区别在于他们逐渐将自己的操作模式系统化了,使之可以不断复制,他们招收一线工人和服务员,招收中层管理人员,招收CEO等战略规划者,其本质上都是榨取了雇员的剩余价值(马克思语),雇员们往往形容他们的老板为“周扒皮”,对之深恶痛绝却离不开这个系统,甘愿被榨取,为何?因为事业创造者在创造了事业(系统)的一刻,他创造的价值就脱离了劳动性价值成为了系统性的自衍生价值,雇员们必须待在系统内才能创造价值,脱离系统将会使他们一文不名,所以尽管雇员们价值是处于被剥削的地位却不得不忍受这一剥削,因为他们还没有能力创造自衍生价值。

    I象限是投资者(Investor),他们基本脱离了传统意义上的工作,他们用赚到的钱来赚钱,钱越赚越多,他们赚钱的速度也越来越快,理性的成功投资者非常清楚财富积累的意义和价值,对一般普通人而言,金钱的多寡代表的只是物质生活的好坏和财富地位的高低,然而对于投资者来说,金钱是手段,是实现他们事业必不可少的工具而已,他们从金钱的奴隶一跃成为了金钱的主人,让它们日以继夜的不断为自己工作。I象限投资者一个区别于B象限企业主的显著特点就是:虽然同为资本受益者,但投资者不局限于某一系统(公司),他们的目标是找到那些优秀的企业家创办的优质公司,然后通过投资成为他们的合伙人,投资者识别公司的好坏贵贱、明辨战略的趋势走向、分散资金的风险收益、管理资本的效率平衡,最终他会变成一批企业的所有者,所以一定意义上说,B象限的企业主也是投资者,只不过是局限于自己一家公司的投资者而已。

    B象限和I象限的特点就是:他们获得的收入绝大部分为“非劳动性收入”,非劳动性收入本质上就是资本收益,只要你在前期积累了资本,并把资本投入到合适的地方让他不断的产生收益,你就获得财务自由的钥匙,资本性收益不是不劳而获,它既是对你之前辛勤劳动付出的不断奖励,也是对你能忍住不消费把财富投入再生产的经济补偿,比如说,你100万买了个房产,每个月五千块钱出租出去,接下来半年什么都没干,可是有没有钱赚?有!有3万的租金赚回来维持生活,3万也叫非劳动性收入,它是奖励你以前努力工作赚到了100万买了房子,如果你以前没有努力工作,没有赚到那100万,那你就不可能有钱把房子买回来出租出去,享受后面的非劳动性收入。如果你没忍住诱惑,把100万花掉了,当然也不会有什么收入了。

通过以上对财务四象限的分析,我们不难看出,如果你想实现物质财富层面上的自由,你必须从E象限和S象限脱离出来,朝着B象限和I象限努力前进,你必须秉持勤俭的人生信条,不断的努力积累资本,必须不断的通过游历、学习、阅读增加人脉、学识和素养,为最终的厚积薄发蓄势。

以上讨论我们都是对物质层面意义上的财务自由做出逻辑上的阐述,实际上,自由是一种心灵状态,财务自由何尝不需要借助心灵的力量才能完美,人的欲望可以是无穷的,如果不能很好的控制自己的欲望,往往会迷失在自己刻意构筑的心灵牢笼之中,不论你有多少钱,多少时间,你都是不愉快的,不自由的。下面的小故事就很能说明问题:
一个渔民拥有一片黄金沙滩和渔场,可是每天只是打够需要的鱼就收工了,剩下的大部分时间都在晒太阳,或是点上篝火和朋友家人聚会,一位商人见了就纳闷的问他到:“你坐拥那么好的黄金地带,为什么不进行开发,你会发大财的!”
渔民问到:“赚大钱?然后呢?”
商人回答道:“有了钱,就可以过惬意的生活,阳光海滩、美酒佳人,多舒服啊!”
渔民反问道:“我现在过的不正是这样的生活吗,我何必多此一举呢?”

    是啊,渔民的问答简单而直击要害,我们赚钱的意义是什么,一旦金钱的数量远远超出了我们正常所需要的,那么财富对于我们来说只是一个符号而已,我们真正应该关心和在意的是那些 唯一而珍贵的事物,是那些能够容纳我们心灵栖息的地方,可是太多人却本末倒置,忽视了财富本来应该带来的意义。

金钱自己无思想,所谓正义邪恶,一切都看拥有它的人用作何处,从商业社会伦理出发,金钱应该达成的第一层次的目标是使自己达到真正意义上的经济独立,经济独立是人格独立的基础,从经济独立的角度出发,在当今社会,我们应该具体拥有多少净资产才能称之为财务自由呢?从严格的量化角度衡量,财务自由就是你的资产每年产生的利息(不管是房租、存款利息、股息收入还是债权利息都统称为利息)能够覆盖你的家庭年支出,即 利息>支出就达成了财务自由,然而每个家庭的支出不尽相同,这里我们简单统一使用4%的息率做一个简单的测算,看看在不同的支出水平阶段,我们的资产需求是一个什么样的规模。

第一档:过得较节俭的普通三口之家(三线城市及以下)
吃的方面(菜式别讲究了,出去买菜以砍价为乐,能做到营养均衡,荤素搭配就行,这样一个月1000就够了)
住的方面(月租金1000左右,水电节约点200元/月,总计1200每月)
出行方面(平时公交及电单车代步就OK,旅游就徒步郊游,不花钱还锻炼了身体一举两得,每月300到500元就够)
购物方面(遇到商超大优惠一次购齐,尽量买反季节衣物,家具家电什么的自学修理,能用就行不讲究,这样一年支出1万左右应该够了)
教育医疗方面(经济拮据点,精神方面却不能废,该买的书还得买,但是孩子穷有穷养嘛,养出来还懂事点,加上看病的支出,一年给个1万左右的预算差不多)

这样一合计,中国一般城镇温饱水平的家庭年支出有5万左右就行了,按4%的息率计算,净资产达到100到150万就达到财务自由,轻松加愉快。

第二档:过得较滋润的小康水平三口之家(一二线城市中产):
吃的方面(1300元/人/月的水平在大城市可以吃得比较可以了,每周可以下一两顿馆子,但是平时需自己买菜做饭,菜式精心打理还是可以做到比较丰富的),这样的话就是4000/月的水平。一年算5万。
住的方面(不要说我有房子就不算支出,因为你的房子如果不住可以出租,在经济学上无法替代你的收入)一线城市100平米普通的三居室出租价格大约为4000/月。加上1000/月的水电开支,一年算6万。
出行方面(平日油钱1000/月基本满足上下班和郊游需要,一年2次远途旅游,算每次3000元/人,代步车辆维修折旧费算2万一年,一年出行费用共计5万)
购物方面(鞋帽衣包及个人护理产品替换费每人每年10000元,加上家庭每年2万的家电家具替换和房屋修缮费用,小计该项支出5万)
交际方面(随礼来往抵消不计,请客吃饭、娱乐、求人办事送礼每年怎么要个2-4万不过分)
教育医疗方面(成人进修,书籍购买花费1-2万一年,儿女教育支出2-3万一年,总计3-5万一年)
这样一合计,在一线大城市的三口之家生活滋润的年支出20-25万是正常水平。用4%的息率做标准,家庭净资产需要达到500-600万才能勉强财务自由。注:(净资产包括你的房产、股票基金、银行存款、债权等一切可以生息的资产汇总)


  第三档:家族式富人阶层(六口之家,包括父母):

吃的方面(雇佣一名专职厨师,每年薪资加其他福利支出6万-10万,菜金3000元/人/月,在吃这块能做到非常不错了,这样光吃这块每年支出预计30万)
住的方面(雇佣一名家政保姆,每年薪资加其他福利支出5万-8万,别墅和公寓折旧及维护保养费每年20-30万,宅基地产权折旧费10万每年,这样住的方面每年开支预计40-50万)
出行方面(雇佣一名专职司机,每年薪资加其他福利支出10-15万,1辆中高档商务车年折旧10万,1辆大体积SUV年折旧8万,1辆出游房车年折旧10万,油费总计5000/月,6万一年,每年出游三次,出境游一次,按入住4星级以上酒店标准,每人每年预计花费5-10万,考虑到老人出行意愿较低,按每年4人次出行计算,旅游支出共计30万,出行费用总计80万左右)
购物方面(鞋帽衣包及个人护理支出按每人每年3万计,家具家电替换费用10万-20万每年,合计30-40万一年)
娱乐交际方面(会所年费10万左右,体育休闲支出2万每人每年(老人不计),家庭生日派对等支出预算10万每年,总计30万每年)
教育医疗方面(书籍和培训支出2万/人,2个孩子的教育年支出20-30万,2位老人的医疗保障支出10万每人每年,总计45-60万)

这样一合计,在一线城市富人阶层,一个经典的六口之家,每年的年支出在300万左右,用4%的息率做标准,家庭净资产需要达到7000万到1个亿才能覆盖开支。

三、投资是实现财务自由的必经之路


前文已经阐述,要想实现财务自由,根本上是要增加自己的生息资产规模,如果你的年收入几百万,但没有一分钱是资本项收益,你依然没有财务自由,尽管你收入高,但是这些收入都只是你年轻能力强凭努力工作赚来的而已,一旦有风吹草动形势变化,或者行业不景气,你的收入就会出现巨幅波动。

显而易见的道理表明,决定你能否尽早达到净资产目标的因素有两点:
你的初始资本规模以及你的长期投资收益率(反应了你的投资能力水平),下面几个资本累积模式供人借鉴:
(注:资金一旦进入投资就成为了资本,不能变现消费,几十年如一日的不断滚动投资)

模式1:20岁开始投资,家庭有条件并且支持,获得了100万的初始投资本金,之后不再追加资金,一直滚动投资:
那么,如果他随大流,不想做研究,并且保守的购买了指数基金,取得年收益率10%的一般水平,
10年后当他30岁时,他拥有259万净资产。
20年后当他人到中年时,他拥有670万。
30年后当他50岁时,他拥有1735万。
40年后当他迈入花甲时,他的资产规模定格在4500万。

如果他想对投资做比较深的功课,掌握了投资贵卖贱买的要义,又对公司展开了比较详细的研究,最终通过努力,他取得了15%的复合收益水平,成为一位精通投资的人士。
10年后当他30岁时,他拥有404万净资产。
20年后当他人到中年时,他拥有1636万。
30年后当他50岁时,他拥有6626万。
40年后当他迈入花甲时,他的资产规模定格在2.68亿。

如果多项证据表明,他拥有异于常人的投资天赋,对资本市场人性具有深刻的洞见,并且能一以贯之的执行价值投资的金科铁律,他最终成为了一代投资大师,比肩巴菲特,获得了25%的年复合收益率。

10年后,他拥有1000万,  20年后 ,他拥有1个亿,  30年后,  他拥有10亿,  40年后,他的资产规模定格在100亿。

可以看到长期复合收益率看起来并不明显的差距,最终导致的投资结果却是天壤之别。

模式2:25岁开始工作并投资,家庭没有能力支持,只能靠平时节俭出来的资金投资,从25岁开始每年投入5万新增资金,从不间断,一直滚动投资。到65岁退休时,40年生涯中他总计累计投入资金200万本金。

在10%的收益水平下,  40年后他退休时将拥有2212万的净资产。
在15%的收益水平下,  40年后他退休时将拥有8895万的净资产。
在25%的收益水平下,  40年后他退休时将拥有13.4亿的净资产。


模式3:年轻时不懂投资,也没能力投资,但是通过年轻时的打拼,在50岁时已经成为了打工仔中的佼佼者,工作年收入100万,他决定从50岁开始,每年拿出50万来进行投资,计划到65岁退休时停止,15年短暂的投资生涯中共计投入750万本金。


在10%的收益水平下, 15年后退休时他将拥有1588万的净资产。
在15%的收益水平下,15年后退休时他将拥有2379万的净资产。
在25%的收益水平下,15年后退休时他将拥有5484万的净资产。


从以上几个模式中,经过分析我们可以对比得出以下结论:
1、越早投资越好,年轻时投入的几万块胜过中年后投入的几十万。
2、对最终投资结果起关键性作用的是你的长期复合收益率,10个点的差距经过几十年的积累,最终差距是几十倍。
3、年轻时不投资,工作又不努力,还喜欢超前消费,那么你一辈子就这样了,永远体会不到财务自由的美好。


下面给出一代股神巴菲特投资生涯的历年数据作为本篇的结束,希望聪明的你能悟到点什么。

巴菲特从27岁就开始投资,以160万美金起步(看来他家祖上也属于美国比较富裕的家庭)
投资的第一个阶段,从1957年到1964年,共计8年,年轻的巴菲特取得如下成绩:
[url=][/url]


8年累计投资收益率608%,资产从160万美金增值到1000万美金。8年复合收益率25.3%

投资的第二个阶段,从1965年到1984年,共计20年之久,这个阶段是巴菲特的壮年期,年龄跨越从35岁到55岁。

[url=][/url]



20年累计投资收益5594%,资产从1000万美金增值到5.69亿美金,20年复合收益22.3%


巴菲特投资的第三个阶段,从1985年到2004年,又一个20年之久,这个阶段是巴菲特的中晚年,年龄跨越从55岁到75岁。
[url=][/url]


第二个20年的累计投资收益率5147%,资产从5.69亿美金增值到288亿美金,20年复合收益率21.7%

第四个阶段是2005年到2009年,共计5年,这个阶段由于巴菲特控制的资本已经超过1500亿美金,股权投资被稀释了,做了大量的债券和一级市场,投资收益不太理想,毕竟体量太庞大了。

[url=][/url]


第四阶段5年累计投资收益53%,全部53年的总投资收益26758倍,53年总复合收益率为20.5%。资产从最初的160万美元,增值到440亿美金。一跃成为了世界首富。
我们可以看到,巴菲特53年的投资经历,仅有2001年美国世纪股灾和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收益率为负,剩余51年都是正收益率,并且仅有1976年收益率超过50%,可见通过低风险的投资,并通过足够的时间周期,股神从最初的小资本,通过神奇的复利,成为了世界首富。

为什么你一辈子被工作绑架?
大家都不容易!
评论 支持 反对

举报

大家都不容易!
评论 支持 反对

举报

论坛有你更精彩!
评论 支持 反对

举报

大家都不容易!
评论 支持 反对

举报

论坛有你更精彩!
评论 支持 反对

举报

以后多分享一些这样的有价值的帖子啊
评论 支持 反对

举报

好东西一定要看看!
评论 支持 反对

举报

以后多分享一些这样的有价值的帖子啊
评论 支持 反对

举报

好东西一定要看看!
评论 支持 反对

举报

受教了啊
评论 支持 反对

举报

论坛有你更精彩!
评论 支持 反对

举报

受教了啊
评论 支持 反对

举报

以后多分享一些这样的有价值的帖子啊
评论 支持 反对

举报

大家都不容易!
评论 支持 反对

举报

受教了啊
评论 支持 反对

举报

好东西一定要看看!
评论 支持 反对

举报

好东西一定要看看!
评论 支持 反对

举报

以后多分享一些这样的有价值的帖子啊
评论 支持 反对

举报

受教了啊
评论 支持 反对

举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