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制造4.0 的基本模式是:网络+制造。如何理解呢? 对产品有需求的用户直接的在网络上公开其对产品的需求并明确提出其技术指标性要求,接受制造单位的投标。从而,制造方是由网络需求来决定具体产品的制造。 第一类要点。由于需求方在给出产品性能时,也给出具体的产品提交时间,从而在双方签订合同时,逻辑上的付款条件就是产品验收合格并在指定时间内交付。这样,原则上,需求方无需向制造方打预付款(除非是只此一家别无分店)。 这个要素就迫使制造方:1)以虚拟形式生产样品,并确定其技术指标;2)适当选择零配件供应商,并计算产品的售价;3)向产品需求方投标。 如果投标成功,就必须在指定时间内完成目标产品的实际制造,而这种制造的前提条件是有足够的实力解决可能出现的不可预期的各类问题。如果此类问题太多,则产品生产失败。所有的损失事实上是由制造方单方承担的。 由于这个最基本的原因,虚拟形式的样品生产必须有深刻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也就是产品在理论上具有高度的可靠性、现实性、可实现性(3性)。这3性不是经由实际样品的逐步改进(传统模式)来实现的,而是制造者为实现盈利所必须具备的。 要获得这3性,就必须有一个科学技术专家群体作为后盾,也就是将来制造业竞争的第一次交峰是虚拟产品的3性。也就是当下语境下的“空谈”。 第二类要点是:一个制造商为了保障有足够的收益,必须基于自身拥有的科技专家的实际能力从网络上选择适当的需求方(产品用户),这就不能玩虚的了。 与传统制造工业的基本差别在于:传统制造是按通用标准制造(国标),经由销售商或自身推销而销售产品,并以符合国标作为在打官司时的有利证据,从而避免经济损失。一般的说,按国标生产的模式可以单纯的只养技术队伍(以熟练技工为主)。 但是4.0制造是以合同上约定的非标产品来验收的,从而符合国标就不再是打官司的有利证据。它无法经有满足国标而回避经济损失。 由于4.0制造是非标产品为主,所以每生产一批产品都必须面对相关的理论或技术问题,这样,制造商就必须保有足够水平和规模的科学家和专家群体(直接的或间接的)。 因此,工业制造4.0 拼的是高效运作的高水平科学家和专家群体的能力,而不再是拼基于国标的生产成本。 我国企业显然的没有养自身的科学家专家群体,而且也在一般意义上没有可以联系到的此类群体,从而,无论是直接参与竞争还是间接参与竞争,基本上是没有3性保障的赌博或是投机。 高校也好,研究院所也罢,基本上没有形成此类面向4.0模式工业制造的科学家专家群体(需要磨合相当长的时间才能实际的成为一个可解决3性问题的群体)。 因此,在4.0制造业普及阶段,我国工业制造只有成本优势,但是,在3性面前由于软弱无力,只能是失去成本优势,从而退化为单纯的低阶零部件或原材料制造业。 所以,但前的紧迫问题是:培养各类制造业的相关科学家专家群体(高水平),在5--10年左右的时间内完成磨合,从而在2020年后能切实的向4.0转化。 这是制造类企业必须面对的选择:以大笔资金投入到养队伍之中,而不是以往的以大笔资金投入到卖装备等硬件建设中。 但是,由于历史性原因,科学家并不愿意进入企业(实际上也进入不了企业),专家与科学家间相互指责(实质上基本是不合作),从而,企业即便是有心养队伍,人家也未必来。来了也未必能形成实际的可运作团队。而5—10年的磨合期是令人头痛的,大笔的支出却连个泡也不冒。 总而言之,4.0时代对科学技术队伍提出了高标准的能力要求,从而最终在宏观尺度上表现为科学水平上全方位的人才竞争。 这就是我对4.0的理解。(肖建华)
工业制造4.0意味着科学家的集群研究模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