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木虫
学术数据库客户端

资讯| 大学排名靠文章,印度中东最疯狂?

 找回密码
 注册新账号

QQ登录

微信登录

资讯| 大学排名靠文章,印度中东最疯狂?

作者:美捷登Daniel

最近,撤稿观察(Retraction Watch)报道了一篇题为《The 14 universities with publication metrics researchers say are too good to be true(研究人员称14所大学的发表数量高得难以置信)》的文章。这篇文章关注了一项新研究,该研究揭示了全球多个大学通过“可疑的作者身份操作”来夸大其学术发表数量的情况。


图1. 刊发在撤稿观察(Retraction Watch)官网上的一篇题为《The 14 universities with publication metrics researchers say are too good to be true(研究人员称14所大学的发表数量高得难以置信)》的文章(截图来自The 14 universities with publication metrics researchers say are too good to be true – Retraction Watch)

研究发现,14所大学在2019到2023年间,尽管发表的文章数量大幅增加,但其第一作者的比例显著下降(表1)。这表明,许多论文可能并非由实际的核心研究人员撰写,而是通过购买作者身份或虚假署名等手段操控,以提升大学的学术排名。研究强调,这种做法不仅影响了大学的学术信誉,也使得现有的学术排名体系的可靠性和有效性受到挑战。研究者呼吁相关机构采取更加严格的审查和规范,以确保学术发表的公正性和透明度。

表1. 通过“可疑的作者身份操作”来夸大其发表指标的14所大学
序号
大学
2019 年发表文章
2023 年发表文章
% 改变
1
埃及未来大学,新开罗 (埃及)
127
1,368
977
2
昌迪加尔大学,旁遮普邦(印度)
362
2,281
530
3
GLA 大学,巴蒂亚(印度)
259
1,521
487
4
洛夫利专业大学,帕格瓦拉(印度)
847
2,219
162
5
萨维塔医学与技术科学研究所,钦奈(印度)
1,984
3,959
100
6
石油与能源研究大学,北阿坎德邦(印度)
307
1,557
407
7
穆斯塔克巴尔大学学院,希拉
(伊拉克)
91
1,417
1,457
8
黎巴嫩美国大学,贝鲁特(黎巴嫩)
316
2,600
723
9
伊玛目穆罕默德伊本沙特伊斯兰大学,利雅得(沙特阿拉伯)*
370
1,591
330
10
哈立德国王大学,艾卜哈
(沙特阿拉伯)
1,329
5,145
287
11
沙特国王大学,利雅得
(沙特阿拉伯)
4,493
11,906
165
12
萨塔姆·本·阿卜杜勒阿齐兹王子大学,阿尔卡吉(沙特阿拉伯)
750
4,388
485
13
诺拉·宾特·阿卜杜勒拉赫曼公主大学,利雅得(沙特阿拉伯)
486
4,465
819
14
塔伊夫大学,塔伊夫(沙特阿拉伯)
516
2,381
361
* 也称为“伊玛目穆罕默德·伊本·沙特伊斯兰大学”。

根据Meho & Akl (2025)的数据改编(数据来源Using bibliometrics to detect questionable authorship and affiliation practices and their impact on global research metrics: A case study of 14 universities | Quantitative Science Studies | MIT Press)

在全球学术界,大学的排名往往与其学术发表的数量和质量息息相关。因此,学术发表不仅仅是一个学术问题,它已经成为衡量大学声誉和竞争力的重要标准。近期一项研究揭示了全球范围内的一些大学通过“可疑的作者身份做法”来操控发表指标,这一现象引发了广泛关注。这些做法的背后,隐藏着学术诚信的危机,同时也暴露了现有排名体系的漏洞。

  • 学术产出的激增,问题背后的深层次原因
根据黎巴嫩贝鲁特美国大学的研究者Lokman Meho和Elie Akl的研究,14所大学在过去四年中发表的文章数量激增,某些学校的年发表量甚至增长了近1500%。与此同时,这些学校的第一作者率大幅下降,意味着许多论文的核心贡献者并未在文章署名中占据主要位置。这种现象通常表明,文章的署名与实际的研究工作并不完全对等,可能是通过付费或者其他形式的非正规手段,来“制造”一个更高的发表量,以便提升排名。

例如,沙特阿拉伯的几所大学,特别是沙特国王大学,其“高产作者”的数量在四年间激增了10倍,这一增长速度是全球平均水平的10倍之多。研究表明,许多“高产作者”实际上并未参与论文的实质性研究工作,而是通过“非核心”身份参与,或干脆只是名义上的作者。这样的做法,显然是为了通过增大发表量来提高学校的排名,从而获得更多的国际声誉和资金支持。

  • 排名体系的漏洞与学术诚信的缺失
这些大学的做法暴露了当前学术排名体系的严重问题。学术界本应以诚信、创新和贡献为核心价值,但当排名成为学校“生死存亡”的标准时,许多大学开始通过不正当手段来提高自己的指标。令人担忧的是,这种行为不仅损害了学术界的公信力,也严重影响了全球研究资源的分配。文章数量的急剧增长和作者身份的虚假性,直接导致了排名系统的失真,影响了科学界对这些研究成果的评价(图2)。


图2.由于大学的不正当学术行为导致学术排名体系失真,并产生一系列严重问题(本图为作者原创)。

更为严重的是,这种情况并非个别现象。全球已有多起类似事件曝光,包括“购买作者身份”和“名誉作者”计划,这些问题可能成为学术界普遍存在的隐性规则。我们不禁要问:在学术追求的背后,是否已经有太多大学正在以数据作弊的方式谋取虚假的“荣誉”?

  • 呼吁加强监管,重建学术诚信
研究者Meho和Akl在研究中指出,学术发表的膨胀已经直接影响到全球排名系统的有效性,损害了其作为学术评价标准的公正性。这一发现无疑为学术界敲响了警钟。为了恢复学术界的信任,相关机构、资助方以及政策制定者必须采取更加严格的措施来审查作者身份,确保每一篇论文的署名都能真实反映其贡献。

同时,大学也应当认识到,学术诚信比排名更为重要。盲目追求数字化的发表量,只会让学术追求失去原本的意义。真正的创新与贡献,应该通过严谨的科研工作和真实的成果来体现,而不是通过操控数据来获得虚假的荣誉。

结语
全球大学排名已经成为许多学术机构竞争的核心。然而,当学术研究的价值被数据化、量化到如此极致时,我们是否已经忽视了学术研究的本质?面对这些“发表作弊”现象,学术界亟须重新审视自己的方向,摆脱排名的桎梏,回归到真实、严谨、创新的学术精神中。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确保学术发表不被虚假的数字所绑架,真正服务于知识的传播与科学的发展。在这场关于学术诚信的“游戏”中,谁能守住底线,谁就能在未来赢得真正的尊重和认可。

参考资料
1.The 14 universities with publication metrics researchers say are too good to be true – Retraction Watch
2.Using bibliometrics to detect questionable authorship and affiliation practices and their impact on global research metrics: A case study of 14 universities | Quantitative Science Studies | MIT Press

排版:Stella Cai
校对:Leste Wang
审核:Harry Xia


资讯| 大学排名靠文章,印度中东最疯狂?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新账号

x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新账号

本版积分规则  | 请遵守晓木虫管理条例,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