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木虫
学术数据库客户端

导师究竟有啥用?

 找回密码
 注册新账号

QQ登录

微信登录

导师究竟有啥用?

导师的作用。实际上这是个悖论。最优秀的学者往往会成为博士生导师,但是导师却不能明确告诉博士生「你该往哪里走,走的过程中应该分别在各段路径上,使用什么样的交通工具」。

不是不愿意,藏着掖着;而是导师也根本没有办法做到。

因为博士的研究,是要突破领域前沿的。如果有这样明确的路线图,那研究的原创性和探索性一定是虚假的。说得难听点儿,只是长得像个研究而已。

那怎么办?作为一名研究生,你怎么知道该往哪里走?如何判断你前面这一段走的方向是否正确?如何衡量你的努力是否有价值?

这时候,你笔记的作用就体现出来了。笔记保留了你阅读、分析、综合之间的各种高光时刻。你可以通过新的认知,和过去的笔记对话。一方面看自己的轨迹,是否向着想要达到的目标在进步;另一方面,也可以对已有的认知进行修改迭代。

具体怎么做,雪清的视频里有,我之前反复推荐过的 Lisa-Marie 课程也有涉及。

下面这个问题,才是我真正觉得很有意思的——既然我自己能做,还只能靠着自己来做,还要导师干什么?

我的答案是——涨见识,赚认知。

见识这个东西,跟钱不一样。

人在一次赌博中凭运气赢来的钱,很有可能在下一次的时候凭实力再输回去。

而一旦人的见识发生了增长,这个却很难再倒退回去。

古时所谓投名师访高友,实际上想要的就是一种见识。你跟着世界上最牛的导师来做论文,并不是把他做过的东西重复做一遍,或者「随意更换个零件,把参数旋钮换个角度」这种简单模仿。

其实你应该多观察他的行为并且去揣摩。很多情况下,这些你看到的东西,就是见识的来源。看不明白的再问上一两句,自己多琢磨,你的认知很可能就蹭蹭上涨了。导师的名声不是你的起跑线(虽然在很多情况下很能蒙人),这种见识才真算数,因为它真正属于你。

你会知道,原来科研还能这样做。

形成最终论文的线性文字,原来是有这样的网状的思维来生成的。可以这样非线性地把日常的观察和灵感积累起来。笔记间可以如此形成综合观点,可以那般再利用。

去判断一个主题,适不适合一个刊物的时候,原来可以通过这些巧妙的方法,几乎不用付出成本就能够得以验证。

需要别人帮助的时候,原来应该执行以下的操作步骤。对方感觉很开心,你也解决了自己的问题。

需要组建团队的时候,应该这样挑选过滤。想要激发团队的热情,这样做更为持久有效。

……

别说是学生,就连我这个已经当了好几年研究生导师的人,在访学的时候,也深深体会到这种「观察和参与」学习方式的妙处。

例如说,有一次跟着合作导师,和学校的计算中心商谈协作事宜后,我激动地写下了这样一则朋友圈:


走进主校区那间会议室之前,几乎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犯愁事儿。不到一个小时之后,大伙儿全都喜气洋洋。老师用行动,示范了一个高效的跨部门会议该如何进行。追寻共识、开诚布公。理解和照顾对方需求,深度挖掘合作机会,迅速锁定并拓宽关系链条,找准网络自激方向……虽然我知道自己短期内远远无法达到这种能力,但是至少,我见识到了成功的范例。当科学家,真的不只是会低头做研究那么简单。


高年级的本科生和低年级研究生能进实验室或者研究团队,都是一种幸运。一定要争取,一定要珍惜。其实这是一种不对称的优势——没人认为你能做出什么,但你真的可以亲眼看见甚至参与真正的研究。在这种环境下,得过且过,甚至经年累月躲着导师,就是在浪费资源,也是对自己不负责任。

其实你看到了,讲了这么多,我还只是说了很被动的方法。如果你能够更加主动一些和导师多进行沟通,那么收获只可能更加明显。

来源:节选自王树义的科学网博客

导师究竟有啥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新账号

本版积分规则  | 请遵守晓木虫管理条例,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