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在《环球时报》的这篇文章,由于篇幅限制发表时不足原文的三分之一。对于政府怎样建立国家战略科技队伍,怎样避免由于创新所产生的就业以及贫富分化问题,都只能在另外的文章中讲了。
全球首枚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日前成功升空引发广泛关注,中国量子卫星上天标志着这个领域未来可能成为各国竞争的热点。与此关注点不同的是,国内不少人在互联网舆论场争论政府是否应该投入巨额资金发展科技创新?是否应像美欧那样依靠市场力量? 看来,对于政府在科技创新中应发挥的作用,国内很多人在认识上有一些误解或想当然了。实际上,欧美国家政府在科技创新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且越来越重要,绝非像这些人想象的那样主要依靠市场力量。 以美国为例,美国科学研究发展局局长维瓦尔·布什1945年向时任美国总统杜鲁门报送了名为《科学:没有止境的边疆》的研究报告,改变了美国政府对其在科技创新中责任的认识。由此之后,美国政府不断调整自身对科技创新活动的介入方式和介入程度,逐步全面介入科技创新活动之中,成为推动美国科技创新发展的重要力量。 很长时间以来,欧美国家政府推动科技创新发展,除了通过制定完善法律体系、健全科技政策来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外,还有一些重要的做法。 首先,通过对科学技术研究进行投资,促进产生新的科学技术知识和培训青年人的科学才能,是政府推动科技创新的重要途径。1950年,在布什的报告提交几年后,美国成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专门从事对科研活动提供经费支持,从而开启欧美国家政府对科研活动制度性经费投入的先河。政府的这种直接资助科技创新的措施不仅有助于私营企业和科研机构产生新知识、开发新技术,保证科研活动的连续性,而且这种知识和技术最终也能使企业在商业上获得成功,从而增强美国的科技实力和国家竞争力。 政府的科技研发投入,是国家创新的基石。虽然世界上很多创新产品是由私人企业推向市场,但如果没有政府的支持,这些新产品是难以在市场中产生的。因为很多新的理念、早期产品的原型、甚至最初的市场,是在政府支持下开展起来的。对人们生产和生活有影响巨大的互联网、全球定位系统(GPS)、语音识别等,都是在美国政府的资助下最先产生的。尽管一些国家政府的研发经费投入,在总的投入中占比没有企业的比例高,但是因为其更侧重对基础性、前瞻性和公益性项目的支持,它的作用是企业研发经费投入所无法替代的。 此外,建立公共研发平台和服务机构,政府在科技创新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科研设施和仪器与科技创新,从来都相伴而生,这些大型设施和仪器是突破科学前沿和国家安全重大科技问题的技术基础及重要手段。现在,科学研究越来越进入“大科学”时代。“大科学”就其研究特点来看,更加依赖更强大的投资、要求多学科交叉、需要昂贵且复杂的实验设备等。因此,仅仅依靠单一的研究机构很难建设和提供,需要国家支持。 历史和现实都表明,欧美国家设立国立科研机构,依靠跨学科、大协作和高强度的国家支持,开展协同创新的大型实体研究平台,已成为这些国家抢占科技制高点的重要创新载体。(作者是北京交通大学教授)
欧美科技创新仅靠市场力量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