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部分是我想重点给大家介绍的。我们试图通过一种方式或一个角度,调整我们思考问题的方式和过程,以达到对本书前文中所列举种种陷阱的一个尽可能大的程度上的突围。我们把这些陷阱指出来并讲一下是容易的,但在实际论文写作的过程中,如果你真想很好地规避这些陷阱,难度是非常大的。针对不同的问题,每个人也有自己不同的理解,在这里,我们介绍一种思考问题的方式———球型思维。
我列举了五条关于球型思维的内容。我从来不给任何东西下定义,相反,我会去评论很多定义,我不太擅长,也不太喜欢给一个东西下定义,就像这个球型思维一样,你要问我球型思维是什么,实事求是地讲,我真的不知道球型思维是什么。但我可以很负责任地告诉大家,这种思维方式非常有利于论文的写作。在这里我写了五条,我们一起尝试着去理解。
第一条,学术写作是往后退,而不是向前冲。我经常对在我们这边做学术写作训练的同学说:当你遇到任何问题,包括在选题环节、写作环节、投稿环节等遇到任何问题时,你就往后退一步,不要向前冲。这就是我们在学术写作方面讲的往后退,而不是向前冲。那么,要退到一个什么样的程度呢?如果你能够退到自己内心的原点,你的视野一下就会变得开阔。我记得有一本书中也讲过,学术论文的写作是往后退,而不是向前冲,往后退的步伐越大,越有可能写出一篇好论文。
第二条,退居自己内心的原点,视野就会变开阔。如果能够退到自己内心的原点,那么论文的框架、自己的写作立场、写作意识等方面会有变化,甚至时间长了以后,它会影响到作者的写作习惯。如果你有意识地去做这种训练,球型思维还是比较好用的。
第三条,时刻保持与写作对象的距离,激情投入,但要理性克制。这一点其实也是在讲退,我经常讲,论文的写作要有温度,你要投入,要能够让人看出这篇论文是你写的。因此,有的同学给我提出疑问:“周老师,一方面,你强调论文的写作要投入,要有温度;另一方面,你又说要时刻保持与写作对象的距离,两者是不是相互矛盾?”事实上,这两者确实是矛盾的。我们宽泛一点来看,不管做什么事,其实都是在处理一种矛盾,很多事情都是这样的,论文写作也不例外。当你能够把很多的矛盾条分缕析时,你的论文可能就已经写完了。在这里也是这样的,它其实就是讲一个度。你既要投入你的激情,投入你的个性化的东西,让你的论文变得有温度,又要理性地克制自己的投入。因为如果投入过多,则容易使自己的论文过于主观,这样的论文很容易写成一篇评论性的文章。比如,评论一个作品好,有些作者在自己的论文中会使劲说这个作品好,文学领域的作者最容易犯这个毛病,一定要时刻谨记,保持与写作对象的距离。
第四条,球形思维是一种无边界思维,同时也是一种常识思维。在我们的办公室里面,放置了很多球,前几天我们的一位合作伙伴问我:“你们办公室里为什么放了那么多球,而且每个办公室都摆放?这些球是在你们工作累了以后,用来做体育运动放松的吗?”其实不是这样的,之所以摆放这么多的球,是因为我们从几年之前就开始做球型思维训练,我们在休息时,就会看这些球。我记得有一位同事曾经问我:“这个球型思维,它的边界在哪里?”我说:“它没有边界,如果总考虑它的边界在哪里,那么,它本身是不符合球型思维所提倡的那种精神的。”球型思维是没有边界的,它讲的是毫无止境地往后退,使劲往后退,能退多远退多远,并没有边界。这位同事跟我讨论的时候说,球是立体的,里面是有空间的。但是,如果大家只是看到了球的本身,它当然是有边界的,里面有空间,外面也有空间。因为我们找不到一个无边界的实物,所以我们只能拿这些球过来摆一下,如果我们能够找到一个无边界的实物,那么,放在这里是最合适不过的了。球型思维是一种无边界的思维,同时也是一种常识思维。我们刚才讲了选题陷阱、理论使用陷阱、研究方法陷阱、语言陷阱等方面的内容,如果你在写论文时,有意识地去规避这些陷阱,你也是能避免得了的。学术论文的写作是讲常识的,不管你用什么方法,不管你用什么理论,也不管你用什么样的论证过程、论据等,但凡你在论文写作的过程中,有一点违背了常识,就只有两种可能:第一,你的研究确实能够改变我们的某一个常识判断,这是一个非常有价值、非常有创新的东西;第二,你的研究是错的,你的观点、过程或者材料在某一个环节出问题了,这样就违背了常识。第二种情况是比较多见的,第一种情况也有,但是比较少见。但是,但凡能够做到第一种情况的,即你的论文能够扭转我们的常识,这种论文就很容易成为一篇好论文。比如,有人研究“上重点高中是不是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还有人研究“孩子在小时候提前抢跑,上各种各样的辅导班,提前学习,是否有利于他以后的学习”,类似这样的一些选题,真的有人去研究,这样的论文很容易成为好论文,因为他的研究结论很好玩,但研究结论往往跟我们的常识是相悖的,他会扭转我们的常识。总之,一方面,球型思维是一种无边界的思维;另一方面,我们强调它也是一种常识思维。
第五条,在球型思维与逻辑思维的互补中,突破论文写作陷阱。在我们平时做学术研究、写论文时,更注重的是逻辑思维,但是逻辑思维有它的缺陷,它过于强调论证的严密性。虽然我总说,你在这个地方推不过去,在那个地方也推不过去,你一定要想办法把它推过去才行,但不可否认,但凡能够推理的,都是有问题的,因为事物与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而不是靠一个逻辑桥梁就可以直接连通的。相反,你要建立这种联系,而这种联系更多地可能要靠我们的球型思维去搭建,逻辑思维往往会忽略这些联系。所以,球形思维与逻辑思维是互补的,在两者互补的过程中,可以帮助我们有效规避论文写作的一些陷阱。
那么,最后有一句话,具有反思意识的人,能够在作为主体的自我觉醒后,以“反求诸己”为路径,以独特的直觉体悟方式跃入与天地并生、与万物为一的圆融超越的境界。这句话是从我的同事所写的一篇文章中筛选出来的,这是球型思维的一种比较极端的表达方式。其实,中国传统的哲学,说简单也简单,说难也很难,因为它不讲逻辑,中国传统主流的哲学里面,除了法家,除了少数流派,大部分流派的哲学是不讲逻辑的。比如这句话,什么叫“圆融超越的境界”,什么叫“与天地并生、与万物为一”,这是讲不明白的。但是,我们可以体会它到底是一种什么境界,一种什么状态,我们可以朝这个方向去努力,通过做这种思维训练,达到规避学术论文写作过程中的一些陷阱,并促进学术论文写作进步这样一个目的。
论文写作中的球型思维:以退为进,全面突围 |