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账号

QQ登录

微信登录

心路历程:当理论遭遇实践、博士走向工业

摘要: 这两天翻开我20年前关于汉语短语结构文法的博士论文,重读一遍,有些感慨。我的博士做得比较辛苦,其中的曲折和坎坷,不足道也。总之是,做实验做了很多现象,舍不得放弃, ...
这两天翻开我20年前关于汉语短语结构文法的博士论文,重读一遍,有些感慨。
我的博士做得比较辛苦,其中的曲折和坎坷,不足道也。总之是,做实验做了很多现象,舍不得放弃,可博士论文要求有一条主线,讲究的是点入。不知道草稿了多少提纲,一律被导师忽视或枪毙,最后是不断舍弃,不断聚焦,千锤百炼,才打造出这么个棱角全部被磨圆了所谓博士论文。感觉上,多数的博士论文都是这种过分打磨,读起来了无趣味的文字,在下的更是如此。但里面包含多少不眠之夜的挣扎、艰辛和血泪,天知地知也。
其实,所谓PhD哲学博士是一个历史遗留下来的错误称号,当代的博士基本都是专才,一点也不“博”,很少通才。很多年的辛苦研究基本是掘地三尺的劲头,重精不重广,除了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其他领域无知得很,哲学就更谈不上了。北美的博士制度耗费了人一生中最有创造力的时期,长达5-8年,感觉是太超过了。见过很多博士磨圆了锐气,了无成就,面对真实市场手足失措的案例。难怪俗话有说,傻得像博士。这里的得失留给教育学家研究点评吧。
话说我终于一边工作,一边完成了定稿,导师也首肯了。那时甜甜刚四岁。

I should thank my four-year-old daughter, Tian Tian. I feel sorry for not being able to spend more time with her. What has supported me all these years is the idea that some day she will understand that as a first-generation immigrant, her dad has managed to overcome various challenges in order to create a better environment for her to grow.
PhD Thesis Dedication
To my daughter Tian Tian
whose babbling accompanied and inspired the writing of this work
I still remember I was in tears when writing this to give a final touch on this degree thesis

现如在正在做中文 deep parser,已经很有规模了。正好回顾一下,看 20 年前的思路与20年后做法,有何不同。离校后开始工业开发至今,我毫不犹豫就抛弃了博士的自动分析的路线,虽然做博士时说得头头是道。实际是扬弃吧。有抛弃有继承。抛弃的是单层的CFG,继承的是词法句法的无缝连接。这个转变反映的是理论和实践的距离以及学术与工业的关系。
做博士的时候,正是 unification systems 最被热捧的时候。于是跟随导师,在 Prolog
平台上用 HPSG 做了一个汉语文法的MT双向实验(同一个汉语文法被用来同时做分析与生成,支持汉语英语的双向机器翻译),做了个 toy。需要写论文了,不得不把做过的各种现象不断缩小,最后集中到汉语的词法(包括切词)和句法的接口上做文章。整篇论文论述的就是一个思想,切词、词法与句法必须一体化,用的是单层 CFG parsing,说得头头是道。
一体化理论上当然是成立的,因为语言现象中的相互依赖,只有在一体化的框架下才好对付。哪怕 90% 的现象不是相互依赖的,是可以摘开的,你总可以用 10% 的现象证明一体化的正确性(理论上不妨碍那 90%)。
20年后呢,去球吧。早抛弃了单层一体化的思路,那是一个死胡同,做 toy 可以,很难 scale up,也做不深入,做不了真实世界的系统。继承的是一体化的通信管道和休眠唤醒似的patching机制。但宁肯修修补补,也不追求语法体系的完美。
决定把当年在博士论文中列举的具有句法分析难点的例子,当作 unit test 都  parse  一遍,看变了设计思想的系统是不是还可以抓住这些语言现象。
“头羊”(类似案例还有“个人”、“难过”)带有所谓切词的 hidden ambiguity,因为直接违反 longest principle,是中文切词的痛点,也是一体化的有力证据。理论上,任何的切词 ambiguity (不仅仅是 hidden ambiguity)都需要带入整个句子才能最后确认,local context 永远有漏洞,你永远可以营造出一个 context 使得你的 local 决策失效。但实践中还是可以大体把 local 与 全局分开,没必要带着切词的 ambiguity 一路跑到终点。hidden ambiguity 不影响大局者可以休眠,如上例。必要的时候可以用 word-driven 的句法后模块再唤醒它

心路历程:当理论遭遇实践、博士走向工业
论坛有你更精彩!
评论 支持 反对

举报

大家都不容易!
评论 支持 反对

举报

谢谢您的分享!
评论 支持 反对

举报

大家都不容易!
评论 支持 反对

举报

好东西一定要看看!
评论 支持 反对

举报

谢谢您的分享!
评论 支持 反对

举报

论坛有你更精彩!
评论 支持 反对

举报

大家都不容易!
评论 支持 反对

举报

谢谢您的分享!
评论 支持 反对

举报

大家都不容易!
评论 支持 反对

举报

论坛有你更精彩!
评论 支持 反对

举报

谢谢您的分享!
评论 支持 反对

举报

论坛有你更精彩!
评论 支持 反对

举报

好东西一定要看看!
评论 支持 反对

举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