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账号

QQ登录

微信登录

中医学主要学说

摘要: 中医学创立了很多异于西医学的理论和学说,包括阴阳五行学说、藏象学说、经络学说、病因学说等。1.阴阳五行学说阴阳是中国古代哲学范畴。人们通过对矛盾现象的观察 ...
中医学创立了很多异于西医学的理论和学说,包括阴阳五行学说、藏象学说、经络学说、病因学说等。


1.阴阳五行学说
阴阳是中国古代哲学范畴。人们通过对矛盾现象的观察,逐步把矛盾概念上升为阴阳范畴,并用阴阳二气的消长变化来解释事物的运动变化。中医学运用阴阳对立统一的观念来阐述人体上下、内外各部分之间,以及人体生命活动同自然、社会环境之间的复杂联系。阴阳对立统一的相对平衡,是维持和保证人体正常活动的基础;阴阳对立统一关系的平衡失调和破坏,则导致人体疾病的发生发展,影响生命的正常活动。
  五行学说,用木、火、土、金、水五个哲学范畴来概括客观世界中的不同事物属性,并用五行相生相克的动态模式来强调事物间的相互联系和转化规律。中医学主要用五行学说阐述五脏六腑间的功能联系,以及脏腑失衡时疾病发生发展的机理,也用以指导脏腑疾病的治疗。


2.藏象学说
主要研究五脏(心、肝、脾、肺、肾,包括心包时称六脏)、六腑(小肠、大肠、胃、膀胱、胆、三焦)和奇恒之腑(脑、髓、骨、脉、胆、女子胞)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及其相互关系。五脏属阴,主要功能是藏精气;六腑属阳,以消化、腐熟水谷,传导排泄糟粕为主要功能。脏与脏、脏与腑、腑与腑的功能活动之间,还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藏象概念还包括体内精、神、气、血、津液等,这些既是脏腑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又是脏腑功能活动的产物。脏腑功能正常,这些生命要素也就充足旺盛;若其因病而损伤,则脏腑的功能也会失常。


3.经络学说
与藏象学说密切相关。经络是人体内运行气血的通道,有沟通内外、网络全身的作用。十二经脉、奇经八脉以及与之相连的络脉,分别联系不同脏腑,各具特殊的生理功能。在病理情况下,经络系统功能发生变化,会呈现相应的症状和体征,通过这些表现,可以诊断体内脏腑疾病。还可用针灸、推拿等方法调整经络气血运行,以治疗脏腑躯体疾病。


4.病因学说
主要研究有关疾病发生与发展的原因和条件。治病首先要辨明病因,也只有明确病因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预防。中医学强调整体观,强调人体内外环境的统一以及体内各脏腑间的功能协调。疾病的发生发展,其根本原因在于上述统一协调关系的失常,也就是正气和邪气交争过程的表现。正气是机体防御致病因素遭侵袭、防止疾病发生发展的能力,邪气是可以造成疾病发生发展的致病因素。致病因素包括外感六淫、内伤七情和饮食劳倦等,它们在正气不足的情况下,都可以导致疾病的发生。正邪相争,双方的力量对比是决定疾病的发生发展和病程演变的基本机制。在临床上扶助正气,祛除邪气,是治疗疾病的重要原则。由于中医多是通过疾病的证候表现推断病因,故又有“审证求因”之说。
文章来源:《现代顺势医学》(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作者:高永献 等
注:本文由中国中医药出版社授权本站发表,转载请注明出处。


中医学主要学说
中医的学说包罗万象。
评论 支持 反对

举报

大家都不容易!
评论 支持 反对

举报

大家都不容易!
评论 支持 反对

举报

大家都不容易!
评论 支持 反对

举报

谢谢您的分享!
评论 支持 反对

举报

论坛有你更精彩!
评论 支持 反对

举报

大家都不容易!
评论 支持 反对

举报

好东西一定要看看!
评论 支持 反对

举报

以后多分享一些这样的有价值的帖子啊
评论 支持 反对

举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