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账号

QQ登录

微信登录

学术论文发表最重要的规则是什么?兼谈NgAgo争论

摘要: 任何一篇学术论文,若要被发表,需要遵守的最重要的规则有以下两个:一是创新性,二是可再现。关于创新性毋庸多谈,这早已是学界共识,因为若无创新性,则该文章只能算作 ...
任何一篇学术论文,若要被发表,需要遵守的最重要的规则有以下两个:一是创新性,二是可再现。
关于创新性毋庸多谈,这早已是学界共识,因为若无创新性,则该文章只能算作教学讲义或是学习心得笔记,称不上是学术论文。
可再现性也同样是学术论文发表中需要遵守的极为重要的规则。一篇学术论文,若不可再现,则不是合格的学术论文,这种文章就不应该以学术论文的形式发表出来。关于可再现性,又可分为以下两种可再现性:逻辑可再现和实验可再现。逻辑可再现主要指该文的逻辑论述过程清晰有力,逻辑自洽,自成体系。实验可再现指该文所涉试验过程可多次重复,尤其是在该文试验设计所限定的条件下可多次重复,不能重复的试验,是不可以拿去发表成学术论文的,即使要公开发表,也只能以研究报告的形式提出说:本人在某某情形下偶然得出了某某试验结果或是偶然观察到了某某现象,但该试验结果和现象尚不能重复,具体原因可能是什么什么,也许可以意味着什么什么。
若上述观点可以被读者们接受的话,由此观之,最近大热的NgAgo争论,其解决办法和解决的原则其实很简单,即由专业人员进行该文试验的可再现验证即可,无需多谈其他任何问题,越扯越远的做法只能凸显学界的混乱和无能。
事实上,在半年前刚看到有关NgAgo编辑技术报道的时候,笔者本人也曾对此感到欢欣鼓舞,因为从当时的各种报道来看,该技术研发者似乎具备了一个好的研究人员所必需的热爱科研、静心于学术、具备科研技能基础等多个重要要素,其结果的可信度非常高,尽管笔者本人不是该领域的研究者,但还是愿意以人与人之间应该首选互信和尊重的原则选择相信。以至于笔者在看到这些相关报道后,曾在例会和课堂上对学生说:‘最近有一个关于基因编辑技术的报道,是某某地方的某某做出来的,被认为是可以拿诺贝尔奖的成果,这说明只要静心于科研,诚恳于学术,终究可以成就自己的人生,希望大家也要努力,好好学习,云云’。相信大多数当时推荐和赞扬NgAgo编辑技术的人们都是基于这种美好心愿和愿意相信他人的善意之心去看待该成果和相关研发者的。遗憾的是,时至今日,围绕该论文的争论已经远远偏离了学术争论的正常轨道,这既有某些质疑言论过激的原因,更有相关当事人应对过于迟缓甚至某些地方自相矛盾(如重复实验到底有哪些机构和人员做出来了,做出来了是极大的好事,却为何不能公开名录)的原因。
因此笔者在文章的最后提出两个建议:一、原作者应尽快提供充分的原始数据资料以证明自己论文结论的正确性(这份原始数据资料的公开与韩寒笔记的公开是不可比的两件事,切勿混淆,因为韩寒笔记的公开,质疑者可以或善意或恶意地指责该笔记是伪造的,除非可以通过技术分析明确无误地检验出该笔记的最初书写时间,而试验的原始数据资料的公开,关键在其内容,完全不需要检验和讨论该资料的最初书写时间,只要第三方验证者可以通过原始数据资料的重复,得出相同的结论即可验明真伪),被重复验证的越早,越对各方有利,尤其是对论文原作者有利;二、若的确是由于论文原作者试验失误,平行试验和重复实验不足又急切于及早发表成果导致的一时失误,原作者最好的方法是及早承认并做出学界可接受的解释甚至道歉,这么做同样是越早越好,越晚结果会越糟。总之,尽早解决该争论,不仅对维护论文原作者的学术声誉是最佳的办法,也是为学界示范和树立良好学术规范而不是破坏学术规范甚至加剧学术失范的最佳办法。
钟定胜

学术论文发表最重要的规则是什么?兼谈NgAgo争论
好帖就是要顶
评论 支持 反对

举报

真心顶
评论 支持 反对

举报

难得一见的好帖
评论 支持 反对

举报

很好哦
评论 支持 反对

举报

LZ真是人才
评论 支持 反对

举报

论坛有你更精彩!
评论 支持 反对

举报

谢谢您的分享!
评论 支持 反对

举报

大家都不容易!
评论 支持 反对

举报

好东西一定要看看!
评论 支持 反对

举报

好东西一定要看看!
评论 支持 反对

举报

论坛有你更精彩!
评论 支持 反对

举报

论坛有你更精彩!
评论 支持 反对

举报

大家都不容易!
评论 支持 反对

举报

以后多分享一些这样的有价值的帖子啊
评论 支持 反对

举报

以后多分享一些这样的有价值的帖子啊
评论 支持 反对

举报

好东西一定要看看!
评论 支持 反对

举报

谢谢您的分享!
评论 支持 反对

举报

大家都不容易!
评论 支持 反对

举报

大家都不容易!
评论 支持 反对

举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